人們總說,把學生送進校園,家長並不是可以做甩手掌柜了。還要配合老師的工作,聽從學校的安排,必要的時候還得親身參與其中,達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學生在校園內,有老師以及相關人員的保護,上下學的途中,小學生一般不被允許單獨行走,每天放學排好隊,有老師帶領出校門,看着家長一一將學生接走,老師才可以回校整理東西再下班。
而家長也不是將學生接到手,然後回到家中就行了,很多小學都有家長專屬護學崗,需要指定家長在放學時間到達校門口周圍的指定位置,有的是舉着小旗幟,有的是帶着袖標,然後指揮交通,護送學生和家長過馬路。
聽起來這樣的臨時崗位很偉大,其實,對於部分家長來說,早就對這種候選崗頗有怨言,一所小學的護學崗惹出議論,很多家長將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一股腦倒了出來。
一小學家長議論“護學崗”,存在意義再受爭議,教育部門給出回應
在四川樂山地區,一所小學的家長,因為不滿意學校強制家長參與護學崗,所以向上級進行投訴,也是因為這位家長的做法,很多人對於護學崗存在的意義,進一步有了爭論。
按道理,這樣的工作,其實應該由學校的安保人員,或者是交警來管理,但是人員有限,一座城市的學校有很多,不可能每一個學校門口都配備這樣的專業人員。
可是小學生放學的時間,比家長下班時間早的多,除非家裡有老人接送學生,或者是全職爸爸媽媽,不然因為這樣的事情請假,很多家長都做不到這一點。
一般這樣的崗位,可以採用家長自願的方式,但班級裡面數來數去,也只有個別家長能有這樣充裕的時間,所以學校乾脆採用了班級群“排班”的方式,而且還加入了家長打卡的任務,這就讓家長想要大倒苦水。
家長上班都要加班熬夜,尤其是很多私企的員工,請假很不容易,被扣工資是小事情,有些領導對於員工請假這件事,本身就帶着不容置疑的態度,很難溝通。
還有人想到了,如果家長參加這樣的護學崗,在工作的過程中,出了事故責任算誰的?學校能夠毫不猶豫將責任全都攬在自己身上,真正到了那個時候,一個推脫一個,誰也別說誰做的更體面。
家長的不滿,當地的教育部門已經給出回應,家長原以為能收到好的結果,但人家的建議是,這種安排是合情合理的,還是需要家長積極配合。而理由還是一句話:增強校園安全工作,給學生創造更好的環境。
部分家長的看法:退一步未必海闊天空
有些家長覺得沒有爭論的必要,請假倆小時,也不是天天都能輪到,可能一個學期能輪一回,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但在部分家長的心中,他們認為,退一步未必海闊天空。
為何有這樣的說法?還是因為學校對家長的要求越來越多,很多工作原本跟家長不發生直接的關係,但一開始有家長願意承擔,所以慢慢的,在人們普遍的印象中,家長去做就變得理所當然。
因為一開始沒有拒絕,所以最後都成了家長理應要做的工作,就比如一些實踐的作業,低年級的學生根本無法獨立完成,或者站在老師的角度上,也能看出來,可還是會布置下去,問就是學校這樣要求的。
“護學崗”中存在的問題,不能被屏蔽掉
家長們糾結的點不只是在請假問題上,護學崗中有一些問題不能忽視,第一,班級之間會彼此攀比,有很多家長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家庭條件又好又很愛顯擺,所以都會積極響應老師的號召。
如此一來,各個班級中都會進行攀比,老師也想平常心對待,但看着別的班級家長積極配合,老師的內心中也難免不平衡。
第二,家長的安全問題,請假出來為學生站好護學崗,如果有什麼樣的問題出現,是學校來負責,還是企業來負責?家長如果選擇不配合老師,就是自己決定不去參與,還會影響到學生在校的狀態。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犧牲一點時間沒有什麼大不了,只是為了學生能在學校受到老師更好的對待,所以這樣的問題或許沒有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就看家長和老師之間,能不能相互理解了。
今日話題:你們那裡有“護學崗”嗎?(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