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判斷是否屬於行政協議,就是要聚焦主體要素、目的要素、意思要素、內容要素。行政協議兼具合同性和行政性雙重特徵,一定要緊密圍繞其‘公益性’。”
2月17日,在成都市委政法委員會、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舉辦的2023年第一期“行知講學堂”上,來自四川高院、省司法廳,成都法院、檢察、司法行政系統及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律師協會等單位組織的107名法律共同體代表齊聚一堂,各區(市)縣政法系統和土地徵收管理、街鎮政府等行政機關千餘名代表線上參與,正在聆聽四川高院資深審判專家、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王雪梅的精彩授課。
據了解,2月14日,成都市紀委機關、成都市委政法委、成都中院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構建法律職業共同體“三同機制” 優化執法司法協同體系 推動更高水平法治成都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要求,建立法律職業共同體同堂培訓體系,打造學習研討交流平台,通過開設法治大講堂、開展專題業務授課等多種形式,提高法律職業共同體法律實踐能力和研究水平。
成都中院副院長謝立新向記者介紹:“‘行知講學堂’作為成都行政法律職業共同體‘同堂培訓’的特色品牌,已正式創設一年。本場‘行知講學堂’聚焦行政協議爭議處置的熱點難點問題,正是成都法院落實《實施意見》,以‘同堂培訓’強化‘同步提升’效能的具體實踐。”
2015年2月,成都中院在全國率先部署開展刑事庭審實質化改革。改革以來,開展示範庭審4953件,律師參與辯護率100%,人證出庭作證1573件,試點案件服判率達78.8%。
2016年1月,成都中院在全國率先部署開展民事庭審優質化改革。改革以來,共推出示範庭審4421件。2021年3月,在全國率先上線“天府蓉易訴”在線訴訟平台。截至目前,平台累計註冊用戶46280人,適用在線訴訟案件89萬餘件,電子送達法律文書126萬件次。
2016年3月,成都中院在全國率先部署行政訴訟“優化審”改革。改革以來,適用“優化審”辦理的行政案件21534件。去年,全市法院召開各類府院聯席會240餘次,發送行政訴訟司法審查白皮書及各類司法建議170餘份,舉辦“示範觀摩庭+研討會”40餘場,640餘名行政法律職業共同體成員參與觀摩,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率達到歷史新高7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