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2022年11月03日14:52:19 教育 1463

關於教材改版的事情,學生和家長已經不陌生了,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每隔一段時間學生使用的教材就會進行改版,裡面的內容或刪或改,總之不同時代的學生用到的教材版本可能都是不同的。

可能以前家長對教育部門有着極高的信任,對教材的問題並不怎麼在意,但是經歷了人教版數學“毒插圖”事件後,家長就變得很敏感,對於教材的內容格外重視,尤其是經常輔導作業的家長總能發現一些顛覆自己認知的事情。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比如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斯人與是人”風波,就讓很多人開始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感到懷疑,明明自己學的是“斯人”,卻被告知從未有過這個版本,正當人們還沉浸在所謂的“曼德拉效應”的解釋中時,又有家長發現了語文課本和自己記憶出現偏差的內容,再一次將語文課本改版的問題推上風口浪尖。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難道真的是記憶出現偏差?

人們總說畢了業之後知識都還給老師了,但是對於那些爛熟於心的古文,相信很多人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簡單起個頭就能背下來,尤其是那些名言警句更是張嘴就來。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記得小時候背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時候,對其中那句“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記得很清楚,但現在卻被告訴說一直都是“是人也”,不相信的人回頭翻看課本發現確實如此,有人就開始懷疑難道真的是記憶偏差了?

這件事情的探討還在繼續,就又有家長發現以前背誦的“鋤禾”現在也改叫了“憫農”,難道又是所謂的“曼德拉效應”造成的嗎?畢竟這首古詩可是學生們最先學習的那一批,而且幾乎人人都能做到張口就來。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有些家長在第一次聽到孩子背誦“憫農”的時候都有些錯愕,還覺得是不是孩子背錯了名字,但看到課本後就只能無奈嘆息“看來以後語文也輔導不了了”。

但是難道真的是人們的記憶出現偏差了嗎?實際不然,斯人版本確實存在,也有很多人找到了對應的課本,只不過是一些地方版本,而人教版確實沒有用過“斯人”字樣。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而“鋤禾”變“憫農”其實是很好理解的,在流傳下來的古詩中,憫農有兩首詩,為了便於學生區分才會改成“鋤禾”,而現在強調尊重原作者,那麼教育部門就在研討後將其改回了“憫農”,然後用“其一”“其二”來進行區分,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教材版本的不同,才造成了這些“誤會”。

教材版本不同的背後,有很多現實原因,家長也不要太過糾結

很多人覺得教材版本變來變去,豈不是給家長輔導作業添麻煩嗎?難道以前的版本就不能用嗎?其實這背後有很多現實的原因。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以前受到時代背景和教育資源的限制,很多教材內容並不是很嚴謹,而現在教育資源逐漸豐富,學生們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教材自然也要與時俱進,對於一些學生無法理解或者是與時代脫節的內容就要進行更改,這樣也是為了確保學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當然家長肯定會有些不理解,但是也不用太過糾結,很多知識都不是一概而論的,家長也要能夠求同存異,不要過於敏感,畢竟時代不同,學生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不能總用舊觀念去處理問題。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但是教材改版的時候,也不能光顧着創新,那些經典且很好的作品還是應該保留的,尤其是不能以一些荒誕的理由進行刪改。

教材版本更新換代,家長要如何輔導,才能不帶歪孩子呢?

雖說現在語文教材已經達到統一版本,但是其他教材還會存在地方差異,那麼必然會出現知識點的細微差別,那麼家長在面對這些差異的時候,就要守好一個原則,那就是一切以學生所學書本為準。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當發現孩子學的知識和自己不一樣的時候,家長不要一意孤行,可以去翻看書本,必要的時候可以和老師取得聯繫,詢問正確的知識點,在得到確切的答覆後再教孩子,千萬不要“死鴨子嘴硬”。

另外家長要知道現在的知識點和以前有很大的區別,在帶領孩子預習和學習之前,家長自己要先簡單學習一下,因為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家長教錯了的話,再更改就會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第一遍所學知識一定要嚴謹且正確。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筆者寄語】每個時代學生所學的知識整體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在很多細節方面還是會有區別的,尤其使用不同版本的地區更是差距明顯,那麼家長也要合理看待這些差別,不要過於糾結,尊重課本和老師的講解,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來一起研討,但教孩子還是以課本為主,以免給學生帶來困惑。

話題:你小時候學的是哪個版本的教材?歡迎留言分享與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28名研究生,被退學處理! - 天天要聞

28名研究生,被退學處理!

7月7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院網站發布公告,對28名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的研究生作退學處理。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1號)第三十條第一款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第五款等有關規定,經2025年7月2日校長辦公會議審...
英語、數學和物理到底能不能提前自學? - 天天要聞

英語、數學和物理到底能不能提前自學?

在小學階段,由於學習的課程較少而且極簡單,一般不需要提前自學,有些學生超前自學以後,失去了新鮮感,上課不再集中注意力聽講,養成了很壞的聽課習慣。但進入初中以後,我們突然要學習七門主課,到了高中以後,每科的難度又直線上升,這個時候超前自學一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舉行2025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 天天要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舉行2025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2025年7月9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2025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北區舉行。中心(院)主任(院長)、研究生院院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王健偉,中心(院)領導班子成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各培養單位和總部處室領導、教師代表、校友代表、2025屆全體畢業生及親友代表共400餘人出席典禮...
馬上上高中了,初高中英語銜接的關鍵,利用暑假背完3500詞 - 天天要聞

馬上上高中了,初高中英語銜接的關鍵,利用暑假背完3500詞

初高中英語銜接階段,非常重要。每年都有中考英語接近滿分的同學,在中考結束的暑假不背高中英語3500單詞,導致高中一開學就不及格。即便背了單詞,如果不按照應試要求優先掌握單詞的意思,也可能導致低分的情況。在高一開學之前,如果能背完高中的3500詞,熟練度達到“看到英文可以條件反射說出中文意思”,高一難度的試卷...
青年外交官模擬大會頒獎禮在中西創新學院落幕 - 天天要聞

青年外交官模擬大會頒獎禮在中西創新學院落幕

由澳門基金會贊助,中華青年進步協會主辦,中西創新學院、國際青年綠色設計創新聯盟、大灣區競爭與產業發展研究協會、澳門模擬聯合國交流協會協辦,陝西省對外友好協會支持的“青年外交官”模擬聯合國大會,於2025年7月9日至10日在中西創新學院中土大
多名事業單位在編人員,被清退! - 天天要聞

多名事業單位在編人員,被清退!

據中國新聞周刊近日報道:不法分子利用考場安檢及信號屏蔽缺陷,竟成功讓十餘名考生作弊入職事業單位。“斷崖式分數”牽出跨省作弊利益鏈2023年6月,重慶市萬州、黔江等17個區縣開展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