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大畢業的高材生,憑藉著優異的成績獲得出國留學的機會,在美國讀書六年的他,在給姐姐留下一份訣別信後,拿着手槍走進了大學校園之中。
短時間裡擊殺了學校里五名師生,其中包括他的導師和同寢室的中國留學生。
他在美國究竟經歷了什麼,為什麼要做出如此極端的事情呢?
本期數風流人物就帶你來看看盧剛的故事。
北大學霸獲得出國留學資格
1991年,美國愛荷華大學裡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槍擊事件,這次事件導致學校3名教授,一名學校的副校長以及一位中國留學生丟掉了自己寶貴的性命。
行兇者在擊斃了幾個人後,隨即在案發當場飲彈自盡,讓人不禁疑惑,持槍者與那些被害人究竟有着怎樣的恩怨糾葛,以至於要下此毒手。
行兇的人名叫盧剛,要說起他的事情還要從他的學業生涯講起。
盧剛出生於北京一個普通工人家庭,雖說上面還有兩個姐姐,但是家裡把全部的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
盧剛也沒有辜負這樣的厚愛,從小智商超群的他,學習成績總是班上的佼佼者,高中畢業後考入了北京大學物理系,成為了讓人羨慕的高材生。
但是入學後的盧剛與同學之間的關係處得並不好,少年得志的他在學習方面幾乎無人能出其右,這也導致了他看不起身邊的同學。
在與他人交往時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說起話來自然也免不了有些刻薄。
雖然為人處世並不在行,但是從來沒有人會否定盧剛能力,每次的學業考核他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物理是一門需要走出去看看的學科,尤其是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想要在物理學科上有所成就,出國深造是所有學生的心中首選。
但是以盧剛的家庭條件,想要籌齊足夠的學費是一個大難題,好在當時國內有項美物理學交流選拔項目,通過考核的學生可以獲得工費留學的機會。
這對於盧剛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因為對他而言,考核通過這件事不過是手到擒來罷了。
事實也確實如盧剛預想的那樣,他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考核,1985年6月,在獲得北京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後,他拿着學校給予的公費遠赴美國。
正式進入到愛荷華大學,準備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
持才傲物,引起同學及其導師的不滿
在北大驕傲慣了的盧剛,來到愛荷華大學依舊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在他看來搞學術的就要以能力說話,身邊那些明顯弱於他的同學沒有交流的價值。
所以平日里盧剛總是獨來獨往,遇到什麼問題他都自己想辦法解決,不求人也不去找自己的導師解惑。
盧剛當時研究的領域是電漿,這在當時是一門冷門的學科,全美進行相關研究的科學家不過三百多人人,而盧剛正在這條路上奮鬥。
刻苦專研學業的盧剛,每門學科的考核成績都是年級第一,這讓他對身邊的同學越發的看不上。
身邊沒有人願意和他交流後,盧剛便用自己的方法來排解異國他鄉的孤獨感,而他選擇的方式有些與眾不同,那就是縱情放欲。
在高中時期就開始交往女朋友的他,來到美國這個開放的國家就更加不會收斂自己,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單身的或者已婚的,純情的亦或是站街的。
只要是盧剛想要的,他都不放過,在他的心裡沒有愛情,只有慾望,也只有不停地搖晃在各種女人中間,他的內心才能尋得片刻的寧靜。
此時的盧剛只有兩個喜好,一個是物理一個是女人,可很快這兩項他都不想去喜歡了。
1987年,盧剛所在的宿舍里搬來了一位從中科大畢業的留學生,名叫山林華,與盧剛一樣,他也拜在了戈爾茨教授的名下,二人算得上的同門師兄弟。
山林華的家庭條件遠比盧剛差得多,出生於浙江一戶貧困農村家庭里的他,作為家中的長子,從小就背負了全家人的期望砥礪前行,為的就是能有一天帶着全家擺脫貧困。
艱苦好學的他,在十六歲那年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此後不斷進修,在獲得了中科大物理學碩士學位後,如同盧剛一樣,走上了公費留學的道路。
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山林華並沒有身為學霸的傲氣,對事認真對人和藹,剛來到愛荷華大學沒多久,就結交了不少朋友,對於授課的老師,他也格外的尊重。
他的出現完美地襯托出了盧剛的性格究竟有多惡劣,因為盧剛對於自己的導師並沒有多尊重,二人還經常因為學術問題發生爭吵,對於這個學生,戈爾茨教授打心裡不喜歡。
山林華的出現讓戈爾茨教授頗為歡喜,二人的關係越來越好的同時,盧剛自然也就備受冷落。
可不得不說,盧剛在物理學方面確實有着一定的天賦,哪怕是在被戈爾茨教授厭煩的情況的下,獨立學習五年後的他,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
也正是這個時候,矛盾爆發了。
答辯失敗,心中生怨後掏槍擊殺五人
當戈爾茨教授拿到盧剛的博士論文後,盧剛的論文答辯也就開始了,但是情況並沒有如同盧剛預想的那樣順利,在答辯現場的他被在場的教授輪番挑錯,答辯遺憾失敗。
但是這一年同樣遞交了博士論文的山林華,在答辯中獲得了導師們的一致好評,甚至被推薦為優秀論文,獲得了該校學生的最高榮譽DCS學術榮譽獎。
那一刻山林華在學校風光無限,畢業後的他成為了戈爾茨教授的助手,每天遊走在實驗室與校園之中。
在之後的一年時間裡,山林華與戈爾茨教授以及同校的史密斯教授研究的課題,通過論文發表後,獲得了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而此時的盧剛,卻一個人落寞地坐在寢室里,看着自己的室友起高樓宴賓客,這對於本就心高氣傲的盧剛來說,是一件讓他難以接受的事情。
盧剛的心裡對山林華、戈爾茨以及當初答辯時的幾位教授產生了深深的恨意,他想要報復對方,但是前提是要先證明自己。
第二年盧剛修改了自己的論文後順利從愛荷華大學畢業,按理說博士畢業後的他很容易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但是學校里的教授幾乎沒人給他推薦。
離校後的他飄蕩了幾個月後,依舊沒有穩定下來,此時的盧剛對於這個世界徹底依舊失去了希望,萬念俱灰之下,他開始構建自己的復仇計劃。
在愛荷華待了六年的盧剛,通過各種關係辦理一張持槍證,隨後來到槍店購買了一把連發左輪。
1991年11月1日,在盧剛準備動手的當天,他給和自己關係最好的二姐寫了一封信,寄出後的他徑直來到了物理學大樓的309室。
此時教室里正在開一場關於物理方面的研討會,對於盧剛的到來他們雖然感到意外,卻也沒有多說什麼。
但是當盧剛來到戈爾茨教授旁邊掏出手槍時,所有人都被嚇住了,驚恐聲還沒發出盧剛就已經開槍了。
子彈先是打在了戈爾茨教授的身體上,看到戈爾茨要逃後,盧剛對其後腦勺補了一槍,之後又對着史密斯教授連開兩槍。
事發突然,教室裡面的學生在經過短暫的停頓後,紛紛往外逃離,只有山林華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傻傻地站在原地不知怎麼辦才好。
被盧剛發現後,連開數槍帶走了山林華年僅27歲的生命。
但是盧剛的復仇計劃並沒有終止,離開教室後的他來到系主任辦公室中,不由分說地掏出手槍對其頭部打了一槍。
之後的他又來到校長辦公室,擊殺了學校的副校長,擊傷了想要報警的學生秘書,雖然這個學校還有一些他想要報復的對象,但是他已經沒有時間去慢慢找了。
來到203室的他,看在窗外慌亂奔跑的學生和教授,他一言不發,沉默了片刻後抬起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盧剛臨死前將自己的不滿全部都宣洩了出來,只是卻害了其他無辜人的生命。
尤其是對於山林華而言,他好不容易靠着自己的努力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最終死於盧剛的病態的心理之下,命運對他來說何其不公。
本期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收藏加評論,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