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在朋友圈記錄生活嗎?

2022年10月30日22:59:16 教育 1406

大學生夜讀

你會在朋友圈記錄生活嗎? - 天天要聞

很多大學生的朋友圈就像哆啦A夢的神奇口袋,這裡像是一個鮮明又豐富的宇宙空間,我們觸及彼此的視角,也在分享着自己的生活痕迹。

或許是日復一日都會被驚嘆到的天空,或許是一日三餐要分享給在意的人,又或許是可愛的人可愛的笑臉不容錯過,九宮格定格我們的瞬間,涌動着的是生命的鮮活和柔軟的情緒。

分享照片,其實也是在分享那一刻的故事。我們所遇到的人、所發生的事、所感受到的心情都值得拍照記錄。

01

“生活需要儀式感,儀式感能喚起我們對內心自我的尊重。也讓我們更好的,更認真的去過屬於我們生命里的每一天。”

有一類人,無論生活多麼循規蹈矩、日復一日,她們的朋友圈堅持記錄著自己平凡卻燦爛的日常,用鏡頭濃縮出生活的寫照。

小張一轉眼就成為了一名大三的學生,面對身邊的同學在繼續學習考研還是實習找工作而焦慮內卷時,小張顯得尤為淡定,她的朋友圈依舊保持着周更的狀態。

你會在朋友圈記錄生活嗎? - 天天要聞

和朋友出校逛街必留影,吃大餐美食先拍照,偶遇操場唱歌路演必咔嚓,拍照記錄下生活中的點滴日常,彷彿成為一種儀式感,這種儀式感成為了生活不那麼普通的調味劑。

小張很慶幸擁有一群同樣喜歡拍照的好朋友,她們用手機記錄下彼此出糗或閃光的寶貴畫面,彼此見證着對方的青春。

這種值得拍照記錄,值得發朋友圈展示的時刻,可以是上台做小組展示滔滔不絕的高光時刻,當然也可以是操場跑步運動時拖着沉重步伐的疲憊模樣。

“當我翻開手機相冊時,每一頓大餐、每一場聚會、每一天的我自己都是那麼有趣,庫存夠了就拼圖發朋友圈,感覺這是一件儀式感滿滿的事情。”

這些簡簡單單的日常拼湊出小張的快樂與滿足。

其實,真正熱愛生活的人,儀式感不只在朋友圈裡,更是在現實的生活中。

02

“頻繁地拍照,是想在未來看看青春。”

元元以前特別不喜歡拍照,當朋友合影時,她總是遠遠走開,生怕拉上她一起。

上了大學之後,當舍友分享高中的照片,一邊瀏覽一邊回憶往事時,元元發現自己中學時期的記憶早已經模糊不清。

“看着喜歡拍照的朋友們還能從一張張久遠的照片里追溯青澀的故事,我真的挺羨慕的。”

如今的元元不再躲避鏡頭,也可以坦然比出耶的姿勢。

走在校園裡,看見躺在路邊曬太陽眯着眼睛的小貓,元元不再繞道而行,也會試着對慵懶的主角咔嚓一張。

碰上好天氣約上三五好友出行,元元也開始會為了拍照出片提前一晚想好穿着搭配,將短途旅行中的美景與人像全都拍下來儲存在相冊里。

你會在朋友圈記錄生活嗎? - 天天要聞

充實的一天後,將喜歡的照片曬在朋友圈,也不是為了收穫其他人的評價與目光,而是對自己生活所做的小整理。

“我越來越認同很多當時覺得特別有意義的事情真的容易忘掉,只有留下照片和記錄,那些經歷才算是真正被保留下來。”元元如是說。

逐漸愛上拍照的過程,也是我們在收集青春、集郵回憶的過程。

03

“分享欲是最高的浪漫主義。”

相比於用博大精深的文字去描繪某一瞬間的心得體悟,按下快門的那一秒或許更讓人有直觀的真切感受。

劉子和男朋友高中畢業後在一起了,儘管大學兩人異地,卻仍舊保有熱戀的甜蜜和持續的溫暖。

當舍友八卦之餘問及維持異地戀的技巧時,劉子笑着說:“或許是因為我們倆都愛拍照給對方看自己七零八碎的日常吧。”

今早慌張上早八,鏡頭對準自己迷糊的神情來張自拍;中午吃到一家巨好吃的餐廳,畫面聚焦泛着油光的紅燒肉拍一張;晚上回寢路上看到夕陽西下,趕緊掏出手機給對方實時轉播粉色的天空。

你會在朋友圈記錄生活嗎? - 天天要聞

用照片記錄著沒有彼此的生活,卻也在用照片參與到彼此的生活中去。

不僅是在戀愛關係,友誼、親情的維繫同樣也需要照片。

隨手拍照記錄下我們所看到的視角,朋友圈,並非是一次炫耀,更多的是為了分享,分享快樂與悲傷,分享我們對生活最真實的感受。

我們發朋友圈,這些生活的記錄也是在吸引好友參與到自己的生活中來,這同樣也是一次保持愛意的連接,或許我們很久沒聊天,但是透過朋友圈的照片,我知道你生活得很好,便已足夠。

“照片的意義在於把瞬間變成永恆,影像為逐漸褪色的記憶保留了鮮活的部分。”

揆諸當下,生活節奏太快了,我們彷彿總是被人潮推着往前走,急着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大人。

可是別忘記,現在的每一天都值得珍藏。

大膽地去拍照記錄吧,這些定格的瞬間,回頭看都會成為你最美好的回憶。

來源:青小小

責編:石偉強

審核:劉洪俠

複核:王岑予

你會在朋友圈記錄生活嗎? - 天天要聞你會在朋友圈記錄生活嗎? - 天天要聞

分享

你會在朋友圈記錄生活嗎? - 天天要聞

點收藏

你會在朋友圈記錄生活嗎? - 天天要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 天天要聞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南都訊 記者楊曉彤 7月1日,廣州市教育局發布《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895所,在校生302.03萬人,專任教師19.24萬人。學前教育2024年在園幼兒同比下降8.11%2024年,全市共有幼兒園2224所。比上年減少22所,下降0.98%。其中,普惠性幼兒園18...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 天天要聞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就等這一口!”經過4個月的禁漁期,杭州“老饕”們期待許久的第一口江鮮於今天正式“上岸”。今早7點多,位於上城區九堡沿江的楊公漁碼頭的“楊公魚市”人頭攢動。刀魚、翹嘴、包頭魚、江鰻……你在魚市能見到的,都是供不應求的“搶手貨”。“五點多,第一網就捕上來了,馬上就賣完了,很多老客一大早就在這裡等着的……...
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 天天要聞

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6月30日,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下稱“白皮書”)。白皮書從行政複議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布局中的地位、吸納行政爭議作用發揮、通過調解和解實質化解行政爭議、監督依法行政、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配套制度機制建設、基礎能力建設等七個方面對2024年行政複議工作進行了梳理分析,全面總結各地、各部門...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 天天要聞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先上本科後大專?以為是玩梗,沒想到竟然是真的!”近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單獨考試招生章程中,多個專業備註招生的對象是本科畢業生,引起了網民關注。“專升本”一時成為網絡熱門話題。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該校已經連續多年招收本科畢業生,人數和專業數逐步增加。7月1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一位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