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閔行區設立30年,三十而立的閔行,活力十足,澎湃激昂。閔行區融媒體中心選取了幾位工作、生活在閔行的人物,他們或是與新閔行同歲、或是親歷了新閔行的發展變遷。他們和閔行的那些故事,他們感受到的那些歲月變化,來聽他們慢慢講述。
\|/
★
劉指引
30歲
浦江二中教師
在閔行的教育熱土上,劉指引已經奮鬥五年了。她說,她要做一個像爸爸一樣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帶着這樣的想法,她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近每一位孩子,成為了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
"I think there is another way to finish this task",課堂上同學們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創新想法。“我覺得她很親切的,上課會和同學們說說笑笑,但還是會讓我們學習到很多知識,又不失老師的風度,更好地教會我們學習的方式、方法,讓我們在考試中更好地應用。”學生周沫說。

申海博第一次上台演講,有點緊張。劉指引鼓勵他:“不用緊張,劉老師以前也是上台演講過,你只要在上台之前在心裏面默念10遍,我很棒,然後再深呼吸3下就好了,要不要試試看,有沒有好一點?”
在這5年的教學生涯中,無數次遇到這樣的場景,劉指引也一次次用陪伴、激勵、共同參與的方法和同學們共同進步。

浦江二中英語教研組長楊雯是劉指引的帶教老師。“在這五年來,我覺得她的變化還是非常大的,她現在基本上能夠獨當一面,能夠從我們學校的理念出發,從以學生自身的發展為前提更好地以學生為本”。
在這5年中,閔行區的數字化教學項目蓬勃發展,學校的教學設備從一塊黑板、一台電視機,變成了可以人機互動的希沃一體機。“通過這些現代化化技術,課前我能精準知道學生的弱點,課堂上我就能進行更精準的教學,在課後我也能在學生做好練習後進行及時反饋。”劉指引說。
作為一個新上海人,劉指引一個人在上海奮鬥的日子有時略顯孤獨。幸而有這麼一群孩子陪伴着她。5年中,她也實現了人生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比武賽中一等獎、第一次的區嘉獎……“在以後的歲月里,我會繼續行己所愛,愛己所行。在教育之路上我已然行之千里,更向萬里進發”。
浦江二中黨支部副書記、校長劉亞波說:“今年是閔行區建區30周年,這些年來,我們閔行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比如說我們學校現在有三個創新實驗室、一個安全教室,整個校園無線網絡,智慧校園的數字化的布局、硬件設施,這些都已經成為我們學生培養和學校發展的重要的科技支撐。未來將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對學生的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的培養,讓我們學校成為名副其實的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
記者:徐悅吳佳偉
編輯:毛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