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李鑫 劉少利
為厚植學生的科學精神、培育創新人才,4月2日,鞏義市第二高級中學2003屆優秀校友范欽培老師重返母校,為全校學生帶來一場妙趣橫生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與競賽”的科普講座。

范欽培老師作為中國宇航學會會員,河南省終身教育協會理事,鞏義市政協常委、科協常委,以及鞏義市教育局特聘科技輔導老師,憑藉豐富的行業經驗與深厚的專業知識,長期活躍在推動青少年科技教育事業發展的前沿。活動開始前,我校校友辦張新輝主任為范欽培老師頒發了“學生成長導師”的聘書。
講座伊始,范欽培老師化身“賽事導航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一個個真實有趣的案例,將教育部白名單科技類比賽的類型、規則與價值剖析得淋漓盡致,瞬間點燃了同學們心中對科技賽事的熱情。隨後,大屏幕上開始播放鞏義市學生參加教育部白名單科技類比賽的精彩視頻與照片。熟悉的面孔、精彩的瞬間,彷彿把同學們帶入了緊張激烈的科技賽場,大家的眼神中透露出躍躍欲試的光芒。

接着,范欽培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述了學生參賽期間參與的一系列 “硬核”科普活動。當他講到中國探月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帶來的科普講座時,彷彿帶着同學們一同踏上了探索月球的奇妙旅程;他講到中國科學院院士於登雲所作的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科普報告,讓同學們宛如在浩瀚宇宙中穿梭;他講到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的科普報告,更是為大家打開了神秘的宇宙大門。而參觀安徽省科技創新中心大國重器的經歷,就像一部震撼的科幻大片,讓同學們親眼目睹了我國科技的強大實力,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講解科技創新比賽評分標準時,范欽培老師巧妙地運用生活中的例子,讓原本晦澀的創新性、科學性、實用性、技術性、合理性等要素變得鮮活易懂。為了讓同學們對科技創新有更直觀的認識,他還分享了多個國家級獲獎作品。講到共享電動車強制佩戴頭盔系統時,他模擬日常生活場景,展示該系統如何巧妙解決出行安全問題;介紹智能隧道、智能停車系統時,彷彿為同學們描繪了一幅未來智慧城市的藍圖;他結合可吸塵輪轂設計的模型進行講解,讓大家感受到了科技科技創新對環保的巨大助力。

講座結束後,范欽培老師受鞏義市科協委託,為我校學生捐贈了科普圖書。
此次科普講座如同一顆科技火種,成功點燃了同學們的科技創新熱情。我校將以本次講座為契機,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的科普講座、組織科技社團活動、開展校園科技節等活動,不斷搭建科技實踐平台,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科學教育體系。助力學生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奮勇前行,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時代新人。
編審: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