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來”,甘肅某編製崗位無人報考,當看到條件後讓人唏噓
因此近幾年考編和考公的人數不斷上漲,然而在錄取名額不變的情況下競爭只會變得越來越激烈,即便只是一個基層的崗位仍然有幾千人搶着報考,但是最近有件事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甘肅有一“鐵飯碗”崗位無人報考,這究竟是為什麼?
有消息稱這個職位是考古類的,本來有幾個人報名,但是最終都沒有來參加考試,而學院領導也表示近幾年一直都在招人,但是基本上都沒有人來報考,院里也一直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
的確,經過調查才知道該崗位其實一直很缺人才,並且需要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基本上都沒有人報考,即便報了最後也沒有去參加考試,現在有不少崗位都沒有人上任,許多網友也表示不理解,現在這麼多人想要“鐵飯碗”,為何沒有人抓住這個機會呢?
事實上之所以沒有人來也是有原因的,首先第一個就是門檻過高,有很多人想要報考但是奈何自己沒有達到要求,所以光是條件這塊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大家可能都不了解,關於考古的一些崗位都是只招研究生的,本科生是沒有資格報名的,而且必須是名校出身的才可以,除此之外還要求報考的人是相關專業畢業的,光是這幾點就有很多人不達標,因此大家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而且這些崗位也只招三十五歲以下的人,如果是博士或者能力特別突出的話可以超過三十五歲。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薪資待遇不是很好,有網友說該崗位每月的月薪只有不到三千元,即便加上其他的福利獎金也只有三千多,這樣的薪資是很難維持一個正常人的生活水平的。
所以不是大家不想報考,而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報考的資格,那些符合條件的大多數都是高學歷人才,他們自然不會選擇薪資如此低的一個工作,即便它是“鐵飯碗”,這也就造成了一個很尷尬的局面,想考的沒資格考,有資格考的又不想考,所以近幾年崗位有人才短缺的現象是肯定的。
其實不僅僅是甘肅,我國有很多地區的考古專業人員都在慢慢變少,現在社會上是非常缺這方面的人才的,如果是經濟發達的大城市還好,但要是西北部那些又偏遠又落後的地區,那基本上都沒有人願意去。
不過大數據顯示近幾年報考這類專業的人還是比較多的,並且每年的人數都在不斷上漲,按理來說這些學生應該能夠填補社會上的人才空缺,並且還會有人才剩餘,不至於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不過這也只是我們的猜想,事實上很多學生畢業後都選擇了轉行,基本不會從事考古類的行業,而且考編也不會報考古類的崗位,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思考。
那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首先,考古工作跟一般工作不一樣,他們大多數時候都要外出工作,工作任務非常的重,尤其是出外勤的時候,因此有很多人都被勸退了;其實就是崗位門檻太高,大部分人其實都是達不到要求的,高學歷加上名校出身的學生是比較少的,如果沒有達到要求的話,即便是非常喜歡這個行業也只能被迫放棄轉行,畢竟夢想雖然很重要,但是我們有時候也不得不接受現實。
還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崗位薪資太低,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去,畢竟誰都不會選擇一份既辛苦工資又不高的工作,大家都是要生活的,而且高學歷的人找一份高薪工作並不難,所以在權衡之下還是選擇了後者。
所以崗位之所以沒有人報考也是有原因的,如果相關部門能夠放低要求的話或許會有更多人報考,不過同時也要提升工作人員的薪資水平,否則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只會變得越來越低。而國家目前也注意到了這個狀況,相關部門表示未來會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尤其是西北部地區,所以我相信未來我國的考古行業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
總結:其實現在情況已經在慢慢改變了,所以如果感興趣的話還是可以報考相關專業的,如果表現優異的話相信一定會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