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推出國內首個“考研新城”近百名考生來此備考 他們看中這裡什麼?

2022年06月30日08:52:05 教育 1415

錢江晚報

湖州推出國內首個“考研新城”近百名考生來此備考 他們看中這裡什麼? - 天天要聞

晚上九點多,幾位學生在聚人研習室的公共自習區里複習備考

這裡可能是湖州市吳興區區府路附近最晚熄燈的地方。

晚十點,湖畔的自習室剛剛熄燈,2000年出生的林子方給厚厚的材料書貼上知識點便簽,然後給桌面上的日計劃情況表逐一打鉤,接着從劃有紅色藍色記號筆的草稿本下,抽出單詞書放進包里。走回自習室附近100米左右的小圓角公寓後,他還要在睡前背一遍單詞。

還有很多學生和林子方一樣,選擇了湖州作為他們這半年的落腳點。而緊靠着杭州、蘇州和上海的湖州也在期待着,這些年輕人能為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這是國內首個“考研新城”,也是湖州市吳興區招才引智的新舉措之一。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名學生來到這裡備戰研究生考試。

打造考研產業鏈?誰會專門選擇來這裡考研?自今年五月初正式運營後,圍繞着這個新事物的各種聲音不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特地趕到湖州探訪。

晚上九點多,幾位學生在聚人研習室的公共自習區里複習備考。

湖州學子

獨立院校畢業,回家鄉準備“二戰”

考研新城項目由文體中心基地、八里店基地和萬馬基地組成。其中位於吳興文體中心一樓的聚人研習室,就是“考研新城”的中心,這裡彙集了來自全國各地、準備在半年時間裡做最後衝刺的考研者。

約3000平方米的平層被分為一個沉浸式自習室、一個大教室、三個小教室、開放式自習區、閱讀區和吧台區,可以提供約500個自習位。坐在朝南的吧台自習位上,目之所及,便是清凌凌的湖水。

沉浸式自習室最受歡迎,在這裡僅有的是空調風扇轉動的聲音。四十多個位子的教室里,只有零星幾個空位,明亮的燈光下,用弧形木板分開的隔間里,草稿本、平板、便簽紙、熒光筆、成套的“肖秀榮真題”、風油精、保溫杯和耳機,成為學生們的標配。

22歲的林子方在牆面上貼了三張便簽:每日任務、6月目標和“保持樂觀”四個大字。他的目光在網課界面和筆記本間不斷切換,保溫杯里泡着祛濕的紅豆薏仁茶。

五月底,林子方從天津的一所獨立院校畢業,回到家鄉湖州。現在,他把自己一天的時間精確地切割到分鐘。

林子方第一次考研,離理想院校南京財經大學差十幾分。分析失利的原因,他覺得是因為報的考研線下課進度太慢,自己跟着課程進度走,沒有合理安排複習時間。

他曾報名參加過某某教育旗下的寄宿式考研集訓營,四門科目的費用是1.8萬元,但學員魚龍混雜,學習氛圍不濃厚。“這幾年考研熱,市場上啥機構都有,挺亂的。”林子方說。

面對畢業生破千萬的形勢和近五年不斷增長的考研人數,林子方將第一志願調整為B類的雲南財經大學

複習久了,覺得在自習室里喘不過氣,林子方就會到附近安靜的湖邊步道上走一走。

“以前都說‘一戰’打基礎,‘二戰’985,‘三戰’命題組。現在競爭那麼激烈,只想着保守點,有書讀就不錯了。”林子方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憑獨立院校的學歷找工作,無異於大海撈針,“二戰”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必須。

湖州推出國內首個“考研新城”近百名考生來此備考 他們看中這裡什麼? - 天天要聞

林子方在沉浸自習室的書桌一角,牆壁上貼着學習目標和給自己鼓勁的便籤條

外地考研族

住宿環境舒適,每月補貼500元

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像林子方一樣,願意分享自己的考研經歷。因為“二戰”對他們來說,像是一種不被父母理解,也不想被朋友知道的烙印。

來自河南的蔣敏敏,畢業於杭州一所大學的醫藥類專業,今年她班上80%的同學都選擇了考研。“醫學生,本科學歷肯定不夠。儘管杭州的醫藥公司很多,但就業競爭很激烈。”提起大三時因為參加競賽沒有好好背專業課內容,她的後悔顯而易見。

聚人研習室內,能在2023年的考研大軍中上岸是這裡每個學生的願望。

蔣敏敏在某平台的推送上看到考研新城的介紹,“每月有500元補貼,又是新城,就過來看看。”蔣敏敏最喜歡的是這裡的住宿環境,從小圓角公寓步行幾分鐘就到自習室,四人間月租500元,“挺寬敞的,住得舒服很重要。”

這天,是蔣敏敏帶着貼滿標籤的一箱子書入住考研新城的首日。她請求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在拍攝時,能不能把她的專業書名打碼,“我有同學在杭州讀書,我不想讓他們知道。”

在來湖州前,25歲的舟山人於鵬程已在杭州工作兩年,他從事的是水處理工程。“我想往計算機類專業發展,再不學就遲了。”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他意識到進行自我投資的緊迫性,但求穩的父母並不支持他的想法,在經歷無數次爭執後,他決定辭職考研。

在山東人吳宇航看來,考研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從國企辭職來到湖州後,他去湖州東部新城的總部自由港看過,“崗位挺多的,如果有合適的,我也會考慮就業。”

研習室負責人

六月初至今,有近百人入住

考研新城入住指南上顯示,聚人研習室的費用是月卡389元,暑期卡899元,半年卡1899元,年卡2999元,涵蓋公共課、答疑等考研綜合服務。

聚人研習室負責人劉國偉發現,來這裡備考的學生基本都有自備資料和網課,“統一教公共課可能比較浪費時間,我們打算在七月份先收集學生的問題,開放專業答疑課。”

劉國偉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從六月初到現在,陸續有近百位同學辦理了自習入住,消費最多的是暑期卡和半年卡。

儘管考研新城面向全國,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招生,但從實際情況看,學生還是以長三角地區的雙非院校和獨立學院的畢業生為主,年齡集中在20歲到24歲之間。“基本是準備‘二戰’的畢業生,還有工作辭職後脫產備考的。”劉國偉說。

觀察下來,這些考生選擇考研新城的理由無外乎這幾項:較好的考研氛圍;較舒適的住宿環境;能承擔得起的價格;政府背書的可靠性。

至於會不會選擇留下,他們的普遍看法是,“得看能不能在這裡找到合適的工作?有沒有符合預期的收入?城市公共服務設施是否完善……”他們說。(文內考生均為化名)

湖州推出國內首個“考研新城”近百名考生來此備考 他們看中這裡什麼? - 天天要聞

“考研新城”提供的住宿配套小圓角公寓六月初開放,離聚人研習室步行約五分鐘。

【浙江新聞+】

湖州打造考研產業鏈 目的是吸引人才

從2020年前後開始,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不再把就業作為第一選擇,而是優先考慮考研、考編。今年五月初,湖州“考研新城”正式運營,圍繞着這個新事物的各種聲音不斷。

湖州為什麼要打造考研產業鏈?大學生到湖州考研後怎麼讓他留下來?“考研新城”思路浮現那一刻,湖州就在思考這些問題。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就此採訪了“考研新城”項目的發起人、湖州吳興區的政府部門。

中午十二點左右,一半的學生已經外出就餐了,他們在桌面上擺好考研材料佔座。

湖州推出國內首個“考研新城”近百名考生來此備考 他們看中這裡什麼? - 天天要聞

項目運營方

探索新模式打造一站式基地

“考研新城”項目發起人、運營方知貓人才負責人姜鵬表示,他第一次注意到湖州是在2017年底。當時他正在上海從事大學生知識教育付費的創業,銜接各大高校和教培機構資源。在一場湖州人才推介會上,姜鵬發現當地給博士人才提供了高額的購房補貼,“離上海很近,剛好我就是博士,想着不妨過去看看。”

創業前,姜鵬曾在中西部地區的體制內從事基層工作,他對“考研新城”的推出有着自己的理解。“一方面,中西部地區的雙非院校畢業生數量非常龐大,但他們的就業問題很少被關注;另一方面,是在周邊一線城市虹吸效應下求賢若渴的城市,比如湖州。”

以考研為主題建設人才綜合體的想法,得到了吳興區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今年五月初,湖州吳興區人社局向國內多所高校發送《關於邀請貴校優秀學子來吳考研學習的函》,更多指向的是中西部地區的學生。

對於入住的教培機構,“考研新城”會對其進行嚴格審核。“同時,這些團隊在享受政府租金全免的補貼下,要提供最優惠的價格。”姜鵬表示。

“在上海,專職老師教授一節兩小時的考研課程,課費在千元上下,現在辦了月卡的學生可以直接聽。”“聚人研習室”在上海的模式是寄宿式自習室,運營成本很高,學生半年的學費就要一萬多元。由於疫情等原因,今年上海的學生數量銳減了40%。他們希望能在湖州探索出一種新的模式。

姜鵬還計劃引進出國留學、志願填報、考證服務、就業分析等各類機構。“考研上岸率只有20%的環境下,剩下的孩子們會不會想在技能培訓機構里學習一下,或者考個證充實一下自己?”他希望,吳興區能成為年輕人技能培訓一站式基地。

在“考研新城”,除了“聚人研習室”,“東軟教育”、“浙里考研”等教育培訓機構也在陸續入住。

而比“聚人研習室”更早入住的是“東軟教育”。和“聚人研習室”不同,“東軟教育”有着明確的就業導向,培訓時間為三到四個月。

萬馬智造產業園裡還坐落着大大小小的廠房和住宿區,大多數來自外地的學生在湖州結對企業里進行實習試訓,政府對東軟教育也有“留湖率”的考察。

湖州推出國內首個“考研新城”近百名考生來此備考 他們看中這裡什麼? - 天天要聞

聚人研習室內有四個教室,將在七月份的答疑課中投入使用。

政府部門

打造青年新城,用服務吸引人才

近年來,湖州陸續出台“湖八條”“湖九條”“湖十條”等多項人才政策。“考研新城”的出現,也是湖州進行大學生招引工作思路的轉換。

在周邊上海、蘇州、杭州等城市的虹吸效應下,湖州開始思考,從通過企業招引人才,轉向提供滿足年輕人需求的各類優質低價服務,讓他們先流向湖州,再思考如何留在湖州。

在近日舉行的“吳上樂居”新青年城市項目集中雲簽約活動上,湖州市吳興區與多家合作單位簽訂了總投資達190億元的城市功能性項目,還出台了《青年人才新城技能提升基地引才補助辦法》。

吳興區人力社保局人才科科長李嵐表示,相比起周邊城市,湖州的物價水平和房價更低、生態和文化環境較好,希望能夠通過良好的服務吸引青年人才。

“其實考研只是一部分,我們希望能打造‘青年新城’,提供大學生技能提升和培訓的各類服務。”李嵐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對於目前入住的教育機構,政府都給予了場地費和裝修費免除的補貼。

湖州一直面臨著產業集中在傳統製造業、缺乏高精尖企業的痛點。而這個痛點背後的一大原因就是人才缺乏。

吳興區人社局副局長陸培紅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除了東部新城,近年來,湖州在高新區引進智能物流裝備產業,並在西南板塊發展生態旅遊業和美妝業。“產業發展和人才的流入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陸培紅表示,企業經常反映招不到電器、自動化和機械等專業的人才。

湖州推出國內首個“考研新城”近百名考生來此備考 他們看中這裡什麼? - 天天要聞

來這裡備考的“二戰生”都有自己的複習資料和網課,學生們以自主學習為主

專家解讀

三四線城市吸引人才,練好內功更重要

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區域與城市規劃系副教授丁旭,同樣關注到了近年來人口遷移的新動向,“人口問題關乎城市競爭力問題,對湖州來說尤為關鍵。”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鄧仲良表示,地方探索推進“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是推進城市經濟發展和穩就業的有益舉措。

鄧仲良表示,湖州引入大學生技能培訓產業,是積極探索青年發展城市的具體實踐,值得鼓勵。湖州在本身不具備高校資源優勢的情況下,需要借用外來優質平台,來實現湖州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其次還應是教育培訓消費的高地,打造就業技能轉向培訓。

鄧仲良同時提醒,通過功能型新城建設來吸引人口是較為常見的做法,但是需要考慮人口流動的客觀規律。就業和工作是實現穩定留居的重要因素,而考研或者技能培訓是學生求學道路上的重要一環,不是終點。

湖州在人才大戰中的憂慮,也是國內多數三線城市的痛點。鄧仲良表示,青年人口流動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充分就業,最看中的是在流入地城市,是否存在實現充分就業的機會和條件、自我價值滿足的工作崗位及收入,以及教育和醫療等城市公共服務。“對三四線城市來說,練好發展產業資源、建設基礎設施的內功更重要。”鄧仲良說。

(原標題《湖州市吳興區推出國內首個“考研新城” 六月初至今,全國各地有近百位同學入住來“考研新城”備考,他們圖什麼?》)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黔西南:各方聯動 護航高考 - 天天要聞

黔西南:各方聯動 護航高考

“師傅,昨晚休息得怎麼樣,送考過程中一定要打起精神,確保考生安全。”6月7日7時許,在興義市第九中學校門口,6輛送考大巴車整齊排列,興義市公安局交警大隊交警對每一位司機進行酒精檢測時,不斷叮囑着接送考生應注意的交通安全事項。緊接着,跟車民警也上了車,再次檢查車輛的制動系統、轉向系統和燈光系統等關鍵部位,...
愛心送考、線下保障、准考證專線 滴滴為考生逐夢保駕護航 - 天天要聞

愛心送考、線下保障、准考證專線 滴滴為考生逐夢保駕護航

今年高考期間,為了幫助考生安全、便捷地抵達考場,在各地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滴滴在上海、深圳、杭州、濟南、哈爾濱、呼和浩特、銀川等全國超50個城市組建了愛心送考車隊,在高考期間免費接送考生,共計超千名司機報名參與此次愛心送考活動。
土豬拱白菜少年張錫峰頹廢發聲:活着挺好,死了也沒事! - 天天要聞

土豬拱白菜少年張錫峰頹廢發聲:活着挺好,死了也沒事!

隨着高考季來臨,曾經的衡水中學畢業生張錫峰,再次進入公眾的視線,2021年,他曾因演講中一句“我就是一隻來自鄉下的土豬,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裡的白菜”在網絡上引發巨大爭議。他是衡水中學畢業的學生,21年他高三,那一年他參加了一個演講比賽,一
鬧大了!考生由於太激動衝出考場抱向母親 導致母親後腦勺着地! - 天天要聞

鬧大了!考生由於太激動衝出考場抱向母親 導致母親後腦勺着地!

這幾天各大頭條均被高考霸佔,記者們在校園門口圍的水泄不通,為了佔據高考季的各大頭幫頭條大家可是煞費苦心。頭版頭條首先,是家長“煞費苦心”,有穿旗袍的媽媽,有手舉橫幅的爸爸,還有手捧鮮花的父母,更有媽媽為了迎接女兒結束高考給女兒做了一張女兒偶
高考應屆生免費游十八水 - 天天要聞

高考應屆生免費游十八水

一舉高粽 十八水景區特推出2024年高考考生免費游景區的優惠政策,讓學子們在高考結束後能放飛心情,享受專屬酷爽假期。免票對象:2024年高考畢業生免票要求:憑本人2024年高考准考證到售票處領取免費門票免票時間:2024年6月9日-8月31日聽瀑夏日時光景區內山高林深,瀑布成群,奇石鬥豔,古樹參天,原始森林覆蓋率達92.3%...
長沙女生結束高考笑靨如花:考得怎麼樣不重要,希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大人 - 天天要聞

長沙女生結束高考笑靨如花:考得怎麼樣不重要,希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大人

6月9日12點15分,隨着地理科目考試結束,第一批高考結束的考生走出考場。雅禮中學門外,一名考生手捧鮮花笑容燦爛。考生名叫小唐,她說高考後就進入了人生新階段,“考得怎麼樣不重要了,也希望每一位高考考生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大人。”小唐說,考到哪裡都是最好的安排,“多一分都是遇見更好的自己,少一分都是遇見...
南充考生和家長注意,要牢記! - 天天要聞

南充考生和家長注意,要牢記!

(以上為廣告)6月8日下午5時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平穩順利結束今年我省普通高考參考人數59.54萬人,全省共設考點357個、考場20120個、安排考務人員近9萬人。按照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進程,從6月10日起將進入評卷工作階段,預計6月23日公布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和考生成績,7月初至8月中旬開展招...
5月10日要聞速覽 - 天天要聞

5月10日要聞速覽

要聞速遞擬錄取!重慶23名學生保送清華北大近日,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官網有消息顯示,根據2024年重慶市普通高等學校保送生擬錄取名單公示,全市共23人獲得清華北大保送資格。在擬保送清華北大的23人中,巴蜀中學有9人、重慶一中7人、重慶一外4人、
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 - 天天要聞

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

今天為大家匯總了2023年全國多所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小夥伴們快來了解一下吧~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如下- 面向全國多省市招生的院校 -- 面向北京招生的院校 -- 面向上海招生的院校 -- 面向廣東招生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