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p7i小試有感。
壞消息是,全程都是它自己在開。
這是k哥作為汽車編輯以來第一次懷疑咱們這行是不是有存在的必要。。。可能過不了幾年,我就不需要坐在方向盤後面試車了。
到那時候,從大江南北趕來的各路媒體老師,坐完幾個小時的飛機和火車,然後坐上帶高階自動駕駛的新車兜幾圈,最後吃頓飯就完事了,各回各家,想想也是挺魔幻的。
拜託了!這種專業形態半旅遊養老請多給我來一點!
但就目前來說,很多條件還沒達到,用肉手肉腳開車的日子還得繼續。對於現在所處的階段,我還是會強烈建議各位在選車的時候,儘可能把操控的優先級往前靠靠,雖然大多數人肯定聽不進去,但你想啊,以後你要開車還不一定能開得着呢。
總之享受當下吧!算了我說直白一點,小鵬p7i很好開。
其實老款小鵬p7就已經是同級別里以運動見長的典型例子,新款p7i呢,在看不到的地方,做了大量升級。
比如高配的雙電機系統,從原來的雙永磁同步變成了前異步+後同步。異步電機除了耐用性更好之外,在比較高的速度區間依舊能提供出色的加速能力,普遍被認為是最理想的一種組合。
除此之外,p7i的電機採用了中置布局,可以顯著抑制車身的俯仰,提高車身穩定性,當然對舒適性也有一定的幫助。
這裡還有一個其他其他車企很少提到的事情,散熱能力。
玩性能車的朋友肯定知道散熱對一台車的重要性,除了能夠將動力進一步壓榨出來之外,還有助於提高動力組件的壽命。
小鵬p7i的最大冷卻量可以達到8.5千瓦,粗暴換算一下,相當於六台2匹的空調的製冷量,比老款p7提升88.9%!
這是整場講解會k哥最想站起來鼓掌的地方。
有了如此強大的散熱系統作為性能和安全的保障,p7i可以在190公里/小時的速度下持續運轉30分鐘,也不會出現任何過熱提醒。
這樣的表現跑跑賽道日也是完全ok的,畢竟p7i 3.9秒的加速,在日常道路上,電門全開是hold不住幾秒的,除非你駕照不要了。
在底盤的部分,p7i也有針對性的升級。
前雙叉臂懸架增加了雙球節結構,它可以讓車在過彎的時候,輪子有更大的接觸面積,提高極限,寶馬的很多高性能車就很喜歡用這個。
而老款p7上沒什麼亮點的機械減震器,在p7i上升級到了多閥系減震器。
簡單來說,它可以針對路面不同的震動頻率,提供不一樣的阻尼感受。在一馬平川的路上提供支撐力,在細碎顛簸的路上提供更好的濾震。
總之,在場地試駕的過程中,p7i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各種信心,不過還是和g9一樣的問題,轉向手感偏弱。
除了體驗操控性,小鵬前段時間剛開放的城市ngp也是此行的重點。
可能我還是比較願意講車開起來的感覺,至於車自己開是什麼感覺,我就簡單總結一下吧,基本上是瑕不掩瑜的程度。
首先,這套ngp有一個“宗旨”,就是小鵬希望它能像人一樣去觀察、思考,然後做出決策。
舉個典型的例子,在ngp駕駛過程中,對於車道、各種路面參與者、交通信息的識別已經非常準確了,也能精準識別紅綠燈,變道剎車等燈起步都是自動的。
但如果前面是一輛大貨車,擋住了紅綠燈,屏幕上就不會出現紅綠燈提示了,直到大貨車起步,p7i的傳感器再次看到紅綠燈才會起步。
沒錯,人也是這麼乾的。
另一個例子,如果第二個紅綠燈路口要轉向,ngp會在前一個路口自動變到最靠近轉向車道的那一條車道,即使那條車道相比其他車道已經排了更多的車,這在直行的情況下是不會出現的。
很合理,人也是這麼乾的,尤其對那些自願維護交通和諧的人來說。
其他大多數時候,ngp就和人類新手開車沒太大的區別,該加速會加速,在沒車道線的地方也能依靠高精度地圖完成轉向,遇到不正常靠近的車輛也會減速或者橫向偏移一定距離。
講真,就目前數據量並不是特別龐大的前提下,小鵬城市ngp已經很不錯了,偶爾需要人為干預一下。比如有一次自動變道跟在一個慢車後面,明明別的車道都是空的。。。
但城市ngp才開放不到一個月,你學會開車的第一個月,真不一定有p7i厲害,尤其對剎車和油門的掌控,p7i絕對是十年的老司機。
那這次就分享到這裡吧,等過段時間看看p7i能不能幫我把場地試駕的活也包了。
糟糕,又是對新勢力心動的一天!
下面是k哥擼過的車
無論是吐槽還是推薦
我們都坦率的給出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