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周易》之二,坤卦:堅韌柔和,大器天成

2022年10月09日13:28:13 星座 1468

文章節選於《周易經傳新解》(ISBN:978-7-5169-1689-6),再版稿。較一版有刪改。

【原文】略

【注釋】略

【釋義】


《白話周易》之二,坤卦:堅韌柔和,大器天成 - 天天要聞

圖片來自網絡

乾性“剛健中正”,坤體“含弘光大”。乾坤合德,方有天地終始、萬物繁茂。

莘野耕夫閑舉耜,

渭濱漁夫晚垂鉤。

詩句中提到的是上古時代兩位著名賢相伊尹姜尚的故事。這裡以他們為榜樣來描述為坤之道。

坤為地道,為臣道。地無不載,人不知地之所為而萬物成於地。人臣之道在於配合同伴的工作,不伐其能、不誇其功。一個人干出點成績確實沒什麼可炫耀的,因為其個人能力不過是這次成功的一個因素。更多則來自領導的知人善任、給予機會。也離不開機構、企業的資源配置。

再有秦漢時的蕭何,後來成了劉邦的丞相。屬於處坤之道的典範。他踏實低調、恪盡職守,在戰亂顛沛的年代,為身在前線的劉邦守好後院,把兵馬糧草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前方。西漢建立後,作為一個權勢太大的丞相,他會自覺向老闆捐獻些財產、貢獻點人力。程頤說“動而剛不害其為柔”。能力出眾、執行力強健的人,干起事來不會忘卻他身為下級的職業操守,具有以大局為重、服從組織安排的心態。

就如這個蕭何的任勞任怨和兢兢業業。他沒有因為完成了徵兵、運糧的任務而沾沾自喜、邀功請賞。故而深得劉邦的信任和器重。甚至到了後來,相國感覺自己太有才、太能幹了,掌握的資源太多了,不知不覺間就立下了蓋世之功、形成了震主之威。於是就故意干點兒無傷大雅的壞事,製造機會讓生性多疑的老闆貶損一下自己,同時也可以彰顯一下領導的“英明神武”,避免因劉邦的多疑而不利於下一步的合作。

同時期的韓信跟他相比那就差得太遠了。“韓軍神”的做派當屬處坤之道的“反面教材”。他戰功赫赫,無人能出其右。但只要有點成績他就會忘乎所以。得勢時會毫不避諱地亮出自己的野心。比如會主動向劉邦提議封自己為齊王。

雖然在這之前他曾主動推薦張耳趙王用以掩蓋自己蓄謀已久的覬覦之心,但狡猾如劉邦豈有不知之理?當老闆的如果不能犀照眼前員工的心理活動,那麼他一定是一個難以長久的糊塗蟲。

格局不夠,所以韓信也就只配耍個小聰明、搞些小把戲。而真正到了決定命運的關鍵時刻,他卻表現出難以理解的幼稚和軟弱。在劉項相持的時候不能抓住機遇果斷造反(懷婦人之仁,有奸臣之能而無人君之德),最終“身死婦人手”,淪為笑談。

人在工作生活中,能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擺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要麼自己覺得已經有了足夠的本事和資源,那就立即去另立山頭、建侯立業;要麼就得踏踏實實地配合好當前主導者的工作。當然,這個主導和配合的角色都是動態的。例如在部隊裡面,基層單位的排長是“正位”(易經稱“當位”,見附錄《讀易簡例》),大家都會努力做好自己的事、配合好他的工作,聽從他的指揮;而在連隊裡面,連長是主導者,副連長、排長就變成了配合者、命令聽從者了,以此類推……

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是真的英雄。一個所謂的元帥,如果軍事指揮昏招迭出、連吃敗仗,那麼他一定是個“尸位素餐”的混混。因此規勸大家,凡事宜量力而為,想干大事就得早打基礎,讓自己先強大起來。只有干適合自己能力的事,處在適合自己能力的位置上,才能幹得起勁、活得瀟洒。平時懶惰散漫,不懂得積累實力、學習進步,而終日盲目迷信權力、追尋權勢的人善終者寥寥。位高權重的領袖即使尋求合作,也一定看不上此等好吃懶做、只會巴結討好的庸人。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厚德者追隨他的人多,所能掌握、調動的各類資源亦多,也就更容易為人類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初六:順着既定的方向,不舍點滴進步,終究會聚量變而質變。收穫意外的驚喜(履霜堅冰至)。

文言傳: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日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幼小孩童避免不了的會在外邊學到一些污穢言辭甚至不端行為。發現後必須立即制止,予以矯正。如果放任不管,他們會把作惡當成像吃飯喝水那樣的正常行為。長此以往,這些孩子長大後必然會謊話連篇、敲詐勒索,甚至殺人越貨,壞事做絕。

六二:“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處坤之道,就是培養自己勇敢無畏的心志。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是反映他內心精神氣質的鏡子。中正誠直的人,言行祥和,品行堅毅,判斷果決。在需要行動的時候就不會有所顧忌和畏懼,做起事來必然會幹凈利落,不落俗套(不疑其所行也)。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內心保持中正誠直則會威嚴自顯。與人交流的時候能換位思考,照顧到對方的利益和顏面。說話做事也就能做到平和踏實、無所畏懼了。

我們敬重所有出現在自己生活中的人。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都是多麼的高尚、多麼的真誠無私值得尊重,只是因為我們在內心敬重自己的操守而已:我的謙卑、優雅和從容是我自己精神財富的展示,與別人的言行、品格又有什麼關係呢?

孟子云: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狹隘鄙陋之徒,邪欲歪念在心中鼓噪,給人的印象是陰暗猥瑣,目光也會游移暗弱。做起事來多會顛三倒四、多方媾和。在正義充盈的清明治世,這些淫邪之徒招搖過市,必然會如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揚子口中飛白鳳,

河郎鼻上集青蠅。

沒有哪個人能夠靠着自私、狹隘、陰險、吹捧巴結以及損人利己能夠獲得宏偉格局、完成偉大事業的。即使偶有得勢,或會迅速幻滅、難以長久。甚至還會遭受殺身之禍、滅族之難。

六三:坤道尚“含章”。即含晦(不誇耀)自己才華能力。人道虧盈而益謙。謙遜的品行更容易獲得眾人的協助和追隨。

保持正直無私的心態,在利益處置時適當抑損自己的功勞。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中,不管面對正人君子還是猥瑣小人,人們都應該做到進退自如,無所猶疑。陽光樂觀地去面對、去處事。在平常生活中也會默默努力而不在意別人是否有讚許、貶損之情。唯有淺薄晦暗的人,平生本就沒幹成過幾件好事,偶有亮點,必然會四處誇耀。

六四:風雨來襲,裹緊外套、獨善其身才是正確的選擇(括囊)。四以柔當位,最好的作為就是不作為。竭澤而漁,蛟龍不處其淵;覆巢破卵,鳳凰不翔其邑。輿論環境不好,就應該少說話;營商環境惡劣,就不能在這個地方投資、建設、做買賣。

不做事,不會有什麼損失,當然也不可能會有什麼成績了(無咎無譽)。

六五:坤卦雖然講述的是為人臣、做員工的道理。但本卦六五爻卻是用合格老闆的身份來現身說法。古代諸侯獨霸一方,尊貴如此但仍會保有中和之道,服飾用度和百姓無異。這樣才能保有一方平安、獲得天子的信任。如戰國齊威王封即墨大夫事。

中華文化起源於上古時期的《九疇》和《八卦》。我們至今都耳熟能詳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五福臨門的《五福》以及《六極》、《三德》等等都來自於《九疇》。這裡講“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就需要闡述一下《九疇》里另一個內容——《五事》:“貌、言、視、聽、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恭作肅,從作治,明作智,聰作謀,睿作聖”。人們通過“敬直內義方外”的修為,最終在社會上體現出聰明睿智、恭敬有為的優秀形象,可謂聖賢。

上六:處坤的舉措發展到極致,因量變的積累而達到質變的條件。就會出現剛柔交變的情形(龍戰於野)。水的本性是柔弱而順從的。但當溫度升高到極限它會汽化膨脹成能量巨大的水蒸氣;溫度降低到極限它會凝結成堅硬鋒利的冰。

在前述極限條件下,即使柔和的事物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破壞力。本爻警示處坤之時、守坤之道都要保持平和而不走極端的心態(或治理狀態)。

星座分類資訊推薦

物質如何產生心靈?一種激進的新提議 - 天天要聞

物質如何產生心靈?一種激進的新提議

文 | 追問nextquestion盤根錯節的根繫緊抓着貧瘠的淺層土壤,一棵古老橄欖樹布滿瘤節的樹榦頑強向上,托起濃密如雲的銀綠色樹冠。這令人驚嘆的生命奇蹟,此刻正被籠罩在一個充滿未來感的短程線穹頂(geodesic dome)之下——在英國康沃爾郡的伊甸園工程保護區,植物考古學家丹·瑞安正仰望着這位"時空旅者":"它大約1800歲...
普雷沃斯特當選新一任天主教羅馬教皇 - 天天要聞

普雷沃斯特當選新一任天主教羅馬教皇

來自美國的樞機主教羅伯特·普雷沃斯特8日在羅馬教皇選舉中當選第267任天主教羅馬教皇,稱為利奧十四世。普雷沃斯特生於1955年9月14日,2023年任樞機主教。(總台記者 殷欣)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愛奇藝,缺長期主義 - 天天要聞

愛奇藝,缺長期主義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市象,作者:王鐵梅,編輯:文昌龍,原文標題:《龔宇不缺“免責聲明”》,題圖來自:AI生成五一假期之前,一條關於愛奇藝自製熱播劇的詞條登上微博熱搜第一——“《無憂渡》大結局是愛奇藝改的”,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人對此表達不滿,愛奇藝官方的抖音和微博評論區紛紛被“攻陷”,但至今未收到愛奇...
大智若愚的三大星座不吃任何套路,他們憑啥這麼牛? - 天天要聞

大智若愚的三大星座不吃任何套路,他們憑啥這麼牛?

家人們,今天必須來聊聊這三個大智若愚的星座,在這個套路滿滿、處處是坑的世界裡,他們就像一股清流,任你花招百出,我自巋然不動,妥妥的套路免疫體質,這背後的秘密可太有意思了!金牛座♉️,4月20日~5月20日金牛座先說說金牛座。這星座給人的第一
盤前大漲!極氪“回歸”吉利 - 天天要聞

盤前大漲!極氪“回歸”吉利

【導讀】吉利汽車擬私有化極氪,李書福稱:“回歸一個吉利”中國基金報記者 邱德坤5月7日,吉利汽車公告稱,公司建議私有化極氪,收購所有已發行及發行在外的極氪股份及美國存托股票(本集團實際擁有者除外)。如果交易完成,極氪將與吉利汽車完全合併。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日益複雜的經...
不主動敬酒就是沒出息?這3類人不敬酒,卻是公認的高情商 - 天天要聞

不主動敬酒就是沒出息?這3類人不敬酒,卻是公認的高情商

自打有人類歷史開始,酒這玩意兒就沒缺席過。古人一喝酒靈感就來了——李白喝上幾杯,直接寫出傳唱千年的《清平調》;王羲之喝了酒,筆下生風,一篇《蘭亭序》成了書法界的天花板;還有曹操,一邊舉着酒杯,一邊舞着長矛,豪氣衝天寫下那首霸氣十足的《短歌行》。那時候喝酒,真能喝出點名堂來。但現在可不一樣了,哪還有人一個人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