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比亞迪凈利翻倍,阿里增速273%領跑!機構:聚焦中國經濟轉型的主線方向

港股震蕩回暖,科技股表現分化,醫藥、芯片造好,再鼎醫藥漲超5%,三生製藥、華虹半導體、信達生物等漲幅居前;汽車、互聯網多數下跌,蔚來-sw、阿里巴巴-w、快手-w跌幅居前。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跌幅收窄至1%,溢價0.14%,行情數據顯示早盤獲資金凈流入。

截至目前,騰訊控股、阿里巴巴、京東集團等7家頭部科技公司公布一季報,營收和凈流入均實現正增長,其中,阿里巴巴、吉利汽車凈利潤同比增速超260%,比亞迪股份、中芯國際等凈利潤同比增幅超100%。

來源:上市公司公告,截至2025年5月16日。

2025年以來,港股市場先後經歷經濟預期下行、deepseek技術突破引發的中國科技核心資產價值重估、中美貿易摩擦衝擊過後的企穩回升。隨着港股科技龍頭業績回暖持續驗證,後續如何把握投資機會?

開源證券海外市場團隊認為,短期政策博弈型品種波動率仍在,中期仍需評估關稅政策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潛在壓力導致港股市場繼續顯著回升的漲幅受限,震蕩市重點聚焦中國經濟轉型的主線方向——

互聯網:具備價值及成長的混合屬性,受益ai產業趨勢步入擴張期,板塊性估值回升首要決定因素仍是宏觀環境向好。

汽車:整車板塊估值階段性放大特徵顯著,行業競爭格局持續膠着,埋伏2025年新車爆品周期。2025年智能駕駛將迎產業奇點,adas在整車競爭中的重要性提升,優選品牌勢能向上、2025年車型矩陣豐富的品種。

半導體:下游低庫存狀態、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催生補庫存效應有望保證2025q2晶圓代工企業業績環比向上,中期需求仍需評估全球範圍內終端需求邊際下修、及補庫存後的提前透支影響。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蹤中證香港科技指數(cny)主要覆蓋50家市值較大、研發投入較高且營收增速較好的科技公司,行業分布較為廣泛,不僅覆蓋互聯網行業,還納入了新能源汽車、半導體、醫療器械等高新技術行業,前十大權重股包括小米集團-w、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美團-w、京東集團-sw、網易-s、比亞迪股份、百度集團-sw、中芯國際、百濟神州等各科技領域代表性企業。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etf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