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事你負責嗎?比亞迪說他負責。”
“在智能泊車場景下的安全和損失,我們全面兜底!”
7月9日,比亞迪宣布量產“媲美l4級”智能泊車,最重磅的是,全球車企中首次公開承諾:智能泊車出事,車企負責。
這樣豪橫地明確智能泊車責任歸屬,就一個字,霸氣!
不兜底不是好泊車
今天的新車,沒有智能泊車幾乎是不好意思出街的,但是用戶買回家,使用率並不是太高。
挑車位挑場景、停的慢、停不了就臨時退出、還有出事故的風險。就在前不久,我的一個朋友還開着某智駕第一梯隊暢銷車型,自動泊車蹭到消防栓。結果是自己修,還得賠消防栓。
而比亞迪這次“l4級泊車”,真正在行業第一次做到了三件事:
首先,能力閉環。不是偶爾能用,而是高頻場景下具備普適性。
車輛能在300+種泊車場景中穩定識別並精準泊入,支持水平/垂直/斜向/車頭車位,即便車位偏了、線沒畫對,也能手動圈定泊入,誤差小於5cm。
泊車同樣靈活,可自動駛出,也可app遙控,極窄車位還支持自動收後視鏡,以免你停得進去,開不出來。
更進階的功能還包括代客泊車avp、跨層記憶泊車和遠程召喚。
其次,穩定量產。這不是一輛車在發布會上的一次完美表演,也不是“已開啟灰度測試,陸續ota”的老把戲。
目前比亞迪搭載“天神之眼”車型的保有量已經突破100萬台,而比亞迪宣布,將為這些車型推送ota,新增三速泊車、車頭泊入、偏置泊車等實用功能,懸空障礙物識別也將同步優化。
最後,責任兜底,這才是最重的一筆。
官方承諾,天神之眼用戶在智能泊車過程中發生事故,由比亞迪承擔,用戶無需走保險,直接聯繫售後。
在全行業反覆強調“功能僅為輔助,事故由駕駛員自行負責”時,比亞迪在此刻站出來,主動簽下了全行業從未敢簽的“安全責任狀”。
買智駕看比亞迪?
過去的很多年,輔助駕駛有一個共識,人始終是駕駛主體。
從某種程度來說,這是一種免疫機制,只要你聲明系統是輔助功能,那麼任何事故的法律責任都將落回車主手中。
這也是更高級別輔助駕駛不能“落地”的根本原因之一,技術每天在進步,但責任承諾實在太難。
而比亞迪這次選擇正面突破責任壁壘,把一句模糊的免責聲明,變成了一個清晰的擔責承諾。同時,高調喊出,“2025年買車看智駕,買智駕看比亞迪。”
這背後意味着兩點:
首先,技術自信,比亞迪相信系統穩定性已經能夠支撐商業兜底。
第二個,智能野心,比亞迪要用超出行業的承諾和信用,佔領智能汽車的高地。
所以這套打法,熟悉新能源汽車上半場電動化之戰的人早就見識了。
接下來的問題交給了其他車企,誰敢跟?怎麼跟?
智能泊車不是終點
泊車,從來不是終點,這只是輔助駕駛的第一個確定場景。
所以比亞迪這次在泊車上籤下的軍令狀,更像是一次重要嘗試:
把智能駕駛的能力,在泊車場景里打穿,提升用戶信心。同時在高速領航、城區領航場景猛砸研發,爭取後來居上。
這味道是如此地熟悉。
當年比亞迪做刀片電池,行業瘋狂卷電池;它喊出“智駕平權”,全民開始“智駕”;它開槍價格戰,整個行業重新定價。
不等規則、不談共識、主打一個出其不意,先把產品推下水,然後逼同行跟着學會游泳。
現在,它兜底泊車,我們猜測一下,大概率很快就會有廠商宣布跟進。
因為如果不跟,沒法解釋。賣車宣傳自動泊車的時候,用戶第一句話就會問:
“出事你負責嗎?比亞迪說他負責。”
而這,就是最具穿透力的產業標準。
甚至,比亞迪此舉可以看作是智能駕駛向l3、l4邁進的重要分水嶺。當智能輔助駕駛真的敢為錯誤買單那一刻,才是真正普及的時刻。
星標關注「智車星球」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