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補貼落幕,電動車還香嗎?

2025年07月10日08:40:29 汽車 9004
【汽車人】補貼落幕,電動車還香嗎? - 天天要聞


補貼大幕正在落下,行業大洗牌不可避免。無論是電動、混動還是燃油車,都將在同一個競技場上比拼,競爭正在回歸本源。


出品汽車人傳媒
作者張恆
編輯丨曉志

十年前,電動車還是稀罕物,路人見了都要駐足多看兩眼。時移世易,如今電動車已隨處可見,中國穩居全球產銷第一,成為了電動車王國。

這巨變的背後,是持續十餘年的真金白銀的補貼支持。

【汽車人】補貼落幕,電動車還香嗎? - 天天要聞

據估算,從2009年算起,中央和地方豪擲或達2萬億元,從購車補貼、稅收減免、充電樁建設、研發支持,樣樣不落。車企還能靠賣碳積分大賺一筆,這錢同樣可觀。

1

補貼砸出來的市場紅利


事情得從2009年說起。

那年,上海、深圳率先試點,每輛電動車(包括插混)最高補貼6萬元,相當於給整個行業踩下“啟動鍵”。2013年,補貼加碼到7萬元,政策開始“加速奔跑”。從2014年到2022年,是電動車政策最密集的黃金階段——中央和地方一起發力,單車補貼能頂上整車利潤的一大塊。

2010年,全國電動車銷量才7000輛,其中一半還是插混車。到了2016年,上漲到50萬輛,純電動車佔了七成,中國就這樣成了全球第一。而到了2022年,銷量衝到688.7萬輛,八年翻了20倍,純電佔比超過八成。

【汽車人】補貼落幕,電動車還香嗎? - 天天要聞

誰在這場狂飆中獲得的補貼最多? 從2024年年報就能看出端倪。

比亞迪拿了104億元補貼,佔全年凈利潤超四分之一,藉此也坐實了 “電動車銷量世界第一”;上汽的補貼也有52.58億元;吉利比上一年多拿了5億,總額達43億元長城拿了22億元,但如果加上稅費減免也有40億元,占凈利潤的三成。

這些補貼都來自明面上的政策——汽車報廢獎勵、技術改造支持、穩崗就業補助等等。寧德時代這樣的上游企業,也從整車熱銷中分得一杯羹。簡單來說:誰電動車賣的多,補的就多。

補貼燒了這麼多年,從結果看,它不僅撬動了市場,也拉起了整個產業鏈。中國電動車銷量佔了全球一半,像比亞迪、奇瑞、吉利、上汽和一些新勢力車企,也站到了國際車展的c位。與此同時,全國充電樁從2010年的幾百個,發展到如今超過800萬個,城市、鄉村都能看到身影。

【汽車人】補貼落幕,電動車還香嗎? - 天天要聞

當然,“大躍進”帶來的問題也非常突出。“騙補”問題一度讓整個行業抬不起頭。一些企業虛報銷量、重複申報,把補貼當提款機。2016年,工信部出手整頓,查處了幾十家違規企業,雖然立了規矩,但漏洞和問題還是不少。

其中有一個更值得探究的問題:補貼砸出了市場,卻沒砸出足夠的核心技術。雖然每家頭部車企都在吹自己的技術冠絕全行業,但真正要說操控、安全、芯片等方面,那些跨國車企還是當仁不讓。而國內的電動車更多是在拼冰箱、彩電、大沙發這樣的噱頭。車企拿了錢後,選擇的是拼營銷、拼價格、拼擴張,真正能沉下心來搞技術的不多。

【汽車人】補貼落幕,電動車還香嗎? - 天天要聞

結果也很現實。2024年,中國電動車出口佔全球六成以上,但在高端市場,還是特斯拉豐田為代表的跨國車企主導。國產車靠低價打開局面,卻始終沒法在技術標準上“領跑”。

補貼這把“雙刃劍”,讓中國電動車產業從無到有,但也留下了慣性。補貼不是護城河,產品才是,車企必須在成本控制、技術突破和消費者體驗上硬碰硬。

2

車企迎來生死考


2022年,電動車直接補貼正式收尾,財政不再“發錢”,而是轉向購置稅減免和交易類激勵。2023年6月新規落地,2024-2025年每輛車最高減稅3萬元。

金額看似少了,實則不然,因為規模大了。2024年,全國賣出1286.6萬輛電動車,純電佔六成、插混佔四成,國家因此減2573.2億元。2025年電動車銷量預計上探到1600萬輛,減免額度將擴大至3200億元。

此外,地方政府也沒停,上海、廣州等地仍在發放購車紅包,有的幾千元,有的上萬元。

換句話說,政府並沒有撒手,只是方向變了,從“喂飯”變成“攙扶”,車企要自己跑起來。

【汽車人】補貼落幕,電動車還香嗎? - 天天要聞

補貼退出,是早晚要來的現實。靠政府輸血的階段正在過去,接下來,車企拼的是活下去的能力。

蔚來為例,2023年其凈虧損207億元,2024年凈虧損為224億元,平均每售出一輛車虧損約10萬元,交付量增長也開始遲滯。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其凈虧損達到67.5億元。自成立蔚來累計虧損已經達到了千億元。燒錢續命的老路,隨着政策的改變,將越來越難走。

如今,規模效應不足的新勢力車企,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光靠輸血,熬不過這個時代。

【汽車人】補貼落幕,電動車還香嗎? - 天天要聞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純電動車逐漸“去魅”,購車意願正逐漸減退。尤其是到了2025年,社交媒體上充斥着對電動車的不信任,包括售後套路多、實際續航不足,同時安全性問題也是頻出:智能駕駛誤操作、電池自燃、事故後車門打不開……

隨着問題的擴散,監管開始介入。工信部出台行政措施,要求整頓宣傳亂象和產品安全問題。新勢力過去那一套“炫大屏、搞噱頭”的打法,正在失靈。

3

競爭回歸本源


補貼正在退場,電動車也不再是“政治正確”。

過去十幾年,中國電動車是在政策支持下成長起來的。補貼不僅顯著降低了購車門檻,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消費者的認知選擇。

如今,隨着補貼逐步淡出,這層誘因正在減弱,原本被合理化的購買理由,也開始發生轉變。

這正是汽車產業轉型過程中一道必須過的門檻。當外部支撐逐步退出,車企必須依靠產品和技術自我立足。若核心技術不紮實,產品定位還停留在冰箱彩電大沙發等表面文章,曾經依靠補貼贏得的市場空間,將難以維繫。

【汽車人】補貼落幕,電動車還香嗎? - 天天要聞

同時,消費者也在變得更為理性。電動車不再是稀罕的新物種,智能化、加速快這些特性在初期確實吸引目光,但汽車的本質還是安全性和穩定性,倘若未來無法在固態電池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電動車的增長空間或將受限。

歸根結底,電動車是產業技術演進的路徑,而不是目的本身。消費者需要的,不是一輛電動車,而是一輛經得起時間考驗、使用順手、足夠安全的高品質汽車。無論是哪種動力形式,誰做得更好,就買誰。

補貼大幕正在落下,行業大洗牌不可避免。無論是電動、混動還是燃油車,都將在同一個競技場上真刀真槍地比拼,身份特權終成過眼雲煙。

競爭,正在回歸本源。


版權聲明】

本文系《汽車人》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專家預測 203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 9 成 - 天天要聞

專家預測 203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 9 成

IT之家 7 月 10 日消息,在今日的 2025 貝殼財經年會上,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政研諮詢中心副總工程師朱雲堯表示:“中國未來走向一定是以綠色電力為主要消耗能源的主體,整體來說,我們預判在 2025 年,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約達到 50%,到 2030 年會達到 70% 到 75% 的滲透率,到 2035 年就會達到 85%...
新能源銷量半年報:折騰了半天,電車還是“殺不死”油車 - 天天要聞

新能源銷量半年報:折騰了半天,電車還是“殺不死”油車

此刻,2025年已然過半。作為中國汽車行業一路走來的見證者,一直在想究竟應該如何總結這暗潮湧動的180多天,思考片刻後我給出的答案是:“充滿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前一部分,更多代指的是隨着電動化轉型浪潮的愈演愈烈,整個大盤的未來到底在哪裡,其
廣汽菲克正式破產,近80萬車主售後誰來“兜底”?Stellantis集團回應 - 天天要聞

廣汽菲克正式破產,近80萬車主售後誰來“兜底”?Stellantis集團回應

每經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余婷婷歷經兩年多的重整嘗試,共五次拍賣無人問津,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以下簡稱“廣汽菲克”)正式宣告破產。7月8日,廣汽菲克管理人發布消息稱,因廣汽菲克公司已無重整可能,根據部分債權人意見,經債權人委員會討論,管理人已經申請長沙中院裁定宣告廣汽菲克公司破產。徹底退出歷史舞台的...
720km續航/全系激光雷達,理想i8將於7月29日上市 - 天天要聞

720km續航/全系激光雷達,理想i8將於7月29日上市

理想汽車將於7月29日正式發布理想i8。理想車系在增程領域有較好的口碑和銷量,理想i8作為理想進軍純電領域首款SUV,綜合實力不容小覷,該產品定位中大型SUV,整體尺寸與自家理想L8相近。 ....
前排配置還不如領克900?極氪9X內飾官圖發布 - 天天要聞

前排配置還不如領克900?極氪9X內飾官圖發布

近日,極氪9X車型發布了內飾官圖,甚至專門開了發布會,不過吹了半天,實際的信息卻有限,發了個寂寞。最有用的可能是該是將於成都市的開啟預售,時間定在八月底,屆時無論如何也將有完整的公開。
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均超1500萬輛: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佔比68.5%,商用車出口同比增長10.5% - 天天要聞

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均超1500萬輛: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佔比68.5%,商用車出口同比增長10.5%

每經記者:段思瑤 每經編輯:余婷婷7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全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9.4萬輛和290.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4%和13.8%。1至6月,全國汽車產銷累計完成1562.1萬輛和1565.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5%和11.4%。數據來源:中汽協具體到乘用車和商用車市場,今年上...
極氪“杠上”庫里南 - 天天要聞

極氪“杠上”庫里南

作者 | 柴旭晨編輯 | 周智宇極氪的“百萬級旗艦SUV”,在正式登台前大秀了一波肌肉。這可能是極氪未來三年最重要的產品,更將成為帶領極氪集團乃至整個大吉利沖高的重要一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