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花十四萬買了輛二手車,本以為撿了個便宜。
誰知道開了幾天就發現不對勁,這車怎麼這麼重?停車的時候感覺像是裝了一車磚頭。
更奇怪的是,後備箱總感覺比別的同款車小一圈。
直到那天他仔細檢查後備箱,發現了一個隱藏的夾層,裡面的東西讓他當場愣住了。
01
張明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買車。
三十歲的年紀,在這個城市漂了八年。
從一個剛畢業的愣頭青混成了還算靠譜的IT工程師。
每個月工資一萬二,除去房租水電和生活費,能存下來的也就五六千。
這些年攢的錢,除了給老家父母寄一些,剩下的都存在銀行里。
總共也就二十來萬,在這個城市連首付都不夠。
張明住在五環外的一個老小區里,一室一廳,月租三千五。
小區樓下就是地鐵站,上班倒是方便。
每天早上七點半出門,八點半到公司,通勤時間剛好一個小時。
這樣的生活過了三年,張明已經習以為常。
公司最近接了個新項目,是給一家連鎖企業做系統集成。
這家企業在市區有七個辦公點,分布在不同的區域。
項目要求技術人員經常往返各個辦公點,進行現場調試和維護。
老闆在項目啟動會上說:“這個項目周期六個月,大家要做好跑腿的準備。”
張明被指定為項目的技術負責人,意味着他要跑得最勤。
第一個星期,張明每天都要去不同的辦公點。
從公司到最遠的那個點,光是地鐵就要換三次線,單程一個半小時。
一天下來,光在路上就要花四五個小時。
累得夠嗆不說,效率也特別低。
老闆看不下去了,找張明談話。
“小張,你考慮買輛車吧,這樣跑業務方便點。”
“車補公司可以報銷一部分,你自己承擔一部分。”
“這個項目如果做好了,年底獎金肯定少不了你的。”
張明心動了,但也有顧慮。
買車容易養車難,每個月的油費、保險費、停車費加起來也不少。
而且他還沒有駕照。
老闆看出了他的顧慮:“駕照的事好辦,公司可以給你調整一下工作安排。”
“你先去考駕照,這期間其他同事幫你頂着。”
“至於養車的費用,項目期間公司承擔大部分。”
這樣的條件已經很優厚了,張明沒理由拒絕。
當天下午他就去駕校報了名。
花了一個半月時間,總算拿到了駕照。
老闆很滿意,立刻安排張明重新接手項目。
“現在該考慮買車的事了。”老闆提醒道。
張明算了算自己的積蓄,勉強夠買輛代步車。
新車肯定買不起,二手車市場成了唯一的選擇。
周末的時候,他跟着同事老王去了趟二手車市場。
老王四十齣頭,在公司幹了十年,算是老資格了。
買過三輛二手車,對這個市場門兒清。
“買二手車就像找對象,得看眼緣,更得看品格。”老王一邊走一邊傳授經驗。
“外表漂亮的不一定好,關鍵要看內在。”
“發動機就是心臟,變速箱就是大腦,這兩樣有問題就麻煩了。”
張明認真聽着,雖然他連女朋友都還沒找到。
二手車市場比想象中大,各種品牌各種車型應有盡有。
新一點的車價格超預算,舊一點的車況又讓人擔心。
銷售員們個個都是人精,嘴皮子溜得很。
“帥哥,看看這輛奧迪A4,才跑了五萬公里,保證沒出過事故。”
“這輛本田雅閣怎麼樣?省油耐開,買了絕對不後悔。”
“大眾朗逸了解一下?德系品質,價格實惠。”
老王提醒張明不要被銷售員忽悠。
“他們說什麼你都別全信,自己要會看。”
轉了一上午,看了七八輛車。
要麼價格超預算,要麼車況太差,要麼手續有問題。
老王建議先回去,改天再來看看。
“買車不能急,慢慢挑總能找到合適的。”
張明有些失望,本來以為很快就能買到車。
看來這事比想象中複雜。
02
第二天上午,張明正在公司寫代碼,老王突然走過來。
“張明,有個朋友要賣車,你有興趣嗎?”
張明立刻來了精神:“什麼車?”
“大眾帕薩特,2018年的,跑了六萬公里。”
“價格呢?”
“十四萬,比市場價便宜一萬多。”
張明心動了,這個價格正好在他的預算範圍內。
“車況怎麼樣?”
“我朋友說保養得挺好,平時就上下班開開。”
“是個生意人,人挺靠譜的。”
老王掏出手機:“我給他打個電話,問問什麼時候方便看車。”
電話接通後,老王跟對方聊了幾分鐘。
“他說今天下午就可以看車,你有時間嗎?”
張明看了看手錶,下午沒什麼緊急的事。
“可以,在哪裡看?”
“就在他店裡,離這不遠。”
當天下午三點,張明跟着老王去看車。
車主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姓李。
穿着一身深色西裝,看起來挺成功的樣子。
“張先生是吧?老王跟我說了,你要買車。”李老闆握手時很熱情。
“是的,聽說您有輛帕薩特要出手?”
“對,就是這輛。”李老闆指着停在店門口的車。
張明圍着車轉了一圈,外觀確實保養得不錯。
車身沒有明顯的剮蹭,油漆也比較光亮。
輪胎磨損程度正常,看起來確實跑了六萬公里左右。
“可以看看內飾嗎?”張明問。
“當然可以。”李老闆打開車門。
內飾很乾凈,座椅包了座套,看起來像新的一樣。
方向盤、檔把都沒有明顯的磨損痕迹。
儀錶盤顯示的公里數確實是六萬多。
老王幫忙檢查了發動機艙。
“發動機看起來挺乾淨的,沒有明顯的漏油痕迹。”
“各種油液顏色也正常。”
李老闆在一旁介紹:“這車我買來就一直在4S店保養。”
“保養記錄都有,你們可以看看。”
他從車裡拿出一個文件夾,裡面整整齊齊地放着各種單據。
保險單、保養記錄、年檢證明,應有盡有。
張明翻看了一下,確實很齊全。
“為什麼要賣車?”張明問了個關鍵問題。
李老闆的表情有些不自然:“最近生意上有點事,急需用錢。”
““而且我準備換輛SUV,這車有點小了。”
“試駕一下吧,開着感覺好才是真的好。”李老闆主動提議。
張明開着車在附近轉了一圈。
發動機聲音挺平穩的,沒有明顯的異響。
變速箱換擋也比較順暢。
就是感覺方向盤有點沉,開起來比較費勁。
“新手開車都這樣,習慣就好了。”李老闆在副駕駛座上說。
“這車底盤紮實,開高速特別穩。”
試駕了大概二十分鐘,張明覺得還可以。
雖然開起來有點重,但各方面性能都正常。
最關鍵的是價格確實便宜。
“張先生,覺得怎麼樣?”李老闆問。
張明看了看老王,老王點點頭。
“可以,我要了。”張明當場決定。
“太好了!”李老闆顯得很高興,甚至有些激動。
“什麼時候過戶?手續我這邊都準備好了。”
“越快越好,我這邊也急着用車。”張明說。
“那明天上午吧,我聯繫車管所的朋友,加快辦理。”
手續辦得很順利,李老闆各種證件都齊全。
過戶費、保險過戶費,全部加起來不到一千塊。
李老闆還主動承擔了一半的費用。
“合作愉快!”李老闆握着張明的手說。
辦完手續,李老闆還特意請張明和老王吃了頓飯。
席間,李老闆介紹了自己的情況。
“我做珠寶生意的,在華強北有個店面。”
“這幾年生意還不錯,就是最近市場不太好。”
“以後有什麼問題隨時聯繫我。”李老闆說著遞過名片。
張明接過名片,上面寫着“李建國,金玉良緣珠寶行”。
03
開着新買的車回家,張明心情不錯。
雖然是二手車,但總算有了屬於自己的代步工具。
在小區找了個停車位,張明仔細地又檢查了一遍車子。
外觀、內飾、發動機,一切都很滿意。
唯一的問題就是感覺車子有點重。
停車時那種“沉甸甸”的感覺特別明顯。
張明以為是自己技術不熟練的原因。
第一次開車上班,張明提前半小時出門。
新手上路,格外小心。
路上感覺車子開起來比試駕時還要沉一些。
特別是起步的時候,踩油門要比別的車用力一些。
可能是因為緊張,張明沒太在意。
到了公司停車場,幾個同事圍過來看新車。
“不錯啊張明,終於混上有車一族了。”
“這車看起來挺新的,花了多少錢?”
“帕薩特啊,德系車,質量好。”
張明一一回答,心裡挺得意的。
同事小劉是個車迷,圍着車轉了好幾圈。
“這車保養得真不錯,前車主肯定很愛惜。”
“就是感覺有點重,德系車都這樣。”
中午吃飯的時候,老王問他開車感覺怎麼樣。
“挺好的,就是感覺有點重。”張明說。
“新手都這樣,你慢慢就習慣了。”老王拍拍他的肩膀。
“我當年第一次開車,緊張得手心冒汗。”
下班回家的路上,張明去加了次油。
加油站的師傅看了看油表,有點意外。
“這車挺能喝油的啊,早上剛加滿,怎麼就剩一半了?”
張明也覺得奇怪,明明只開了一天。
“可能是油表不準吧,有些車都這樣。”師傅說。
“也可能是新車主不適應,腳比較重。”
回到小區停車的時候,張明明顯感覺車子停穩後特別“實”。
就像是裝了很重的東西一樣。
其他車停下來都有點彈性,他的車就像一塊鐵。
那天晚上,張明在網上查了這款車的參數。
2018款帕薩特1.8T,車身重量應該是1.5噸左右。
可他總覺得自己這輛車比這個重量要重不少。
網上有車主論壇,張明註冊了個賬號,發了個帖子。
“新買的帕薩特感覺特別重,正常嗎?”
很快就有人回復。
“樓主是新手吧?新手都覺得車重。”
“帕薩特本來就比較厚重,這是德系車的特點。”
“習慣就好了,我開了三年了,現在覺得挺輕的。”
看了這些回復,張明稍微放心了一些。
可能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周末的時候,女朋友小李來找他。
兩人準備開車去郊外轉轉。
小李剛上車就抱怨:“這車怎麼這麼難開?”
“怎麼了?”張明有些不解。
“感覺好重啊,踩油門都費勁。”
“你又不會開車,瞎說什麼。”張明笑着說。
“我雖然不會開,但坐車的感受還是有的。”小李不服氣。
“你這車開起來就像拖拉機一樣笨重。”
張明有些不高興:“什麼拖拉機,這是德系車,質量好着呢。”
“行行行,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小李不再爭論。
開車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張明發現了另一個問題。
後備箱裝東西的空間好像比想象中小。
明明買的不多,但後備箱很快就裝滿了。
“是不是這款車的後備箱本來就小?”小李問。
張明搖搖頭:“不應該啊,我在網上看過,後備箱挺大的。”
“那為什麼感覺這麼小?”
張明也說不清楚,可能是視覺錯覺吧。
裝完東西關後備箱的時候,張明無意中用手拍了拍後備箱蓋。
聲音聽起來很厚實,比一般的車要沉悶一些。
小李也注意到了:“這聲音怎麼這麼悶?”
“可能是隔音做得好吧。”張明解釋道。
但他心裡也覺得有些奇怪。
04
第二天上班,張明特意觀察了停車場里其他同款的車。
公司停車場里有兩輛帕薩特,年份都差不多。
從外觀上看,他的車跟別人的車沒什麼區別。
但開起來確實感覺更重一些。
同事小劉有一次坐了他的車後說:“張明,你這車是不是改裝過?”
“沒有啊,為什麼這麼問?”
“感覺特別穩重,有點像加了配重的感覺。”
“什麼是配重?”張明不太明白。
“就是在車底加一些重物,增加車子的穩定性。”
“一般賽車才會這麼干,家用車沒必要。”
張明心裡開始犯嘀咕。
這車到底有什麼問題?
為什麼會比同款車重這麼多?
請了個年假,張明決定去4S店檢查一下。
大眾4S店就在市區,開車過去半個小時。
接待他的技師姓王,看起來很專業的樣子。
“您覺得車子有什麼問題?”王師傅問。
“感覺比同款車重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
“重?具體是什麼感覺?”
“就是開起來比較費勁,油耗也高一些。”
王師傅點點頭:“這樣吧,我們先做個全面檢查。”
他讓張明把車開到舉升機上。
檢查了底盤、發動機、變速箱、剎車系統。
折騰了兩個小時,什麼問題都沒發現。
“從技術角度看,您的車沒什麼問題。”王師傅說。
“各項參數都在正常範圍內。”
“那為什麼感覺這麼重?”張明還是不死心。
“可能是您剛買車,還不太適應這款車的特性。”
“帕薩特本來就比較厚重,這是它的特點。”
王師傅的解釋讓張明有些失望。
難道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要不過幾天再來,如果還有問題可以做更詳細的檢查。”王師傅建議。
張明只好同意,反正現在也查不出什麼問題。
開車回家的路上,張明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會不會是後備箱里有什麼東西?
雖然他買車時檢查過,但可能有遺漏。
回到家,他立刻打開後備箱仔細檢查。
後備箱很乾凈,除了備胎和工具包,什麼都沒有。
但張明還是覺得哪裡不對勁。
他敲了敲後備箱的側壁,聲音正常。
又敲了敲底板,聲音確實比較沉悶。
這種沉悶不像是正常的金屬聲音。
更像是下面還有什麼東西。
張明蹲下來,仔細觀察後備箱的底部。
後備箱底板看起來很平整,沒有明顯的異常。
但邊緣的地方好像有一些不太明顯的縫隙。
張明用手指摸了摸那些縫隙。
縫隙很細,如果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而且這些縫隙不像是生產時留下的。
更像是後來切割的痕迹。
這個發現讓張明的心跳加快了。
難道後備箱底下還有隱藏的空間?
他找來手電筒,趴在地上仔細觀察。
在手電筒的照射下,那些細微的縫隙更加明顯了。
而且縫隙的走向很規整,像是圍成了一個長方形。
張明試着用手指摳那些縫隙。
發現底板竟然有一點鬆動。
他找來一把小螺絲刀,小心翼翼地沿着縫隙撬動。
底板確實是可以掀起來的!
張明的手開始發抖。
這下面到底藏着什麼?
他深吸一口氣,慢慢掀開了底板的一角。
手電筒的光照進去,張明看到了一個大約十厘米深的夾層空間。
而這個空間里的東西,讓張明瞬間瞪大了眼睛,整個人都愣住了。
那竟然是一根根金條!
在手電筒的照射下,金條散發著誘人的光澤。
05
他數了數,大概有二十多根,每根看起來都有半斤重。
這下終於明白為什麼車子會超重四十多斤了。
張明獃獃地站在那裡,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這些金條顯然不屬於他,而且價值肯定不菲。
張明趕緊把底板蓋回去,假裝什麼都沒發生。
回到家裡,他坐在沙發上發獃。
這種情況他該怎麼處理?
報警?還是聯繫原車主?
又或者假裝不知道?
這些想法在他腦海里轉來轉去。
如果報警,程序會很複雜,而且不知道會扯出什麼事情。
如果假裝不知道,雖然可以佔為己有,但良心上過不去。
而且萬一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最好的辦法應該是聯繫原車主。
張明拿出李老闆給的名片,盯着上面的電話號碼。
猶豫了很久,他還是撥通了電話。
電話響了很久才被接起來。
“喂,哪位?”李老闆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疲憊。
“李老闆,我是張明,買您車的那個。”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鐘。
“哦,張明啊,車子開得怎麼樣?”李老闆的聲音明顯有些緊張。
“車子挺好的,就是有個問題想問您一下。”
“什麼問題?”
“您在賣車之前,有沒有在車裡放過什麼比較重的東西?”
電話里又是一陣沉默。
“沒有啊,為什麼這麼問?”李老闆的聲音更加不自然了。
“因為我感覺這車比同款車重不少,所以想問問。”
“可能是你的錯覺吧,我開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麼異常。”
“那就沒事了,可能真的是我想多了。”張明故意這麼說。
“是的,是的,肯定是錯覺。”李老闆連忙附和。
掛斷電話後,張明更加確定那些金條就是李老闆的。
但對方明顯不想承認,或者是不敢承認。
這裡面肯定有什麼隱情。
第二天,張明請了半天假,決定調查一下李老闆的背景。
通過營業執照查詢網站,他找到了金玉良緣珠寶行的詳細信息。
這是一家註冊資本五十萬的個體戶珠寶店。
法人代表確實是李建國,營業地址在華強北。
張明開車去了華強北,找到了那條商業街。
金玉良緣珠寶行位於街道中段,店面不大。
大概二十平米的樣子,裝修得還算精緻。
張明在對面的咖啡廳坐下,通過窗戶觀察那家店。
看起來生意確實不太好,一個上午只有三四個顧客進店。
而且都沒待多久就出來了,明顯沒買什麼東西。
李老闆一個人在店裡忙活着,看起來挺焦慮的樣子。
不時地拿起手機看看,或者接個電話。
從他的表情可以看出,這些電話大多不是好消息。
張明坐了一個多小時,基本確定了李老闆的狀況。
生意確實不好,而且好像還有其他麻煩。
看他接電話時的表情,應該是欠了不少錢。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要急着賣車了。
但是為什麼不把車裡的金條取出來呢?
這些金條的價值肯定比賣車的錢高得多。
除非是他忘記了,或者有什麼其他原因。
下午,張明又打了個電話給李老闆。
“李老闆,我想跟您見個面,聊聊車子的事情。”
“什麼事情?電話里不能說嗎?”李老闆的聲音很警惕。
“最好還是見面談比較好,您看什麼時候方便?”
李老闆沉默了一會兒:“那今天晚上八點,在華潤萬家門口的星巴克見面吧。”
“好的,不見不散。”
張明提前到了星巴克,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06
八點剛過,李老闆就出現了。
他看起來比賣車那天憔悴了不少,眼袋很重,鬍子也沒刮乾淨。
“張明,什麼事情這麼急着要見面?”李老闆坐下後直接問道。
張明深吸一口氣:“李老闆,我在後備箱發現了一些東西。”
李老闆的臉色瞬間變白了,手裡的咖啡杯差點掉下來。
“什麼...什麼東西?”他的聲音開始顫抖。
“一些金條。”張明直接說道。
李老闆低下頭,半天沒說話。
星巴克里播放着輕柔的音樂,但兩人之間的氣氛很緊張。
過了大概五分鐘,李老闆才抬起頭。
“你想怎麼樣?”他問道,聲音很小。
“我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張明說。
李老闆嘆了口氣:“那些確實是我的。”
“為什麼要藏在車裡?”
“因為...因為生意出了問題,有些事情不方便說。”
“能具體說說嗎?”
李老闆猶豫了一下,開始講述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原來,去年生意好的時候,他攢了一些黃金。
但是把這些金條放在家裡或者店裡都不安全。
銀行保險箱的費用又太高,而且存取不方便。
他想了個辦法,在車的後備箱底部做了個隱藏的夾層。
這樣既安全又隱蔽,隨時可以取用。
本來這個辦法挺好的,去年用了一整年都沒問題。
誰知道今年生意急轉直下,不僅沒賺到錢,還欠了一屁股債。
珠寶行業競爭激烈,電商的衝擊又很大。
他的小店根本無法與大品牌和網店競爭。
到了今年上半年,已經連續虧損了好幾個月。
房租、水電、員工工資,各種費用壓得他喘不過氣。
最要命的是,他為了進貨還借了高利貸。
這些債主催得很緊,威脅說再不還錢就要採取措施。
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想辦法籌錢。
首先想到的就是賣車,這是最容易變現的資產。
但是在焦頭爛額的時候,他竟然忘記了車裡還有金條。
直到車賣掉之後,晚上躺在床上才突然想起來。
那一瞬間,他幾乎要瘋了。
但是車已經過戶給張明,再要回來已經不可能了。
而且他也不敢直接說出真相,怕張明不相信或者報警。
“我本來以為再也找不回來了。”李老闆苦笑着說。
“沒想到你竟然發現了。”
張明聽完這個故事,對李老闆的遭遇有些同情。
做生意確實不容易,特別是小本經營。
“那現在怎麼辦?”張明問。
“你願意把那些金條還給我嗎?”李老闆小心翼翼地問。
“我知道這個要求很過分,但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
“那些金條是我最後的希望了,如果拿不回來,我就真的完了。”
張明看着李老闆誠懇的表情,心裡有些觸動。
“我可以還給你,但是我有個條件。”
李老闆緊張地看着他:“什麼條件?”
“按照常理,我發現並歸還失物,應該得到一些報酬。”
“你說得對,應該的,應該的。”李老闆連連點頭。
“你說多少合適?我雖然困難,但不能讓你白忙活。”
張明想了想:“我也不多要,就按車款的一半算吧,七萬塊。”
李老闆想了想:“這個要求很合理,我接受。”
“但是我需要時間籌集現金,能給我幾天時間嗎?”
“當然可以,不急這一兩天。”張明說。
“那我們約定,三天後交易。”
“到時候你把金條給我,我把現金給你。”
兩人商定了具體的交易細節,然後各自離開了星巴克。
回家的路上,張明心情複雜。
他即將得到一筆不小的收入,但他也為李老闆的處境感到擔憂。
07
三天後的下午,兩人在張明的小區門口碰面。
李老闆帶來了七萬塊現金,整整齊齊地裝在一個黑色的公文包里。
張明帶着李老闆到了停車場。
打開後備箱,掀開底板,那些金條依然靜靜地躺在那裡。
李老闆看到金條的那一刻,眼中閃過一絲激動。
“真的還在。”他喃喃自語,聲音有些哽咽。
張明幫着李老闆把金條一根根取出來。
總共二十三根,每根大約四百克,加起來差不多九公斤。
按照當時的金價,這些金條價值差不多四十萬。
難怪車子會重這麼多。
李老闆把金條裝進準備好的箱子里,然後把現金交給張明。
“張明,真的太感謝你了。”李老闆握着張明的手說。
“不用客氣,這原本就是你的東西。”
“如果沒有這些金條,我的生意就真的完了。”
“現在有了周轉資金,應該能渡過難關。”
李老闆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以後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好好報答你。”
張明擺擺手:“能幫到你就好,希望你的生意能好起來。”
李老闆開着他的金杯麵包車離開了。
張明看着他遠去的背影,心裡也挺高興的。
雖然少賺了很多錢,但做了一件對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意外獲得了七萬塊收入。
這錢來得雖然意外,但處理得光明正大。
車子去掉了那些金條,開起來輕鬆了很多。
油耗明顯降下來了,後備箱空間也恢復正常了。
最重要的是,張明的心情變得輕鬆愉快。
第二天上班,同事們都注意到張明的車開起來不一樣了。
“你的車是不是修過什麼?感覺輕快了不少。”小劉說。
“沒修啊,可能是磨合期過了吧。”張明笑着回答。
“確實,新車都有個磨合期。”
中午的時候,老王問他最近怎麼心情這麼好。
“沒什麼,就是覺得這車買得值。”張明說。
“看來你是越來越滿意這車了。”
“是啊,性價比挺高的。”
張明沒有把金條的事告訴任何人,包括老王。
不是不信任他們,而是覺得這種事說出來反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晚上下班回家,張明專門繞道去了趟華強北。
遠遠地看到金玉良緣珠寶行燈火通明,好像在進貨。
門口停着一輛貨車,幾個工人在搬運貨物。
看來李老闆確實用那些金條解決了資金問題。
這讓張明更加確信自己做對了。
如果他當時選擇佔為己有,雖然能得到更多錢,但良心上肯定過不去。
而且說不定還會惹來麻煩。
現在這樣皆大歡喜,是最好的結果。
回到家,小李問他這幾天為什麼心情這麼好。
“有什麼好事嗎?”
“算是吧,買車這件事有了個圓滿的結局。”張明說。
“什麼意思?”
“沒什麼,就是覺得這車買得很值。”
張明沒有把金條的事告訴小李。
倒不是不信任她,而是覺得沒必要。
這件事已經圓滿解決了,沒必要再節外生枝。
周末的時候,張明開車帶小李去郊外兜風。
車子開起來輕鬆多了,小李也感覺到了變化。
“你這車是不是調教過?感覺比之前好開多了。”
“可能是我技術進步了吧。”張明開玩笑說。
“是嗎?我怎麼覺得是車子變輕了。”
張明笑而不語。
確實是變輕了,整整四十多斤呢。
不過這個秘密他會永遠保留下去。
一個月後,張明路過華強北,發現金玉良緣珠寶行的生意確實好了很多。
門口停着幾輛豪車,店裡顧客絡繹不絕。
看來李老闆的生意已經重新步入正軌了。
這讓張明更加確信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金錢固然重要,但有些東西比金錢更重要。
比如內心的安寧,比如做人的原則。
如果當初他選擇了貪心,可能會得到更多的錢,但肯定不會有現在這種踏實的感覺。
有時候,捨得之間,反而能獲得更多。
又過了幾個月,張明的工作項目順利完成。
老闆很滿意,年底獎金給了五萬塊。
加上那七萬塊意外收入,張明的存款一下子增加了不少。
他開始考慮換個大一點的房子,或者給父母買點什麼。
這輛帕薩特也越開越順手,各方面性能都很穩定。
同事們都說他買到了一輛好車,性價比很高。
張明每次聽到這樣的誇獎,心裡都挺得意的。
畢竟,這不只是一輛普通的二手車。
它承載着一個特殊的故事,一個關於意外收穫的故事。
春節的時候,張明開車回老家過年。
一路上高速開得很穩,沒有任何問題。
父母看到兒子開車回來,特別高興。
“兒子有出息了,都買車了。”
“這車看起來挺不錯的,花了不少錢吧?”
張明笑着說:“還好,撿了個便宜。”
這話說得一點都不假。
十四萬買的車,最後實際只花了七萬。
這樣的便宜,一輩子能碰到幾次?
而且整個過程處理得光明正大,問心無愧。
有時候生活就是這樣,意外的驚喜總是不期而至。
關鍵是要有一顆正直的心,才能把驚喜變成真正的收穫。
張明開着他的帕薩特,在夕陽西下的鄉村公路上行駛。
這輛車不僅僅是代步工具,更是他人生中一段珍貴經歷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