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斌:破局與啟航——汽車產業鏈出海的路徑探索與投資抉擇 | 鈦資本智能汽車組

2025年05月13日20:30:17 汽車 9427

文 | 鈦資本研究院

張永斌:破局與啟航——汽車產業鏈出海的路徑探索與投資抉擇 | 鈦資本智能汽車組 - 天天要聞

張永斌:破局與啟航——汽車產業鏈出海的路徑探索與投資抉擇 | 鈦資本智能汽車組 - 天天要聞

中國汽車產業正在破局,重新啟航。

出海是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涉及的投資不僅包括資本市場的投資,也包括企業在海外建立工廠等。出海形式有多種可能,包括整車出口、零部件出口、技術合作、技術諮詢、會展服務、落地服務、貼牌代工、海外投資和海外併購等。

汽車產業鏈出海有哪些路徑?如何投資抉擇?最近,我們邀請carin elite創始人兼總經理張永斌進行分享,他是大工汽車人俱樂部秘書長兼主理人,曾就職於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光大資本、中車投資基金。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投資和市場工作。大工汽車人俱樂部自2014年成立以來,匯聚了數千名在汽車領域卓有成就的專家。俱樂部通過組織數十場行業沙龍活動搭建了電池、域控、輕量化、半導體及股權投資的行業社群組織平台。主持人是鈦資本董事總經理吳凱,他長期關注智慧汽車,前沿科技,專精特新領域。以下為分享內容: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我觀察到汽車行業正朝着多樣化發展,迎合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例如,廣汽推出了一款迎合女性消費者的毛茸茸車型,而寶馬則推出了新設計的車型。同時,車展上也展示了未來科技,如廣汽的概念飛行汽車和寧德時代的飛行汽車,以及上汽榮威長安推出的人形機器人。

首先,我們來看寧德時代,這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龍頭企業,其產品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寧德時代推出了新的鈉離子電池,以應對即將到來的電池新規,期待這些新規能落實並讓更多消費者受益。

從數據來看,2024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實現3145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40%,出口量達到5400萬輛。2025年,中國汽車出口量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同時比亞迪深圳號滾裝船的出港,這標誌着中國汽車製造商開始自行造船以支持海外出口,預示着中國汽車將源源不斷地輸出到海外市場。

投資與創業的選擇

回顧近十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特別是自2015年以來,隨着造車新勢力的加入,電池企業的發展,以及行業洗牌,特斯拉的進入加速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整合。這些年的投資一直圍繞着電動化、三電類、電池材料類、功率半導體類以及自動駕駛等領域。

許多項目已經走向成熟,如電機和電池商務材料,而汽車座艙和周邊產品,如cms後視鏡,仍有一定的發展機遇。汽車芯片,尤其是計算芯片和算力芯片,還處於洗牌或提升階段。他提到,目前大部分可投資的方向已經暴露,未來更多的是成長和洗牌階段。

在投資併購案例方面,回顧2017年至2021年間交易額在一億美元以上的案例,如下:

張永斌:破局與啟航——汽車產業鏈出海的路徑探索與投資抉擇 | 鈦資本智能汽車組 - 天天要聞張永斌:破局與啟航——汽車產業鏈出海的路徑探索與投資抉擇 | 鈦資本智能汽車組 - 天天要聞張永斌:破局與啟航——汽車產業鏈出海的路徑探索與投資抉擇 | 鈦資本智能汽車組 - 天天要聞

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通過併購實現了技術崛起,從向外求轉向向內求。未來中國企業通過收購海外標的來成長的可能性越來越低,更多可能是產能和技術上合作。

國內整車與零部件供應商企業面臨的形勢,指出汽車產能嚴重過剩,未來五年可能是一個整合和洗牌的淘汰期。車廠需要更加重視客戶體驗,提升渠道多樣性。中國品牌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60%,尤其是華為、理想等推出的高端車型,正在衝擊高端市場。

燃油車面臨淘汰,特別是今年電子架構發生了較大變化,中美脫鉤風險加大,供應商的估值水平越來越承壓。隨着經濟的變化和汽車產業回歸製造業水平,估值和市值也在回歸理性。

總的來說,隨着中國汽車產業的成熟和技術的崛起,未來的投資和創業機會將更多地集中在技術創新、產能合作和市場整合上。同時,他也提醒投資者和創業者關注市場變化,理性評估估值,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行業環境。

當前汽車行業的創業環境時指出,與過去相比,現在的創業門檻顯著提高,成本和難度都大大增加。他提到,創業初期可能只需要較低的成本和簡單的技術,但現在則需要面對高昂的人員、設備、財務和土地成本,以及更高的技術門檻。過去依靠簡單工具和工藝就能製造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現代汽車製造需要高度複雜的技術和嚴格的資質認證。

再看現代汽車行業中供應商面臨的壓力,包括低利潤、長賬期、高摩擦費用以及不斷降低的價格要求。大型主機廠傾向於通過大規模採購來壓低成本,使得零部件供應商的利潤空間非常有限。此外,供應商還需要應對長賬期和各種不易公開的商業費用,以及不斷要求降低成本的年度降價壓力。

供應鏈管理的複雜性也是創業的一大挑戰。主機廠對供應鏈的穩定性和質量要求極高,任何供應鏈中斷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供應商需要具備量產經驗,以證明其產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同時,供應商還需要提供不間斷的服務,以滿足主機廠24小時隨時可能提出的需求。

當前汽車行業的創業環境非常艱難,不僅需要面對高成本和技術挑戰,還要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行業要求。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創業過程中的重重障礙,使得創業者必須具備強大的實力和適應能力才能在行業中立足。

出海,投資東南亞的挑戰與機遇

來看中國車企在東南亞和日韓國家的海外布局和投資情況。

中國車企在東亞地區的投資尤為集中,許多品牌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國都有業務。這些地區的選擇基於幾個因素:它們位於同一時區,便於管理,且相對穩定,不易受到政治風險的影響。

隨着整車製造商的海外擴張,零部件供應商也隨之進入這些市場。這是因為中國零部件企業在海外的收購和生產基地,以及跟隨國內主機廠如上汽、吉利等的海外擴張。

亞太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已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海外布局的重點。比亞迪在亞太地區的多個工廠已經投產,而長安在泰國的產能利用率不足。上汽在泰國和印尼進行了重投入,哪吒汽車可能面臨挑戰,因為他們收購了泰國的工廠。吉利通過收購馬來西亞的寶騰進行了控股合作,並在越南建立了kd工廠。

中國車企在東南亞建廠的原因,包括利用日本在該地區建立的供應鏈基礎,以及泰國作為東盟中心的地理位置優勢。泰國的汽車產銷量在東南亞國家中最大,年產銷量達到500萬輛,其中泰國佔100萬輛,產量為200萬輛,有100萬輛用於出口。

中國車企在東南亞的投資是為了深耕當地市場,同時也希望將泰國作為轉口貿易的重心。這些投資不僅有助於車企在當地市場的拓展,也為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關於中國車企在泰國和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海外擴張,儘管泰國擁有40家中國政策企業,但市場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美好。2024年泰國汽車銷量排行榜顯示,豐田和其他日資企業仍然佔據主導地位,而中國品牌如比亞迪和上汽雖然在榜,但銷量相對較低。東南亞經濟與中國經濟緊密相關,中國經濟的放緩也會影響東南亞,尤其是像泰國這樣的旅遊和貿易型國家。

儘管東南亞市場對中國車企來說充滿潛力,但實際運營中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合規壓力、成本壓力以及與本土和外資品牌的競爭。中國車企在東南亞的廣告投放和基礎設施建設,如充電樁的密集布局,顯示出中國車企在當地市場的投入和決心。

出海的路徑探索與抉擇

什麼是出海?

出海形式有多種可能,包括整車出口、零部件出口、技術合作、技術諮詢、會展服務、落地服務、貼牌代工、海外投資和海外併購等。整車出海面臨的挑戰包括關稅、運輸工具以及配件和後服務市場的問題。對於零部件出海,需要企業解決是否在當地建廠的問題,考慮到東南亞市場規模較小,零部件企業可能缺乏在當地投資的動力。

此外,還有技術合作和專利授權與轉讓的問題,中國企業為國外車企提供白盒開發服務,這涉及到知識產權保護和商業機密的挑戰。儘管東南亞的人工成本可能較低,但宗教信仰、工作效率、目標理解差異以及消費習慣等因素都可能影響企業在當地的運營效率。

中國企業海外擴張的策略時,強調了技術合作、渠道調研和本土化的重要性。許多中國材料企業在日本建立了研發中心,與日本企業保持密切的技術合作關係,這種合作不僅涉及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還包括勞務派遣等多種形式。技術諮詢實際上是一種銷售服務,而會議會展和落地服務則是汽車行業中較為盈利的業務領域。

會議會展公司通過組織中國企業參加海外展覽或企業參訪調研,收取展覽費用,這一業務模式近年來發展迅速。落地服務則涉及幫助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工廠考察、土地考察、法律服務、營業執照辦理以及融資等,其中山海圖公司在東南亞國家提供的服務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技術轉讓、品牌授權等,這些方式特別適合中國零部件企業走出去。如果中國企業沒有一定的銷量,在當地建廠可能會虧損,因此技術授權或利用外資企業的產能進行代工是更可行的方式。

在海外投資方面,投資不應僅僅為了上市,而應視為一種工具。他舉例說,印尼換首都等基礎設施投資項目中存在大量商機。海外併購也是企業出海的一種方式,可以通過收購國外業務、銷售渠道、團隊、品牌等來實現。

出海是一個長期任務,不是短期就能盈利的。出海投資需要耐心,可能需要3到5年,甚至5到10年才能看到回報。中國人過去十年急功近利的心態在海外可能會遇到很多陷阱,因為當地人,尤其是華人,非常了解中國人想要快速賺錢的心理,因此可能會有很多坑等着他們。

最後,本土化很重要,中國企業在海外需要從文化、人才和產業鏈等方面進行本土化,這需要時間。中國企業在國外需要改變給人的狡猾和唯利是圖的印象,展現出坦誠和真誠的態度,以贏得當地市場的信任。

張永斌:破局與啟航——汽車產業鏈出海的路徑探索與投資抉擇 | 鈦資本智能汽車組 - 天天要聞

q:日本在東南亞市場積累了很長時間了。中國打進去,現在看來效果不錯,中國車和日本車去比,有什麼優勢?

a:東南亞國家直接從pc端過渡到移動端,互聯網服務如打車應用和遊戲等非常完善。這種信息化的環境使得當地年輕人對智能化和網聯化的產品有較高的接受度,這為中國電動汽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東南亞國家大多是消費型國家,許多人願意透支消費,購買超前的產品,這為中國電動汽車創造了市場機會。此外,當地有一部分市場對信用要求不高,這使得中國企業的產品在貸款購買時具有優勢,而購買日系車則需要較高的信用要求。

儘管市場潛力巨大,但中國汽車在當地的市場佔有率仍然較低。例如,在泰國,中國汽車的市場份額僅為5%到10%,而在印尼,奇瑞汽車的年銷量僅為4000輛,上汽的銷量約為23萬輛。中國汽車在當地服務市場的不足,包括4s店、售後服務、配件服務和金融服務等方面都存在問題,可能會影響中國電動汽車在當地市場的競爭力和消費者滿意度。

中國電動汽車在東南亞市場具有智能化和網聯化的優勢,以及消費型市場和較低信用要求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市場佔有率低和服務市場不足的挑戰。中國企業在進入這些市場時,需要加強服務網絡建設,提高服務質量,以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從而提升中國電動汽車在東南亞市場的競爭力。

q:在中國生產再後出口,和在當地建廠生產,那種方式比較合適?

a:中國汽車企業在海外擴張的三種主要模式及其各自的優勢和劣勢。

第一種模式是整車出口,即將在中國生產的汽車直接出口到海外市場,如比亞迪所做的。這種方式的優勢在於可以利用中國較低的生產成本和高效率,保持產品的一致性。然而,缺點包括面臨目標國家的關稅問題,以及售後服務的挑戰,因為車輛需要從遙遠的中國運往海外。

第二種模式是在海外當地建立完整的生產線,即四大工藝(衝壓、焊接、塗裝、總裝),實現完全的本地化生產。這種模式顯示了企業對當地市場的長期承諾和決心,有助於佔領當地市場,成為轉口貿易的集中點,並為售後服務提供基礎。但這種方式需要巨大的投資,風險較高,類似於“破釜沉舟”。

第三種模式是在當地僅進行組裝,即前三大工藝在中國完成,最後在海外進行總裝。這種折中的方式適合那些對當地市場持觀望態度但又不想完全放棄的企業。這種方式的投資相對較小,風險較低,但生產效率和對當地市場的控制力不如完全本地化生產。

每種模式都有其優勢和劣勢,企業在選擇出海路徑時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和市場環境做出權衡。整車出口模式適合成本敏感型企業,本地建廠模式適合決心深耕當地市場的企業,而組裝模式則適合對市場持謹慎態度的企業。無論選擇哪種模式,企業都需要考慮如何平衡成本、效率、風險和市場控制等因素。

q:出海有哪些路徑?

a:由於國內市場競爭激烈,許多企業寄希望于海外市場以獲取更高的利潤。有幾種不同的出海策略:

首先是跟隨國內主機廠,零部件企業可以通過成為國內主機廠如上汽的供應商,利用主機廠的國際網絡進行海外銷售。這種方式的優勢在於可以利用主機廠的採購和物流系統,降低自身的海外運營風險。

其次是在當地建立組裝廠或工廠:零部件企業可以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組裝廠或工廠,這樣可以更好地控制生產成本,並在當地市場建立服務辦公室,提高服務質量和響應速度。

或者直接銷售給當地企業:零部件企業可以嘗試直接向當地的汽車製造商如福特、豐田等供應產品。這種方式可能帶來更高的利潤,但也需要面對與當地企業的競爭。

還可以利用日資企業的渠道:考慮到日資企業在東南亞市場的影響力,中國零部件企業可以考慮向這些企業提供零部件,或者收購日資企業在東南亞的工廠,利用其現有的產能和銷售渠道。

儘管每種出海路徑都有優勢,但也伴隨着相應的風險。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環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出海策略。

q:目前來說,還有一些什麼領域,我們可以通過收購海外的能力來補充中國的短板?

a:儘管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等高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但在某些關鍵材料和軟件方面仍然存在明顯的差距。中國在材料領域的更新迭代速度雖然很快,歷史基礎薄弱,且儘管國內競爭激烈,產品迭代迅速,但在一些高端產品上與外資企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具體來說,在新能源汽車的預控系統中使用的有機硅密封膠和導入膠等高端材料,以及自動駕駛相關的座艙材料,大多由外資公司主導。此外,塗料市場也幾乎完全由外資企業控制。在高端塗層、發動機和電機等關鍵部件中使用的許多材料同樣依賴外資。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海外工程軟件。在軟件領域,中國同樣存在對外依賴的情況。

在測試環節使用的傳感器,如位移、壓力、噪聲和聲學傳感器等方面,中國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建議關注這些領域,因為它們是中國未來需要重點發展和提升的關鍵技術領域。

儘管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等高科技產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材料科學、工程軟件和傳感器技術等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為了減少對外依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中國需要在這些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創新,以實現更全面的產業升級和國際競爭力提升。

張永斌:破局與啟航——汽車產業鏈出海的路徑探索與投資抉擇 | 鈦資本智能汽車組 - 天天要聞

關於出海,可以關注整車出口、零部件出口、技術合作、技術諮詢、會展、落地服務、貼牌代工、海外投資和海外併購等多種可能的形式。每種路徑都有其優勢和劣勢,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和市場環境做出選擇。出海後的本土化也很重要,中國企業在海外需要從文化、人才和產業鏈等方面進行本土化,這需要時間。中國企業在國外需要展現出坦誠和真誠的態度,以贏得當地市場的信任。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安全你可以永遠相信奇瑞,“守護者”智慧安全系統亮相 - 天天要聞

安全你可以永遠相信奇瑞,“守護者”智慧安全系統亮相

隨着當前進入電動化、智能化時代,面對千差萬別的海外環境、多元化的用戶需求,安全必須與時俱進,奇瑞的目標,是要讓“五星安全”遍布全球,讓奇瑞成為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時代汽車安全的代名詞。時代在變,安全始終是技術發展的基座,是不容逾越的價值底線。奇瑞“守護者”智慧安全系統,要做全域安全生態的領導者,將...
奇瑞被低估的SUV!2.0T+四驅+8AT,降到14萬多,不比途觀L厚道? - 天天要聞

奇瑞被低估的SUV!2.0T+四驅+8AT,降到14萬多,不比途觀L厚道?

近幾年,奇瑞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態勢較為積極,與比亞迪、吉利、長安這些企業相較而言,雖然在市場份額及技術積澱上存有差異,但奇瑞由傳統燃油車朝着新能源汽車轉變的步伐較快。值得一提的是,風雲系列車型憑藉自身較好的性價比和較強的綜合實力得到了不少
全新智己L6震撼上市,權益價20.49萬~26.49萬 - 天天要聞

全新智己L6震撼上市,權益價20.49萬~26.49萬

5月13日,備受矚目的“瞬感天幕智能轎車”全新智己L6正式上市,限時權益價20.49萬~26.49萬,攜“高定顏值”與“跨代際科技”雙料王炸,為都市精緻人群帶來顛覆性智能出行新體驗。全新智己L6搭載全新一代中央大腦區域集成電子電氣架構3.
4月大型SUV銷量:騰勢N9直追問界M9,領克900還得加油 - 天天要聞

4月大型SUV銷量:騰勢N9直追問界M9,領克900還得加油

在2024年之前國內大型SUV市場,其實還算是比較平靜的。在銷量上表現不錯的只有兩款車,分別是理想L9和問界M9,其他車型幾乎就沒有什麼存在感了。不過,在進入到2025年之後隨着騰勢N9和領克900的入局,使得原本還比較平靜的大型SUV市場
風雲A9L:以安全為基,重塑中國豪華轎車新標杆 - 天天要聞

風雲A9L:以安全為基,重塑中國豪華轎車新標杆

5月13日,奇瑞汽車在蕪湖碰撞安全試驗室舉辦“安全之夜”活動,正式發布基於E0X平台打造的首款C級旗艦轎車——風雲A9L。這款新車以“532”越級尺寸和百萬級豪華標準重新定義中國高端新能源轎車,更憑藉超越行業的安全技術,向全球市場展示了中國
Manus免費開放註冊:下一個AI爆發時刻來襲? - 天天要聞

Manus免費開放註冊:下一個AI爆發時刻來襲?

今天,曾炒至10萬的Manus免費開放註冊了。符合這兩年AI資訊一貫“階段性沉默、點狀式爆發”的傳播特點,僅是一則50餘個字的資訊,相關話題熱度便不斷飆升。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這個被稱為“創造了AI Agent 的DeepSeek時刻”的產品,曾在一夜爆火後,因為邀請碼一度炒到5位數,陷入了是靠着營銷號帶節奏的“飢餓營銷”的爭...
魏牌全新高山正式上市,開啟MPV家庭新時代 - 天天要聞

魏牌全新高山正式上市,開啟MPV家庭新時代

5月13日,以“開啟MPV家庭新時代”為主題的魏牌全新高山上市發布會在保定圓滿舉行。此次發布會正式推出全新高山8/9兩款車型,通過打造“有品位的家、舒適的家、安全的家、智能的家、健康的家”五大價值場....
北京冰雹後車險理賠諮詢火爆,車險公司:車被砸後別磨嘰,先報備 - 天天要聞

北京冰雹後車險理賠諮詢火爆,車險公司:車被砸後別磨嘰,先報備

新京報訊(記者田傑雄 吳為)5月13日晚,北京局地出現強對流天氣,一場冰雹夜裡“突襲”,多地冰雹直徑超過4厘米。雨夜中,不少車主都為被“鴿子蛋”砸得咚咚直響的車輛揪心。在冰雹中被砸壞的車輛,可否通過汽車保險獲得維修理賠?具體流程如何,又有何注意事項?新京報記者致電多家車險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無論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