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剎車系統,為什麼常見“前碟後鼓”,卻很少見到前鼓後碟?

2025年04月06日17:23:03 汽車 1545

文/電動車的這點事,於頭條率先發布,嚴禁搬運亦或藉助 AI 再度創作,如有侵權,必究其責

電動車的性能越來越強,電動車的剎車系統成為電動車安全的重要保障,在購買電動車的時候,我們發現電動車的剎車系統,最常見的有前碟後鼓,卻很少見到前鼓後碟,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看看行內人是怎麼說的。

電動車剎車系統,為什麼常見“前碟後鼓”,卻很少見到前鼓後碟? - 天天要聞

碟剎比鼓剎性能更強

目前兩輪電動車使用的剎車系統,主要有碟剎與鼓剎兩種方式,其中碟剎的制動性能要比鼓剎更優秀,所以高端電動車配置的是前後碟剎制動。

但是碟剎系統成本比較高,所以導致電動車的售價比較貴,但是使用鼓剎卻又無法縮短剎車距離,所以廠家採取了一種折衷的方式,那就是碟剎與鼓剎配合,也就是前後輪分別使用碟剎與鼓剎。

為什麼常見“前碟後鼓”,卻很少見到前鼓後碟?

前碟後鼓的剎車制動更好

在騎行電動車的時候,高速行駛時如果出現緊急制動,由於慣性的原因,這時前輪的制動力要比後輪大得多,所以需要前輪制動性能更好,把碟剎放到了前輪,而鼓剎放到了後輪。

電動車剎車系統,為什麼常見“前碟後鼓”,卻很少見到前鼓後碟? - 天天要聞

另外電動車大部分配置輪轂電機,高速旋轉而且緊急制動的時候容易產生陀螺效應,碟剎的線性制動力能夠抵消該效應,而鼓剎的非線性剎車,更容易導致後輪抖動。

前輪碟剎的散熱效果更好

在緊急剎車的時候,無論是碟剎還是鼓剎,都會產生大量的熱,熱量增加會降低剎車效率,碟剎的散熱效果更好,同時加上前輪的制動力更強,所以把碟剎放到了前輪,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降低剎車距離,關鍵是散熱好,能夠保障剎車的安全。

後輪鼓剎更有利於能量回收

為了增加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很多電動車都配置了能量回收系統,這樣可以把制動時產生的能量,轉化成電能保存到電池當中,可以增加續航。

在使用能量回收系統時,主要用於後輪電機,前輪採用碟剎,可以實現機械制動冗餘,即使能量回收系統失效,也可以有基礎的制動力。

電動車剎車系統,為什麼常見“前碟後鼓”,卻很少見到前鼓後碟? - 天天要聞

如果使用前鼓後碟,不僅能量回收效果不好,而且還可能會降低制動效果。

前碟後鼓的剎車成本更低

在設計電動車剎車時還需要考慮生產成本,使用前碟後鼓的剎車系統成本更低,可以有效的降低電動車的價格。

因為後輪配置輪轂電機,85%的空間都被電擊佔據,安裝鼓剎正好能夠匹配,同樣前輪擁有120mm的自由空間,可以容納直徑160~180mm的碟剎總成。

電動車剎車系統,為什麼常見“前碟後鼓”,卻很少見到前鼓後碟? - 天天要聞

如果要把後輪安裝成碟剎,這就需要重新設計電機的結構,這就會增加電動車的成本,所以一般採用前碟後鼓的剎車系統。

前碟後鼓更能提高車輛的溢價

在車主的眼裡,碟剎系統要比鼓剎性能更強,前輪配置了18cm的銀色碟剎盤,可以讓購買者一眼看到認為非常安全,這樣可以在心理上更能促成購買。

如果把碟剎放到後輪,由於空間的原因,碟剎盤比較小,而且後輪的零部件比較多,視覺衝擊力更小一些,所以不如前碟後鼓的車輛更有"安全暗示"。

電動車剎車系統,為什麼常見“前碟後鼓”,卻很少見到前鼓後碟? - 天天要聞

總結

碟剎的效果是最好的,但是碟剎自動的成本比較高,所以生產廠家往往採用碟剎與鼓剎的混合制動,這樣能夠降低價格,同時能夠保障剎車的性能,不過最常見的是前碟後鼓的剎車,很少見到前鼓後碟的剎車,主要由以上5種原因造成的。

那麼,您認為電動車採用哪種剎車方式更好?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品牌光環失效還是價格戰失利?這三款新能源車為何難破局? - 天天要聞

品牌光環失效還是價格戰失利?這三款新能源車為何難破局?

隨着全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球範圍內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據乘聯會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攀升至41.2%,相當於每銷售10輛新車中就有4輛為新能源車型。雖然目前新能源車型在汽車市場里的銷售勢頭非常火爆,但也並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車型都能夠熱銷。就比如傳...
外媒:受關稅影響 豐田2025財年或面臨8000 億日元損失 - 天天要聞

外媒:受關稅影響 豐田2025財年或面臨8000 億日元損失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5月8日消息,混合動力汽車的強勁需求預計將支撐豐田的穩定利潤。據路透社報道,這家全球汽車製造商將於周四公布年度收益,但投資者仍將高度警惕任何可能受到美國關稅影響的跡象。
2025款阿維塔12正式上市 - 天天要聞

2025款阿維塔12正式上市

當汽車市場正經歷智能化轉型的關鍵節點,阿維塔12的年度改款來得並不令人意外。5月7日推出的2025款車型,用配置調整回應了市場對高端電動轎車的實際需求。從產品策略來看,這款車顯然在嘗試尋找科技配置與實用價值的平衡點。價格體系的變化值得玩味。
向新勢力發起挑戰 試駕2025款東風奕派eπ007 - 天天要聞

向新勢力發起挑戰 試駕2025款東風奕派eπ007

在新能源車市場中,例如“蔚小理”等一眾新勢力品牌憑藉十足的產品力,佔據了大多數的市場份額。作為國內傳統老牌車企——東風,它們不僅有深厚的造車底蘊和品牌沉澱,更是在創新方面與時俱進,而eπ007便是最有競爭力的車型之一。
疑似2026款“豐田凱美瑞”曝光,外觀變化巨大,可選2.0T引擎! - 天天要聞

疑似2026款“豐田凱美瑞”曝光,外觀變化巨大,可選2.0T引擎!

常年來,豐田凱美瑞一直壟斷B級車的市場,如果說它是國內市場B級車的天花板也一點也不為過,這就是硬實力的體現!當然,放眼現在,凱美瑞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各大國產造車新勢力齊上陣,搶佔了大部分凱美瑞的市場,並且德系雙雄的回歸也給了凱美瑞重磅一擊!而針對目前的這種狀況,豐田自然不會坐以待斃,這也就給圖中的...
燃情收官!2025河北汽車文化節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燃情收官!2025河北汽車文化節圓滿落幕

2025年5月5日下午,為期五天的2025河北(第十三屆)汽車文化節、中國(石家莊)國際新能源、智能汽車博覽會(以下簡稱:2025河北汽車文化節)在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正定)圓滿落幕。
“智駕”正名讓自動駕駛走向正軌 - 天天要聞

“智駕”正名讓自動駕駛走向正軌

"智駕"正名讓自動駕駛走向正軌。"智駕"不再神秘,車企調整宣傳策略,自動駕駛邁向安全新階段。隨着新能源車自動駕駛系統的不斷升級,"智駕"這一模糊概念逐漸被質疑。5月6日,小米、理想、蔚來、小鵬等多家車企將自家智能駕駛系統名稱更改為"輔助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