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最大載重量解讀:375公斤是門檻還是偷工減料?

2025年03月15日18:00:32 汽車 8005

當消費者在比亞迪秦l的銘牌上看到"最大載重量375公斤"時,往往會產生直觀質疑:這個數字究竟是怎麼來的,感覺遠遠不夠用啊?不過可能也有人表示,只要符合國家標準,能上路跑就沒問題,管他那麼多幹什麼?那麼真相究竟如何呢?

新能源汽車最大載重量解讀:375公斤是門檻還是偷工減料? - 天天要聞

燃油車標準是否適用於新能源汽車

該標準源自於gb/t 5910-1998《汽車質量分布》標準。每位乘員質量按68公斤計算,加上隨身行李7公斤,五座車型的理論載重門檻正好是375公斤。但問題是這個數字誕生於燃油車時代,但是否適用於新能源汽車,存在一定的爭議。而且在當下用車環境下,車輛承擔的作用已經不局限於載人,類似像中短途郊遊等用車場景越來越普遍,這同樣對車輛載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能源汽車最大載重量解讀:375公斤是門檻還是偷工減料? - 天天要聞

在工信部車輛公告參數中,"最大設計總質量"減去"整備質量"的差值即法定載重能力。以比亞迪漢ev為例,該車整備質量2100公斤與總質量2475公斤的差值恰好對應的是375公斤。這種設計策略本質是在滿足國標最低要求的同時,車企通過控制標稱載重來優化性能測試數據。車企這麼做的原因也非常清晰,背後是對續航里程,安全碰撞及剎車距離等測試成績,以及製造成本的考量。

新能源汽車最大載重量解讀:375公斤是門檻還是偷工減料? - 天天要聞

真實載重對新能源汽車影響很大

舉個例子,某款標稱載重375公斤的電動車實際裝載500公斤時,制動距離可能從39米延長至44米,這多出的5米,在緊急情況下就是生死分界。在車身結構上,增重後懸掛系統更會承受超出設計值33%的負載,導致彈簧模量衰減、減震器漏油等慢性損傷,大幅縮短底盤壽命。

新能源汽車最大載重量解讀:375公斤是門檻還是偷工減料? - 天天要聞

從設計角度來講,提高載重意味着直面三大代價。數據顯示,每增加100公斤載重能力,整車就需要強化15%的車架剛性,這直接轉化為每輛車200-500元的成本上浮,如果一年10萬台銷量,那麼車企就能多賺2000萬;而在安全方面,碰撞測試時增加的配重會讓25%偏置碰撞得分下降半個等級;更致命的,增重後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可能因此縮水5%-8%,這對客戶體驗有不小的影響。在補貼退坡、價格戰白熱化的市場環境中,新能源汽車在設計載重能力時非常慎重。

新能源汽車最大載重量解讀:375公斤是門檻還是偷工減料? - 天天要聞

另一方面,電池布局帶來的結構性挑戰尤為突出。電動車的電池艙猶如平鋪在底盤上的金屬甲板,既要承受自身重量,又要為乘員艙提供支撐。當載重增加時,懸掛系統的壓縮量會顯著改變電池組與地面的距離,這種動態變化直接影響電池安全防護效能。某車企碰撞實驗室數據顯示,載重每增加100公斤,電池箱體在40km/h追尾碰撞中的形變量就增大12%。這同樣考驗着新能源汽車設計師的想象力。

新能源汽車最大載重量解讀:375公斤是門檻還是偷工減料? - 天天要聞

燃油車對載重能力並不敏感

對燃油車來說,減重似乎會更容易。本質上還是動力系統對質量分配的差異導致的。大眾ea888發動機的145公斤重量,在電動時代被500公斤的電池組徹底顛覆。這種結構差異帶來了對整車載重設計的重要影響,燃油車可以通過輕量化活塞、空心軸等技術騰出載重空間,而電動車卻要承受電池質量占整備質量30%的先天劣勢。換句話說,燃油車更靈活的減重方式導致了其對載重能力並不敏感,而新能源車正好反了過來。

新能源汽車最大載重量解讀:375公斤是門檻還是偷工減料? - 天天要聞

某機構測試顯示,當model 3後軸載重達到極限時,操控穩定性評分驟降40%,而燃油版寶馬3系在同等工況下僅下降25%。背後原因,同樣歸咎於新能源車和燃油車的結構差異。

所以有不少人表示,在新能源汽車時代,車企更應突破"夠用就好"的思維定式,在保證續航的前提下,通過一體化壓鑄、複合材料懸掛等新技術提升載重冗餘度。畢竟,當消費者全家出遊時,車輛的真正載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新能源汽車最大載重量解讀:375公斤是門檻還是偷工減料? - 天天要聞

總結

事實上,載重能力既是衡量車企工程實力的試金石,更是關乎用戶安全的生命線。作為新能源車企,更應該考慮在技術上優化以增加整車的載重能力,而不是去硬摳底線標準,把問題丟給消費者。所以,當某新勢力車企將"載重係數"(載重能力/整備質量)納入新車研發kpi時,我們看到了行業覺醒的希望。或許不久的將來,"375公斤"這個帶有時代烙印的數字,終將成為一項歷史。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國人鍾情大車!這四款國產豪華大空間 MPV 該咋挑? - 天天要聞

國人鍾情大車!這四款國產豪華大空間 MPV 該咋挑?

近年來,家庭出行與商務需求不斷升級,中國消費者對“大車”的喜愛愈發顯著,高端MPV市場憑藉寬敞空間、豪華配置以及宜商宜家的特性,成為眾多消費者的購車首選。這一趨勢不僅推動了全球高端MPV細分市場的增長,也讓國產高端MPV迎來了發展機遇。
跨次元狂歡×自然療愈,來青浦解鎖都市人的“躺平”與“撒歡”新姿勢 - 天天要聞

跨次元狂歡×自然療愈,來青浦解鎖都市人的“躺平”與“撒歡”新姿勢

今年“五一”,不出上海去哪兒玩?室內“躺平”or戶外“撒歡”?位於上海西南的太陽島帶來都市度假全新體驗有聯名小馬寶莉與變形金剛的主題親子套房,開啟跨次元主題假日體驗有化身“探險家”,解鎖自然美學的海量研學課程或是選擇“躺平”,來一場正念瑜伽,喚醒身心能量都是親子遛娃、商務散心、自我療愈的“世外桃源”這...
馬自達EZ-60用什麼胎?定位中型SUV,使用米其林高端胎 - 天天要聞

馬自達EZ-60用什麼胎?定位中型SUV,使用米其林高端胎

2025年4月23日,在上海國際車展上,長安馬自達推出了面向全球市場的新能源中型SUV——馬自達EZ-60,海外將稱之為CX-6e,這是繼馬自達EZ-6之後的又一力作,目前暫未公布價格。新車基於長安EPA平台打造,整車造型靈感來源於概念車ARATA創,擁有隱藏式中網、分體式大燈以及貫穿式日行燈等設計元素,車身側面採用了短前後懸與長...
20年寶馬530Li,曾經的C級標杆,如今21.6萬開回家? - 天天要聞

20年寶馬530Li,曾經的C級標杆,如今21.6萬開回家?

寶馬5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1年,當時寶馬1500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展出,這可以被視為寶馬5系的前身。到了1970年,寶馬為了與奔馳W114系列爭奪市場,也加速了5系的誕生,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寶馬5系是一個肩負着品牌期望的系列。
准新寶馬5系,運動套裝加持,32萬體驗藍天白雲魅力! - 天天要聞

准新寶馬5系,運動套裝加持,32萬體驗藍天白雲魅力!

寶馬5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1年,當時寶馬1500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展出,這可以被視為寶馬5系的前身。到了1970年,寶馬為了與奔馳W114系列爭奪市場,也加速了5系的誕生,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寶馬5系也是一個時代的經典了。
55.5萬,一手攬勝Vogue,3.0T+8AT,帶你翻山越嶺? - 天天要聞

55.5萬,一手攬勝Vogue,3.0T+8AT,帶你翻山越嶺?

路虎品牌自 1948 年創立以來,一直以其堅固耐用和卓越的越野性能而聞名。路虎最初是作為工作用車和農場用車推出的,其簡單的構造和卓越的可靠性迅速贏得了用戶的青睞。隨着時間的推移,路虎品牌不斷發展壯大,推出了越來越多的車型系列,以滿足不同消費
准新車況!11萬出頭拿下紅旗HS5,家用代步好選擇 - 天天要聞

准新車況!11萬出頭拿下紅旗HS5,家用代步好選擇

紅旗HS5是紅旗品牌旗下的中型SUV,該車自2019年上市以來,憑藉其出色的產品實力和合理的價格定位,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2024年03月11日,一汽紅旗官方正式對外發布了紅旗HS5,作為年度改款車型,2024款共2款全新車型。
星耀之夜,優雅啟程——2023款准新奔馳E300L豪華轎車 - 天天要聞

星耀之夜,優雅啟程——2023款准新奔馳E300L豪華轎車

奔馳E級,作為奔馳中級轎車的代表,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卓越的品質在市場上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它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多個經典車型,展現了奔馳在汽車製造領域的深厚底蘊。每一代奔馳E級都是對經典的傳承和創新,不斷推出新車型以滿足市場需求和消費者期待。
30萬出頭圓夢奔馳E級,2022款E260L轎車,3.2萬公里准新車況 - 天天要聞

30萬出頭圓夢奔馳E級,2022款E260L轎車,3.2萬公里准新車況

奔馳E級轎車自1953年首次亮相以來,一直是豪華汽車市場的中堅力量。這款車型以其精湛的工藝、卓越的性能和不斷創新的設計贏得了全球消費者的喜愛。隨着時間的推移,奔馳E級不斷演進,每一代車型都承載着奔馳品牌的精髓,並不斷融入新的科技和環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