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將突破汽車運輸瓶頸,歐洲電車市場今年迎巨變

2024年02月12日17:05:04 汽車 1020

觀察者網訊)隨着以比亞迪上汽為代表的中國車企開啟“國車自運”時代、加速跨洋出海,日本《日經亞洲評論》2月12日發文稱,中國電動汽車今年將在歐洲“掀起更大波瀾”。

報道稱,本月晚些時候,裝載5000餘輛電動汽車的比亞迪“出海艦隊”首條滾裝船將停靠荷蘭德國港口。

德國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遠洋運力缺乏此前是中國汽車海外市場份額增長的“最大障礙之一”,但今年這一障礙會被突破,“市場環境也將發生巨大變化。”

日經亞洲認為,隨着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首批大型汽車運輸船抵達歐洲,2024年對歐洲來說可能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一年”。

日媒:中國將突破汽車運輸瓶頸,歐洲電車市場今年迎巨變 - 天天要聞

2024年1月10日,山東煙台,裝載着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開拓者1號”從煙台港啟航。

新年伊始,一艘名為“比亞迪探索者1號”(BYD EXPLORER No.1)的運輸船在山東煙台龍口交付離港,1月16日上午,裝載5449台比亞迪新能源車的該船緩緩駛出深汕小漠國際物流港,首航啟程前往歐洲。

這是首艘由國內船廠建造、專門用於國產汽車出口的汽車運輸船。據建造商中集集團旗下煙台中集來福士海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介紹,該船總長199.9米,型寬38米,設計吃水8.6米,設計航速19節,裝載量為7000車,最高續航里程可達15800海里,入級挪威船級社

日媒:中國將突破汽車運輸瓶頸,歐洲電車市場今年迎巨變 - 天天要聞

圖源:中集來福士

這艘運輸船上印有大大的比亞迪標誌。據中集集團微信公眾號介紹,比亞迪通過佐迪亞克海運公司(Zodiac Maritime)租用該船。

日媒:中國將突破汽車運輸瓶頸,歐洲電車市場今年迎巨變 - 天天要聞

圖源:中集來福士

消息一出,同樣來自汽車製造大國的日本媒體和德國媒體紛紛關注“比亞迪探索者1號”的動向。

日經亞洲12日發文稱,“比亞迪探索者1號”於1月中旬離開中國南方,繞道好望角前往歐洲,這標誌着比亞迪和中國電動汽車行業邁出了“開創性的一步”。

報道稱,在此之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遠洋運輸汽車的能力有限。2023年,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出口量達491萬輛,中國車企在歐洲的市場份額逐漸增長,達到3%,但仍然相對較小,落後於日本豐田汽車韓國現代汽車。

日媒稱,相比於中國不斷增長的汽車出口形勢,中國的汽車運力只佔世界總量的3%,運輸瓶頸阻礙了中國車企的發展。

報道提到,中國主要電動汽車製造商多是新興企業,不像豐田那樣擁有足夠的專用租船,因此中企需要在航線上為其製造的車輛爭取裝載空間,爭相填補有限的運輸船車位。這一需求推動2023年汽車運輸船的平均租金達到創紀錄的11.5萬美元/天(約合82.7萬元人民幣/天),是2019年疫情前的7倍。

日經亞洲稱,為了避開這一競爭,比亞迪計劃在兩年內獲得8艘7000車位滾裝船,形成自己的獨家出海艦隊。上汽集團此前訂購的大型汽車運輸船也在今年1月駛往歐洲。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這艘名為“上汽安吉申誠號”的7600車位LNG雙燃料滾裝遠洋船首航搭載近5000輛上汽、東風宇通的自主品牌新車,其中約有一半是新能源汽車。今後三年內,7600、7800、9000車級共14艘遠洋運輸船將陸續加入上汽安吉物流遠洋船隊,積極支持中國自主品牌加速跨海出洋。

日媒:中國將突破汽車運輸瓶頸,歐洲電車市場今年迎巨變 - 天天要聞

對於年初出現的變化,德國汽車行業分析師馬蒂亞斯·施密特(Matthias Schmidt)表示,預計2024年中國汽車的增長將打破其迄今為止“最大的障礙之一”——運力的缺乏,“市場環境也將發生巨大變化。”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近期也關注到此事,該報1月11日以《中國汽車浪潮湧向歐洲》為題報道稱,比亞迪向位於煙台造船廠訂造了8艘汽車運輸船,總價近50億元人民幣。除了比亞迪,還有多家中國大型汽車製造商已建立起自己的運輸能力。

日媒:中國將突破汽車運輸瓶頸,歐洲電車市場今年迎巨變 - 天天要聞

比亞迪首條滾裝運輸船抵達深汕小漠港,完成裝船後駛往歐洲。(圖源:視覺中國

此外,日經亞洲稱,在中國汽車運輸船建造蓬勃發展之前,歐洲汽車業已經感受到了中國的影響力。

中國北汽集團吉利集團梅賽德斯-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股東,持有股份加起來近20%。沃爾沃已成為吉利旗下子品牌。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也是歐洲電動汽車供應鏈的關鍵環節,歐洲企業依賴中國的電池產業。中企佔據了全球汽車電池市場60%左右的市場份額。

日經亞洲稱,這種局面讓歐洲的政策制定者陷入“兩難境地”。歐盟對華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此舉可能導致對中國電動汽車實施進口限制;另一方面,歐盟要實現推廣電動汽車的目標,降低價格也十分關鍵。

針對歐盟在調查中只選擇三家中國本土企業作為調查對象的做法,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此前表示,歐委會在盟內產業明確反對的情況下,自主發起反補貼調查,妄稱中國電動汽車對歐盟電動汽車產業帶來損害威脅,完全無視中國汽車產業之間的緊密合作關係。中國業界對於歐委會預設調查結果、暗箱操作的做法表示強烈失望和不滿。中方敦促歐方嚴格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和歐盟法律,儘快糾正錯誤做法,確保調查公開、公正、公平合規,充分保障相關企業合法權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UNI-V降到7.79萬,1.5T爆192馬力,比思域香 - 天天要聞

長安UNI-V降到7.79萬,1.5T爆192馬力,比思域香

雖說現在的燃油車確實不如新能源車那般吃香,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新能源車型不怎麼感興趣,不管是第一台車還是置換仍然還會考慮燃油車型。尤其是現在,燃油車市場變化較大,很多曾經的當家車型如今可能已經名不見經傳,而且以前價格非常堅挺,現在終端動輒就四
一車三用的新能源房車,5月16亮相成都房車展,操控媲美家用車 - 天天要聞

一車三用的新能源房車,5月16亮相成都房車展,操控媲美家用車

在新能源房車領域,長安獵手硬升頂四驅房車以創新設計打破傳統局限,憑藉增程混動系統、硬升頂結構及全地形通過性,成為兼顧城市通勤與越野探險的跨界典範。本文將從外觀、動力、底盤、生活空間到水電配置,全方位解析這款“移動生活堡壘”的硬核實力。
“這是玩文字遊戲”!多位小米車主要求退車,質疑虛假宣傳 - 天天要聞

“這是玩文字遊戲”!多位小米車主要求退車,質疑虛假宣傳

近日,小米SU7 Ultra碳纖維挖孔機蓋版車型陷入輿論漩渦。5月7日晚間,小米汽車發布《關於大家關心問題的回答》,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問題致歉,並給出了補償方案。小米SU7 Ultra圖據小米汽車官網一些選裝了4.2萬元碳纖維機蓋的小米SU7 Ultra車主認為,小米汽車此前曾宣傳過碳纖維挖孔機蓋版車型的賽車級碳纖維、雙風道空氣...
雲間競速!9省近700名騎手逐鹿南嶽之巔 - 天天要聞

雲間競速!9省近700名騎手逐鹿南嶽之巔

央廣網衡陽5月12日消息(記者 黃珂嵐)5月11日,“相約衡山”2025年湖南衡山紫蓋峰自行車爬坡挑戰賽火熱開賽,來自廣東、廣西、湖南等9個省近700名自行車運動愛好者齊聚衡山縣紫蓋峰景區,在青山雲霧間展開了一場速度與毅力的較量。騎手們從賽事起點飛馳而出(央廣網發 衡山縣委宣傳部 供圖)本次賽道全長5.8公里,累計爬升...
小米汽車挖兩個孔就多收4.2萬,實在過份啦 - 天天要聞

小米汽車挖兩個孔就多收4.2萬,實在過份啦

小米汽車挖兩個孔就說最先進的動力學,然後收費4.2萬,這就是把消費者當傻子,車主投訴到浙江最有名的1818黃金眼,這個浙江有名的媒體開始關注啦。 小米車主發現小米汽車宣傳的部分配置與實際不符,如SU7 Ultra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被指存在
插混版別克GL8開始交付!配獨立航空座椅+貫穿屏,綜合續航1420Km - 天天要聞

插混版別克GL8開始交付!配獨立航空座椅+貫穿屏,綜合續航1420Km

導讀:隨着現在准三胎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家庭從單一的三口之家變成了四口甚至五口之家,當家庭人數的增多,普通的緊湊型汽車以經不滿足當下的需求,所以有着許多消費者將購車的目光投向了MPV車型,再加上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展,插電混動動力得到了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