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所創作的文章,只做今日頭條首發創作,不經本人允許,不得搬運抄襲,違者必追究責任。
近日,中國太平洋保險的中期業績說明會上,一項關於新能源汽車的重要信息備受矚目:新能源汽車的保險出險率竟然高出燃油車近一倍!
曾義,中國太保產險總經理,在會上明確表示:“新能源車出險率高出燃油車接近1倍,再加上今年上半年汽車出行同比大幅提升,對新能源車承保成本構成了一定壓力。”
這一爆料在網上迅速引發了廣泛的熱議。
有網友戲稱,新能源汽車省下的油錢都花在了保險上,也有人感嘆電費漲了,似乎購買新能源汽車不再划算。然而,也有一部分理性的聲音,認為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出奇,因為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特點和使用環境,高出燃油車的出險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為什麼新能源汽車的出險率會如此之高呢?
事實上,早在不久前,中國銀保信CBIT就進行了一項關於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調研。結果表明,新能源汽車的出險率確實比燃油車更高,這也導致了新能源汽車的保險費用要高出普通燃油車約21%。
舉個例子,一輛價值20萬元的燃油車,通常一年的保險費用在3000至3500元左右,而新能源汽車則可能超過4000元。
首先,新能源汽車相對於燃油車在市場上投放時間較短,大多數車型還沒有經過完整的“生命周期”考驗,其可靠性和耐用性尚未得到充分驗證。與之相比,經過幾十年不斷迭代的燃油車更為成熟,因此出現故障的概率較低。
其次,新能源汽車對智能化的需求較高,電氣化程度更高,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電子元器件,如雷達、攝像頭、傳感器等。
這些零部件的增加提高了整體故障的風險。每增加一個電子元器件,故障率就會相應增加。
這些因素都意味着新能源汽車的整體品質難以控制,因此保險公司在確定保險費率時必然會考慮這些因素。當然,保費的高低不僅與故障率有關,還與其他因素有關。
由於新能源汽車普遍採用模塊化平台設計,因此在車輛損壞需要維修時,廠家通常更傾向於“整體更換”。舉例來說,如果動力電池損壞,無論大小,通常都會更換整個電池總成,這增加了維修成本。
另外,由於新能源汽車品類相對較少,且各家廠商的風格不同,零部件的通用性較低,製造成本無法攤銷,導致了“零整比”升高,使得新能源汽車的維修費用高於燃油車。
或許車主可以通過購買車險來規避一部分風險,但保險公司也不會吃虧,他們會提高保費以彌補這些額外成本,這就導致了“新能源汽車保費”居高不下的問題,最終受損的仍然是車主自己。
當然,需要明確的是,“保費高於燃油車”或“出險率高於燃油車”並不代表新能源汽車在安全性方面就劣於燃油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