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你每天關注汽車圈銷量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如今的汽車圈,還有很多你根本沒有關注到的點——原本我們買車必去的4S店,如今正在以每天11家的態勢逐步關閉。
是不是已經不記得什麼時候,中國開始出現大批量的4S店了?在1996年之前,那是汽貿城的天下,買車賣車基本上都是個人對個人的業務。但是為了完善汽車的售前和售後工作,我國正式引入了4S店這個概念。前台接待,買賣交付,還有後期的維修養護,全都在店內完成。不僅僅方便,還有了點儀式感呢。
然而到了2022年,僅僅1-4月這四個月,4S店退網的數量就已經達到了2021年的全年持平數據,也就是說,平均下來每天有11家4S店倒閉。就算是那些沒有倒閉的4S店,也再也沒有當年的盈利風光了,2022年上半年,全國只有不到30%的4S店盈利,而其他超過7成的門店,即便還在支撐,但也只是只賺吆喝不賺錢了。
對此大家或許都不能理解,要知道4S店對於很多車主來說,那就是個巨坑。外面幾十塊錢的配件,店內基本上翻了10倍不止;而且很多原本規定的維修保養項目,只是把車開進去轉一圈,連車門可能都未曾打開過;買車不願意客戶交全款,貸款之後的各種手續費用加上硬性攤派的保險和上牌費,完全就是4S店自己的純利潤好嗎……如今說Ta們沒錢盈利不下去了?
之前的確是沒問題,但是這幾年卻出現了問題。首先就是國內汽車銷量整體下滑,之前廠家按照銷量給的返點也就沒有了,所以賣車的利潤,就受到了很大的威脅。而且現在很多消費者也越來越聰明,買車也會貨比三家,更是有大部分人根本不會去4S店保養,這也直接影響了4S店的收入。但是最為內患的還是新興品牌的直營模式,以特斯拉為例,廠家自己造車自己賣,沒有4S店這個中間商過一手,還能保證全國賣價統一,對於很多消費者而言,是很有競爭力的。
不僅僅是這些新興的品牌,就連老牌子的車企,也開始研究這個路子。豐田如今可以直接在APP上訂車了,只需要在4S店提車即可;比亞迪成立了更多的直營店,更是直接成立了專門的事業部……
鬼斗車觀點:當然,根據4S店的投入,在接下來的至少10年之內,這些店鋪不會消失。但如果還想回到之前的暴利時代,那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了。所以即便有一天TA消失了,你會感覺到詫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