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對於大眾的宗教信仰還是非常包容的。而且不管是在我們國家的哪個城市,都可以看到寺廟的存在。而我們中國人對於神仙這方面還是非常尊重的,所以很多寺廟裡面都會供奉一些神靈。
人們也相信這些神靈能夠保佑大家的平安,所以都前往寺廟去進行祭拜。可能在以前大家的印象裡面,寺廟是一些老年人喜歡去的地方,現在很多年輕人也越來越喜歡到寺廟裡,他們會求一些姻緣啊,或者是求自己的學業啊,或者是求自己的錢財。但是需要注意一點的是,不管是祈求什麼,心中一定要誠懇。
關閉5年後重新開門迎客,“萬壽寺”到底有多少秘密,看了才知道
而且寺廟在修建方面也是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的,而這個風格也是體現了我們滿滿的中國味。在建築風格上面也是非常具有我們中國的特色色彩的。所以寺廟在其他很多國外的國家也是有建造的,也給其他一些信仰佛教的外國友人提供的祈福的場所。
而北京作為我們中國的首都,這座城市所蘊含的文化底蘊也是非常深厚的,而且這座城市也有非常多舉世聞名的建築。
比如說紫禁城,也就是我們說的的故宮,還有長城,頤和園等等。這些都是這座城市的代表建築,也是我們中國的代表建築之一,而且這些建築也是蘊藏了非常濃厚的中國色彩,同時也體現了我們中國古代人民特有的審美和偉大創造能力。
並且根據以前的古代歷史,北京這座城市在幾個朝代以來,地位都是非常高的。所以各代皇帝對於這個城市也是非常重視的,所以他們也選擇在這座城市建造各種各樣的建築。
但是很多建築隨着時間的流逝,肯定也存在一些問題,所以一是為了保護歷史建築,二是為了保護遊客安全,對於很多的建築,國家都是選擇不做成景點給大家參觀的。
但是就在去年,長達五百年歷史的敕建承恩寺終於實現對外開放了,而且今年也有一座寺廟通過大家都努力修繕下,也重新出現在大眾眼前了,這對於很多人來說可真是一個好消息。
萬壽寺終於回歸了!
相信居住在北京的很多人對於這座寺廟都有所耳聞吧。這座寺廟建築到現在已經有快將近1000年的歷史了。而且這座寺廟建築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給一些皇室家族去祈福用的。
這個寺廟最開始是在萬曆皇帝的母親——慈聖李太后的撥款之下建成的。隨着時代的推移,等到了清朝的時候,這個寺廟又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建,他也由此變成了三路七進的一個建築群。
並且根據歷史記載,我們的乾隆皇帝以前在這座寺廟裡面三次給他的母親慶生。而且不僅如此,慈禧太后也經常會到這座寺廟裡面稍作休息。所以這座寺廟的地位可想而知,和其他北京的一些著名建築的地位其實是可以相媲美的。
而且不僅如此,“永樂大鐘”也在這所寺廟之中。但是這所寺廟呈現在大眾眼中的路也是非常曲折的。就在二零零六年,這座寺廟成功的被我們國家納入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二零一七年,國家對這座寺廟就已經開始了修繕工程,而這個工程一直到今年才完工,也就是花費了五年的時間。並且在今年的9月16日,萬壽寺也用一個全新的身份——北京藝術博物館,再次出現在大眾眼前。
而且國家對於每天能夠進入到裡面觀賞的人數也是有限制的,雖然每天只允許六百個人進去觀賞,但是大家對於這所寺廟的熱情還是非常高的。
那麼重磅歸來的寺廟有哪些變化呢?它基本上是以清朝的建築風格為主,而且寺廟裡的幾個院落大部分是已經完工了,但是西路行宮的部分還沒有進行對外開放。
既然這座寺廟已經改名為北京藝術博物館,並且呈現在大眾眼前。那麼肯定是和許多博物館一樣,會陳列很多精美的文物。
這個北京藝術博物館也不例外,寺廟修繕好以後,三百五十件文物就被放在裡面展覽,而且裡面的大部分文物都是第一次出現在大眾面前,所以還是非常值得大家前去觀賞的。
而且不同的院落也有不同的展覽內容。主要的展覽內容就是以修建的歷史;關於佛教的一些用品還有佛像;其中還有以“壽”為主題的一些文物的展覽。
除了這些可以供人們觀賞的文物之外,博物館內還有很多可以供遊客們體驗的項目,比如說一些特色咖啡館,還有吸引很多人前來觀賞的集齊徽章打卡等等。
總結:隨着我們現代社會的發展,很多景點已經越來越智能化,並且也越來越符合大眾的需求。所以在北京市的市民或者去北京遊玩的遊客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