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愛“管閑事”的你:順其自然是一種人生智慧

2022年06月30日14:34:05 佛學 1255


生活中的看破不說破,不是人情世故,而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講一個故事,我們對這句話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有一個流浪漢,走進寺廟,看到菩薩坐在蓮花台上對眾人膜拜,非常羨慕。

流浪漢:我可以和你換一下嗎?

菩薩:只要你不開口。

流浪漢坐上了蓮花台。他的眼前整天嘈雜紛亂,要求者眾多。他始終忍着沒開口。

一日,寺廟裡來了個富翁。

富翁跪在佛前雙手合十說:求菩薩賜給我美德。

磕頭,起身時他的錢包掉在了地下。流浪漢剛想開口提醒富翁時,想起了菩薩的話未開口說話。

富翁走後,來的是個窮人。

窮人跪在佛前說:求菩薩賜給我金錢,妻子病重,急需錢醫治。

磕頭,起身時他看到了一個錢包掉在了地下。

窮人以為是菩薩顯靈,拿起錢包就走。

流浪漢又想開口說不是顯靈,那是人家丟的東西;可他想起了菩薩的話並沒有開口講話。

這時,進來了一個漁民。

漁民跪在佛前說:求菩薩賜我安全,此次出海沒有風浪。

磕頭,起身,他剛要走,卻被回頭來找錢富翁揪住。

為了錢包,兩人扭打起來。

富翁認定是漁民揀走了錢包,而漁民覺得受了冤枉無法容忍。

坐在蓮花台上的流浪漢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大喊一聲:“住手!”把一切真相告訴了他們。

一場糾紛平息了。你覺得這樣很正確嗎?

菩薩對流浪漢說:你還是去做流浪漢吧。你開口以為自己很公道,但是,窮人因此沒有得到那筆救命錢,失去了妻子,而後也輕生隨妻子而去,丟下了兩個孩子;富人也因此沒有修來好德行,沒過幾天,在一次事故中摔斷一條腿;漁夫本可以因糾纏而錯過這次出海,躲過一劫,就不會因此趕上風浪而葬身海底。

要是你不開口,他們都還好好地生活着。

流浪漢默默離開了寺廟……

許多事情,該怎樣,就怎樣。等待它順其自然的發生,結果會更好。可面對現實的時候,又有誰知道,事物本身該有的結果是什麼樣子呢?

送給愛“管閑事”的你:順其自然是一種人生智慧 - 天天要聞


1、“眼見為實”,未必可信

看到的一切不一定是你理解的真相。舉個小學生在校期間的例子。點點被同桌不小心碰了一下,同桌示意道歉,點點通情達理地回應了同桌沒關係,但就在這一刻背對同學們的老師回過頭來,看到的是,點點微笑着側頭,對同桌擺着手。

老師認為點點打擾了同桌,也影響到了其他同學正常聽課。故在下課後請點點到辦公室給予了嚴厲的批評。然後將此事告訴了點點的媽媽。

後續的結果,大家可想而知。

這樣的事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不信,你稍作留心,就不難發現,許多誤會就是這樣產生的。

“眼見為實”,未必可信,你或許“看到了”事物,但事物本身的發展你並不清楚。

親耳聽見,親眼看到,在逐漸退化我們的內觀覺察力,只相信攝入的信息,不過濾不分析,直接送入自我認知層。

隨意發表言論,缺少耐心和善巧智慧,有多少人,尤其是親密關係里,因此而耿耿於懷,甚至懷恨在心。

可悲的是,當事人也許根本不知道是自己“看錯了”,白白地拿這個所謂的事實,這個“眼見為實”的依據折磨自己,傷害別人。

正如課堂上的老師,如若有點耐心,等下課後側面了解情況,或者當時能靜觀其變,也許就不會出現後續的一系列問題。

收回自己的眼和耳,少管閑事,內觀自己。

送給愛“管閑事”的你:順其自然是一種人生智慧 - 天天要聞


2、靜觀其變,是一種能力

流浪漢的故事看似是一則笑話,實則是大多數人都有過的經歷。

我們常見的夫妻矛盾,外人很難評判對錯,只因這世間萬事萬物,皆是因果循環,肉眼看到的,並不能代表是真相。

好比5G網絡,通過肉眼看不見的信號發語言、打電話,一張看不見的網格,大大方便現代人的生活,你能說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和睦的夫妻一定是懂得謙讓對方的兩個人,家,是講情感的地方,而不是講理的“戰場”。如果你的閨蜜向你訴苦家中不快,你乖乖地當個聽眾便好。

不妄斷評判別人的家事是一種素養,更是一種能力。

“靜能生慧”好理解,能做到卻不易。

打坐冥想是靜心修鍊的好方法,實踐檢驗過,你才知道“靜心”的功夫是否到位。

當好友有“難”,恨不得兩肋插刀,以表真誠,殊不知好心不一定辦好事,有時甚至會越幫越“忙亂”。

流浪漢,如果不參與別人的生活,靜靜觀察,耐心等待,不但可以穩坐“菩薩”,還能讓三個人都回歸自己的生活軌跡。

送給愛“管閑事”的你:順其自然是一種人生智慧 - 天天要聞


3、順其自然,是一種幸福

隨緣,是很多人嚮往的最高境界,但試問一下,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凡事隨緣呢?

我們將無法解釋清楚的相遇相知,都會用“隨緣”來概括,這個理性的詞被人們神秘化,顯得那麼不可思議。

其實,隨緣是一種心態,是你能時常將內在的自己與外境分離,不受人、事、物所干擾,做事有始有終,結束後心無掛礙,了無牽掛。

往往家長口中說,孩子的成長都隨緣,當考試成績不滿意後卻又是氣不打一處來。

再來看看戀人們,相愛時和美無限,分離時就不淡定了,憎恨詛咒,完全忘記了當初的相守恩愛。相遇是一種緣分,為什麼分離就不是一種緣分呢?

我們仔細想想,為何分離會如此痛苦?

是自己被拋棄、被遺忘、被傷害了對不對呢?

為自己打抱不平,可憐自己的付出未得到應有的回饋,憤憤不平。

如若此刻能勸慰自己順其自然,幸福便是咫尺可得。

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到,需要修鍊。

做個“置身事外”的觀眾,理智又清醒。

順其自然,不是得不到的借口,不是求不來的悲觀,而是明知道不可為,便不背負的心態。

順其自然,是一種格局,更是一種心寬自在。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