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很多媽媽都會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擔心寶寶髒兮兮的身體會對寶寶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忍不住給寶寶打掃衛生,但是有幾個部位 寶寶身體不宜過於清潔 是的,過度清潔其實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新生兒不能亂洗的3個地方。 媽媽們注意了,不要懷着好意做壞事。
新生兒這3個地方不能亂洗,媽媽們要牢記
肚臍部分
新生兒臍帶殘端從寶寶身上自然脫落需要7-14天; 未脫落的臍帶看起來很臟,很多媽媽會看着很彆扭。
新生兒臍帶的根部非常脆弱。 如果護理不好,就會感染細菌,導致寶寶生病。 因此,媽媽們要注意新生兒的臍部不能過度清潔,需要每天進行消毒。
清洗寶寶其他部位時,為了保證臍帶乾爽,可以選擇防水貼保護肚臍; 保持肚臍在乾燥的環境中。
臍帶根部脫落後,也要小心呵護。 如果發現寶寶肚臍有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
耳道部分
很多媽媽擔心孩子耳道里堆積的垃圾會影響寶寶的聽力發育,所以經常使用棉簽等物質幫助寶寶清潔耳道; 這種做法也是錯誤的。
耳道本身就是一個比較脆弱的地方,特別是對於年幼的嬰兒來說,耳道還沒有發育完全,比成人還要脆弱; 經常給寶寶拔耳朵或者洗得太乾淨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耳道。
兒科醫生說,新生兒的耳道可以每兩周清洗一次,應該盡量減少清洗寶寶耳道的頻率。
因為寶寶的耳道不成熟; 如果媽媽真的很擔心,可以去醫院找醫生詢問一下實際情況; 或者用棉簽輕輕擦拭看得見的地方,盡量不要碰到寶寶的耳道。
囟門部分
寶寶出生一段時間後,頭上會出現一些分泌物,比如搖籃帽,看起來很臟很醜。 很多媽媽都會給寶寶洗頭,但一定要注意寶寶的頭部。 囟門部分。
寶寶出生後囟門部分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閉合。 囟門與寶寶的大腦發育有關。 一旦損壞,很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囟門部分通常不建議父母用手去觸摸,所以有時候即使看起來有點臟,媽媽也不能過度清潔。
清潔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用力,一定要輕柔,以免傷到寶寶的囟門; 另外,一定要保護好寶寶的囟門,避免一切尖銳的物品傷害到寶寶。
在清潔新生兒或小嬰兒的個人衛生時,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寶寶的許多器官還處於發育階段。 傷害對孩子的健康有害。
在照顧嬰幼兒時,要注意三點:動作輕柔、手法得當、不深入。 嬰幼兒沒有表達能力,很多事情要靠父母去猜; 所以在照顧他們時要更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