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剛兩歲兩個月,簡直是小神獸,家裡每天上演「大鬧天宮」~
本來以為熬過了跟娃的磨合期,熬過了娃的黃疸,脹氣,濕疹,夜奶,娃大一點就好了。娃一個月的時候以為等娃一歲就好帶了。
一歲了才發現那只是一個開始,娃會走路了到處都想去探索一下,發現還是1個月那時候好帶。
後來安慰自己,娃兩歲走路都穩當了也懂很多事了就好帶了,現在兩歲了,天天都是追追追,娃小腿跑的很快,撒手跑,慢一點都追不上~
天天完全不能閑着,一會拿拿這,一會弄弄那,老母親時刻要看着,否則指不定搞什麼破壞。啥都愛探索,衣服總是弄得髒兮兮。
很多家長估計和我一樣,當對於寶寶的吃喝拉撒已經遊刃有餘的應對時,以為熬出頭了,可是對於精力無限的兩歲寶寶,常常被折騰的力不從心~心疼自己兩秒鐘~
英文中有個單詞叫“terrible two”翻譯過來就是恐怖的兩歲,明明前段時間還會軟軟的抱着你叫媽媽的小天使,怎麼一夜之間就變成了讓人頭疼的小惡魔呢?
兩歲的寶寶正在逐漸從幼兒期逐漸向學齡前期過渡,此時,他們的身體和運動能力的發育逐漸減慢,但是智力和情感等方面卻開始了飛速的發育。
他們的詞彙量逐漸豐富,自我意識也在逐漸形成,很多人稱之為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這個年齡的寶寶通常有以下特徵,歡迎媽媽們對號入座。
話癆
這個年齡的孩子剛剛學會說話,兩歲正是語言的爆發期,家長會發現寶寶時不時嘴裡叨咕叨咕在說話,有時愛找媽媽陪着說,有時自己玩玩具看繪本也會不停的說話,簡直是個小話癆。
這是一件好事情,這代表着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正在快速進步。
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要聰明得多,非常適合進行語言學習。兩歲寶寶對於語言的吸收能力和學習能力是很優秀的。
喜歡說不
兩歲的孩子是個糾結體,一方面希望爸爸媽媽陪他們玩,另一方面又想讓爸爸媽媽離他們遠一點。
當你問他要不要幫忙的時候,他堅決的說不,當你真正讓他自己玩的時候,他又纏着你不放,總之,什麼都要跟你對着干。
我家寶寶就是,我有時要干擾他們,他們就會說“不要不要”,氣急了還會用小手打我一下。怕了怕了~
喜怒無常
人家說六月天娃娃臉,這個年齡孩子的“娃娃臉”就格外讓人摸不着頭腦,前一刻還心花怒放,下一秒就眼淚汪汪。
如果家長去安慰他們,他們還會哭得更厲害,明明只是乾打雷不下雨,家長一來安慰,立馬狂風暴雨~
以自我為中心
這個年齡的孩子越來越喜歡跟小朋友們玩耍,但是他們在一起也沒有過多的交流,通常是圍在一塊自己玩自己的玩具。
看似沒有聯繫,但是在他們玩耍的過程中已經收穫了很多,所以不要限制孩子的正常社交。
強烈的秩序性
任何一件事情,對他發生的時間、順序都要有強烈的順序性。
比如說,如果媽媽回家之後是他幫媽媽開的門,但是下次媽媽自己把門打開了,他們就會很不高興,甚至大發脾氣,這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在形成。
愛撒嬌
這個年齡的孩子通常都會自己瘋狂的“作妖”但是他們又很容易疲憊,有時候出門不久就覺得累了,怎麼說都不肯自己走路,也不愛做嬰兒車,一定要撒嬌的讓媽媽抱着。
就像我家寶寶一歲多的時候,走不穩當還願意自己走路,現在跑的很溜了,反而一出門就要抱抱,特別是看到家人抱妹妹,就會說妹妹都抱抱了。
有時我在沙發坐着,他們就會跑過來爬到我懷裡,嬌聲嬌氣的喊媽媽。我生氣了他們會不停的喊媽媽,直到我回應,還會討好人了~哈哈!
雖然他們自己還是個小孩子,但是他們覺得只有做的更像個小孩子才能得到大人的關愛。
佔有慾強
他們會覺得所有他們玩過的或者打算玩的玩具都是自己的,並且牢牢地護住不讓別人拿走。
這個時候,他們的口頭禪經常是“我的,我的”,但是其他的孩子通常也到了這個佔有慾的年齡,所以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也會搞得雞飛狗跳,讓父母頭疼不已。
不適應他人要求
上面說過,這時候的孩子對自己的或者自己玩過的玩具有強烈的佔有慾,他們對“分享”和“輪流”這種詞還沒有概念。
這個時候,大人要做好引導工作,而不是強制性的命令孩子。
比如:
寶寶,我們把玩具讓給別的小朋友玩一會好不好呀?
寶寶這個玩具先讓他們玩一會,我們來玩其他的好嗎?
不要僅僅靠着寶寶不把玩具給別人就給孩子貼上“不聽話”“壞孩子”的標籤,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讓他們發揮暫時還很稚嫩的分享和社交能力。
與terrible2寶寶相處的幾個方法:
有技巧的溝通,給孩子做選擇題,讓他們二選一,可以是開放性的回答,避免他們繼續說讓人頭疼的“不”,比如要吃飯的時候,可以讓寶寶選擇自己喜歡吃的。
給孩子制定明確的底線,一旦觸犯就要受到懲罰,注意家裡所有的成員在此時都要站在同一立場,不然會讓寶寶對這件事的認知度產生迷茫。
適當佛系一點,不要對孩子有過多的要求,畢竟他們說來說去才是個兩歲左右的小寶寶,還是需要爸爸媽媽的關愛,我們要正確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並學會在合適的問題上尊重他們的想法。
做好榜樣,孩子的第一聲不,可能就是跟爸爸或者媽媽學的,你的行為越好,孩子的行為也會模仿你來規範自己。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個時候孩子的注意力比較容易轉移,當他們哭鬧不休的時候,你可以試一下這個辦法:比如很驚訝的說“咦,你看那裡有隻小貓咪”,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停止哭鬧,好奇的去看小貓咪在哪裡了。
父母跟孩子相處時,必須有一套固定的原則,這樣對父母也好對孩子也好,都會起到一個限制的作用。
不要指望孩子會乖乖聽話,如果這個年齡的孩子跟月子里一樣不哭不鬧吃飽就睡,那你又該更加擔心了。
理解孩子對玩具的佔有慾。
不要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作比較。
不要被孩子的“媽媽幫我做”“爸爸幫我做”而左右,堅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實在不能的,看誰方便誰來做。
在孩子不允許的情況下,不要擅自拿走他們的玩具。
如果不是必要,不要打斷孩子正在做的某一件事。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要想辦法耐心引導,而不是直接暴力解決。
Terrible2意味着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開始對這個大千世界有了更正確更深層次的認知,這個時期總會過去,他們會有一天變得懂事,變得乖巧。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爸爸媽媽的耐心教導和陪伴。
對孩子來說,他們撒潑打滾,是因為有媽媽爸爸的耐心陪伴,因為有最信任的人在的地方,才是他們最有安全感的地方。
參考資料:
[1]. 《怎樣對孩子說話最有效》 朱丹,舒泓 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7.06.01
[2]. 《鄭玉巧育兒經》 鄭巧玉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2013.1.1
[3]. 《你的2歲孩子》[美]路易斯·埃姆斯, [美]弗蘭西斯·伊爾克 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