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西山萬壽陵園:參加公墓葬禮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課

2020年11月19日23:56:04 育兒 1412

編者按:

近年來,“要不要帶孩子參加葬禮”這一問題在“知乎”等網絡平台上引發了不少討論。這個問題的爭議性是多方面的,其中除了對孩子生理和心理條件的探討,對家長決策的反思,還涉及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在殯葬活動中能夠得到怎樣的生命體驗。

在探索建設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拓展殯儀館、公墓生命文化教育功能的當下,我們尤其應當追問的是,結合孩子們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殯葬場所能為這些參與殯葬活動的孩子與家庭提供怎樣的服務?

對於這些問題,不少一線的殯葬工作者有着自己的理解,一起來看看吧!

江西西山萬壽陵園:參加公墓葬禮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課 - 天天要聞

參加公墓葬禮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課

帶孩子前往公墓參加葬禮,是一個生命文化教育的天然機會。在公墓接近自然的環境中,孩子能夠較好地了解生命從誕生到消逝的自然規律。參與親人整個葬禮的過程,有助於幫助他獲得對生與死的關係的體驗。

對於公墓來說,應該充分激活豐富的人文資源,給孩子提供合適的生命文化教育。

江西西山萬壽陵園:參加公墓葬禮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課 - 天天要聞

首先是公墓的環境營造。總體來看,目前滬上的公墓環境與氛圍都越來越像花園、公園,整體上能給人一種回歸自然的放鬆感、愉悅感。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果有一些符合孩子心理的富有野趣的景觀和兒童活動設施,不僅會讓墓園錦上添花,更能夠讓孩子較快地融入公墓這個環境,讓客戶感到欣慰。

其次是墓園在策劃葬禮的過程中,應把孩子看作是與成年人同樣平等的參與者。墓園可以提前了解葬禮中是否有孩子,大致的人數與所處的年齡段。在各個環節的設計方面,可以準備一些富有童心的布置,或者贈送一些生命主題的繪本(市面上有不少)。

除了這些公墓傳統的功能之外,墓園也可以根據參觀者的年齡特點,開闢一條適合孩子參觀遊覽的講解線路,類似於親子徒步線路,挑選合適的參觀點,在行走中感受自然,通過讀碑文感悟生命:如在英烈苑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在名人苑區試着探討人生該追求什麼,甚至是到同齡人的苑區看一看他們的親人有多麼不舍等。還可以穿插一些與生命文化教育有關的互動環節,如給逝去的親人寫張卡片,就身邊曾發生過的死亡事件(動物也可)談談自己當時的感受和想法等。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着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着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