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兒媽媽
作為一個精力充沛的小男孩的媽媽,要讓他坐在一個地方,專註的做點事情,對我來說,曾經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據說,平均來看,男孩在整個小學階段都會落後於女孩,何況還是個月齡偏小的男孩……
小孩子們精力旺盛,我們不能指望他們完全專註。話雖如此,但我通過實踐發現,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專註力。
01
調整期望,才不失望
“認真一點!集中注意力把這件事做完!”
當你認為孩子總是注意力不集中,是否真的如此?首先得對注意力的持續時間有適當的預期,指望年僅三歲的小朋友持續半小時以上的高度專註,這本身就不合理。
兒童發展專家認為,合理的注意力持續時間是他們年齡的2到5倍。因此,平均注意力持續時間如下:
2歲:4到10分鐘;4歲:8到20分鐘;
6歲:12到30分鐘;8歲:16到40分鐘;
10歲:20到50分鐘;12歲:24到60分鐘……
以上時間僅僅是參考。孩子真正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很大程度取決於有多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比如是否過飽和飢餓、是否睏倦疲憊、對當下任務的興趣度。
但如果小朋友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總是低於下限,這是值得注意的。這可能是ADHD,即多動症,患病率一般為3%-5%,男孩患病概率更高,需要找專業醫生診斷及治療,否則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學業成績。
02
提高注意力的基本事項
小孩子注意力的好壞,反應了他的身體狀態。吃得營養充分、睡眠足夠、有規律運動的,身體狀態才能好,注意力才能提高。反之,注意力必然變差。
12歲以內的孩子應當盡量避免攝入含咖啡因的食物。咖啡因過量,輕則睡不踏實、暈眩、頻尿,重則會引發心悸、痙攣、嘔吐等。但其實不僅是咖啡中含咖啡因,碳酸飲料、功能性飲料、茶水、巧克力中普遍存在咖啡因,應該少攝入或者不攝入。即使要吃/喝,也不能在下午或者晚上,否則會影響睡眠質量,白天就會無精打采。
相反,吃健康食品,新鮮蔬菜水果、肉類、魚類、牛奶、雞蛋可以增強體質,促進大腦發育。
看起來都是常識,但經常把孩子帶向肯德基吃一頓的也不少。即便偶爾為之,也很可能再控制不住這些神獸們。
規律運動能夠促進大腦發育、提高學習時的注意力,還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體育精神和競爭意識。
奧運金牌得主邁克爾·菲爾普斯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診斷患有多動症。為了治療,才走上游泳的道路,最終成了“最偉大的奧林匹克運動員”。
控制接觸電子產品和電視的時間,這都是無意注意力,強刺激讓孩子們看起來很專註,過多接觸後,實際會破壞學習時的主動注意力。
同時,也可以做一些思維遊戲,比如迷宮、拼字遊戲、配對、找不同、短時記憶、塗色、七巧板遊戲、找錯誤等,都可以逐步提高觀察力和注意力。當然,玩的時候也要注意時間。
03
準備無干擾的環境
大部分孩子都喜歡安靜無干擾的環境,少部分孩子可能更適應喧囂的環境。傳說毛大大專門在鬧市中看書訓練專註力。 所以,首先應當了解孩子喜歡哪種環境。
如果需要吃些水果、堅果等零食,集中時間吃夠了再學習。我家老人以前總在果果看書的時候,洗個葡萄、梨子拿過來,生怕孩子營養不良似的。小朋友還很挑剔,不吃皮、吐籽不熟練,一會兒就弄得一片狼藉,還得收拾半天……所以,和老人溝通好,孩子們學習的時候不能打擾。
如果僅僅是看書,不需要其他工具的話,把pad、手機甚至鉛筆、橡皮全部放在其他房間或者小朋友伸手夠不着的地方。電子產品保持關閉或者靜音。
如果使用pad等學習,務必要確保他僅能用於學習。我們曾經也給果果玩過一個跳箱子的微信小遊戲,一玩起來就控制不住,後來不管他如何哭鬧抗議,再也沒給他玩過任何遊戲。本來幼兒園和小低年級的孩子就不應該接觸任何電子遊戲。如果因為學習而近視,尚且能有些收穫;因玩遊戲近視,就太不划算了。
如果孩子上了小學要做作業,教會他們,把一切必需品,比如作業簿、鉛筆、教科書、水都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讓他們無需站起來就能拿到必須的物品。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就那麼點,站起來找東西,很容易思緒就飄到別的地方了。
04
形成習慣
為小朋友制定一個日常時間表,不用過細,否則也很難執行。
對於我們,最固定的安排就是晚上7點以後了。7點到8點多都是學習時間,每半小時安排5-10分鐘的活動時間。
最開始可以用打印出表格,貼在牆上提醒他們。時間長了,各項安排也就裝在小朋友腦袋裡了。
其實,我們每天能夠固定的只有:1)7點後是學習時間,2)每半小時休息5-10分鐘;3)8:45準備睡覺。至於每天的各項任務,隨着小朋友興趣變化,一段時間就會有所調整。
堅持一段時間後,小朋友也會變得更自覺。他已經全然接受這類安排,不會再認為7點後還應該做點別的事情。當然,七點前還有那麼多自由時間,可供他隨意安排。
05
“靜”中有“動”
中間休息的5-10分鐘也挺重要。最初,即使我陪着他,果果也不願意遠眺。所以我乾脆讓他下樓走一圈或者跳繩。但不要弄得滿頭大汗,稍微活動下就行。
後來我看到一些相關研究,如果在兩段學習任務中間,兒童能夠釋放一下他們過多的精力,是有利於提高後續學習過程中的專註度水平。即使是成年人,坐在那裡一兩個小時,最後也會東倒西歪、頭暈眼花,何況孩子們呢。中間適時活動一下,既能提高專註度,也能休息眼睛,還能避免久坐對身體健康的威脅,一舉三得。
不管是否選擇下樓,準備活動前或活動中,要告訴小朋友接下來的安排,或者給他幾個選項先挑好。以看書為例,活動前就得快速決定好接下來看哪本書或者聽哪個故事,否則一會兒他們挑挑揀揀的,就會浪費很多時間。也是出於這樣的原因,看raz,爸媽逐漸都願意買合集而不是分冊,能夠省去太多挑選的時間……
06
小睡可以提高注意力
果果在幼兒園很少能全程睡午覺。如果他中午完全沒睡,頭天晚上也沒休息好,他晚上就會特別焦躁不安,每分鐘都是折磨。中午哪怕僅睡了十分鐘二十分鐘,狀態都完全不一樣。
我們沒有給他養成很好的午休習慣,羨慕幼兒園那些倒頭就能睡的孩子。
隨着年齡增大,不午睡的孩子倒是越來越多了。小學生放學早,在不影響晚上睡眠的前提下,如果能小睡5分鐘10分鐘的,一定能夠提高後續注意力。
07
建立獎勵制度
獎勵可以是物質的,更可以是精神上的。
我就曾定過一個中長期的任務,完成後獎勵倫敦大橋拼圖。但這也是偶爾為之。如果經常使用,會讓孩子搞不清學習的目的。
建議大多數時候,使用走心的口頭表揚就行,比如:“剛才做計算題的時候,你比以前更認真,沒有一次分心。保持這樣的狀態,你一定能越來越快,準確率也能上升。”、“剛才誦讀古詩的時候,聲音洪亮、斷句清楚、感情充沛,狀態不錯呢。”
適當的口頭鼓勵,就能讓他們幹勁十足。
08
將繁重的任務拆解
我曾經花了好幾百買了一個倫敦大橋立體拼圖(就是上面的任務獎勵),買回來就發現實在太複雜了,簡直就是鍛煉(折磨)之神器,各種小塊差不多幾百塊,還必須按序號拼。
小朋友看着也要喪失信心。如果一口氣拼完,至少個把小時吧。買回來完全不拼就扔到一邊,也太浪費了。
於是,我們拆成了若干步驟完成,1)先拼好橋墩和橋面;2)將所有小塊兒拼圖按序號分組,連續十個為一組;3)每一組按序號大小排序;4)按序號,先拼左邊、再拼右邊……
按上述步驟,在一天的不同時段完成,終於拼好了成品……
其實,學習也是一樣的。比如,如果想讓小朋友一次看完一本厚厚的書,會很困難。不如也把任務拆解一下,一次集中精神,花20-40分鐘(根據年齡)看一部分。日積月累,總有看完的一天。
你們看,還有什麼好方法嗎?
從小讀書還不賴的爸媽
聊一聊育兒的那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