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不愛自己孩子了”有這2個表現,說明家長媽媽對孩子生厭

2020年04月29日18:15:27 育兒 1290

文/好奇的萌娃控

“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辛苦且沒有回報的工作,父母全憑一腔熱血和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無私的付出,但熱情會消耗殆盡,愛會被生活磨沒,有一個階段父母突然發現不愛自己孩子了,無法從照顧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得到滿足感和興趣,這種情況是不是開始厭惡自己的孩子了呢?

“突然不愛自己孩子了”有這2個表現,說明家長媽媽對孩子生厭 - 天天要聞

兒子的一句話覺得自己這麼多年都白付出了,心涼半截

這是來自一位寶媽的自述,今天真的被兒子傷到了,兒子的一句話讓自己覺得這幾年都白付出了,自打生了二胎後,自己的心思確實更傾向於妹妹這邊,因為妹妹小,所以在生活中照顧的更多,花費的經歷更多。

“突然不愛自己孩子了”有這2個表現,說明家長媽媽對孩子生厭 - 天天要聞

但怕兒子受委屈,覺得爸爸媽媽有了妹妹就不愛自己了,也怕兄妹倆感情不好,兒子做出什麼傷害妹妹的行為,所以事事都以兒子為先,但是兒子的事更多是爸爸在管。

今天早上兒子不刷牙就想去上學,凶了他幾句,沒想到他竟然說出“我不愛媽媽了,以後爸爸管我就好,我愛爸爸,妹妹愛媽媽就夠了。”兒子的一句話猶如一盆冷水澆得透心涼,內心突然生出一種“你不愛我,那好,我也不愛你,我這麼多年付出是為什麼,為了好好照顧你們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最後卻得到這樣的結果,等妹妹再大一點就要出去工作。”

“突然不愛自己孩子了”有這2個表現,說明家長媽媽對孩子生厭 - 天天要聞

分析:

其父母覺得自己不愛孩子,這種厭惡感並非突然來臨,是各種事情摻雜在一起,生活太忙太亂太慌,導致這樣的結果,這也不是大罪過,可能80%的父母都產生過這樣的情緒。

像上述寶媽,可能是因為帶兩個孩子太忙太累,從他對兒子的事放手開始,就對孩子產生了“厭惡”之情,只是自己沒有發現,而兒子的那句話成為壓倒駱駝最後一根稻草,感覺到了自己對兒子生厭。

“突然不愛自己孩子了”有這2個表現,說明家長媽媽對孩子生厭 - 天天要聞

有這2個表現,說明家長開始對孩子生厭

一:不再對孩子的成績上心

父母都有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思想,尤其是媽媽更希望孩子在學業上有所成就,所以媽媽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是非常關注的,但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孩子的成績依舊沒有提升,媽媽開始心灰意冷,如果一天你發現自己,不再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了,可能開始厭惡孩子了。

“突然不愛自己孩子了”有這2個表現,說明家長媽媽對孩子生厭 - 天天要聞

二:不再約束孩子的行為

在家庭里媽媽是那個啰嗦的角色,媽媽啰嗦往往是因為約束孩子的行為,例如孩子不洗腳、不刷牙、吃飯吧唧嘴等等不良行為,但當有一天媽媽再也無心管這些瑣碎事,不再約束孩子的行為,說明媽媽心累了,開始對這些事感覺到厭煩了。

“突然不愛自己孩子了”有這2個表現,說明家長媽媽對孩子生厭 - 天天要聞

父母為什麼會厭煩孩子?又該怎樣解決這種情緒呢?

一:生活壓力大

當孩子大了,老人老了,家裡的重擔全都壓在夫妻二人身上,開始為生活奔波,無心顧及到孩子,當孩子出現錯誤,就又開始感到反感,覺得孩子是個累贅。

二:家庭矛盾

家庭矛盾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親子之間,夫妻之間發生矛盾,父母也會把情緒帶到孩子身上,父母與孩子之間有矛盾了,更會讓父母對孩子產生厭惡之情。

“突然不愛自己孩子了”有這2個表現,說明家長媽媽對孩子生厭 - 天天要聞

三:媽媽自我價值丟失

很多女性為照顧家庭放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慢慢的與社會脫節,與職業女性出現鮮明的對比,這時媽媽會出現自我價值懷疑,開始思考自己這樣做值不值得,是不是當初沒有孩子會過得更好。

“突然不愛自己孩子了”有這2個表現,說明家長媽媽對孩子生厭 - 天天要聞

四:為人父母對孩子負責任,但也要學會釋放壓力

為人父母對孩有養育和教育責任,不能因為你今天情緒不好,就發泄到孩子身上,也不能因為孩子的某些行為,萌生放棄行為,但是做父母的也要學會壓力,不要孩子沒有撫養成人呢,自己先垮了。

“突然不愛自己孩子了”有這2個表現,說明家長媽媽對孩子生厭 - 天天要聞

你有沒有突然冒出“不愛自己孩子”的想法?歡迎留言交流。

我是一個萌娃控,和我一起關注兒童心理,一起解讀成長的那些煩惱,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了共鳴,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註:(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父母必修課#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黃子韜衛生巾半個小時賣出45萬件!產品設計達醫護級標準,將會在超市上架 - 天天要聞

黃子韜衛生巾半個小時賣出45萬件!產品設計達醫護級標準,將會在超市上架

5月18日晚7點,由演員黃子韜主理的衛生巾品牌上線發售。該品牌衛生巾開售15分鐘賣出19.5萬件,半個小時賣出了45萬件。在當天下午舉行的發布會上,品牌方公布了衛生巾的售價和售賣方式,包括迷你巾、日用、夜用、安睡褲等多品類打包售賣以及單品類多包售賣。據粗略計算,該品牌單品類多包售賣形式中,240毫米單片價格約0.65...
老了被子女疏遠別著急!3個智慧方法,讓孩子主動回歸盡孝 - 天天要聞

老了被子女疏遠別著急!3個智慧方法,讓孩子主動回歸盡孝

人到中年,曾經拼搏的身影漸漸收斂,膝下傳來孩童的稚嫩聲音慢慢變成手機微信里冷冰冰的“嗯”“知道了”,才發覺,原來家也會變得寂靜。朋友聚會吃飯,總有人苦口叮囑:“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別太操心。”“我們小時候爸媽都管得緊,如今輪到自己被落在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着不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 天天要聞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着不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很多人都覺得,哭,是一件“丟人”的事。“這孩子怎麼一有事就哭?”“男孩子哭什麼哭?”“這麼大了還哭,羞不羞?”於是我們慢慢學會了——哭,不是好事。哭,是軟弱,是不懂事,是扛不住。而那個摔倒了咬咬牙、不掉眼淚的孩子,總能收穫一句:“你真懂事。
經常說4句話,孩子的學習效率遠超同齡人 - 天天要聞

經常說4句話,孩子的學習效率遠超同齡人

你好,我是蓁蓁,一個80後寶媽~ 家有12歲兒子,在科學養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最近小區鄰居李姐家搬家,我沒事就過去幫忙。 李姐的女兒去年考上重點高中了,她把閨女....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這4個細節里 - 天天要聞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這4個細節里

(碼字不易,請勿搬運,全網維權!)01要說這當父母的,誰不盼着自家孩子將來能有出息,能過得好?可是這“好”字背後,學問大着呢。我年輕的時候,也琢磨過,是不是給孩子報最貴的輔導班,買最新的玩具,就是頂好的教育了?後來看着身邊人、身邊事多了,才
我們生孩子究竟是為什麼? - 天天要聞

我們生孩子究竟是為什麼?

這是一個觸及生命本質的追問,在不同維度會折射出彩虹般的答案。或許我們可以像中醫觀察脈象般,細細觸摸其中流轉的層次:陰陽相推的天地道二十四節氣在母親子宮裡輪迴,臍帶纏繞着人類三十八億年的基因長河。當新生命叩響世界,是碳基生命最古老的諾言——以
女子先兆流產後請假,公司用一個理由把她開除…… - 天天要聞

女子先兆流產後請假,公司用一個理由把她開除……

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況需要請假,也是職工的正當權益。如果用人單位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不批准職工的請假,然後再以曠工為由將職工開除,這樣的做法合理嗎?“先兆流產請假,單位不批准還開除” 法院判了閆女士在北京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工作多年,並簽訂有勞動合同。閆女士懷孕後身體不適,經醫院確診為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