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2025年03月31日17:00:44 育兒 6599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風的聲音
第二十四屆   
  都市森林百花展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在積蓄了一個冬天的能量後,上海共青森林公園迎來了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季節。第二十四屆都市森林百花展暨“游”畫森林第二季正式在公園拉開帷幕,即將迎來清明遊園高峰。為了豐富本屆花展內涵,讓市民遊客不僅能賞花,更能diy春天的味道,共青森林公園推出公益主題沙龍系列活動——《風的聲音》。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活動內容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參與活動的親子家庭將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將各式各樣的自然元素,如樹葉、樹枝、花材等用麻繩進行串聯、隨意自由組合成獨一無二的藝術風鈴,微風吹過,聆聽春日風來的聲音,利用自然材料轉化為藝術風鈴,引導孩子觀察自然細節,感受風與材料的互動,在創作中傳遞環保理念,記錄春日美好記憶。此次活動不僅是手作體驗,更是一場喚醒五感的自然療愈之旅,讓親子關係在協作與聆聽中悄然生長。


活動時間

4月5日(周六)13:30


活動地點

上海共青森林公園香樟廣場


報名方式

請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園官方微信公眾平台私信報名,私信模式為“風的聲音+姓名+手機號碼”。園方將在所有報名者中抽取10組親子家庭參加本次活動。


注意事項

1.本次活動招募對象為10組孩子年齡在6至16歲之間的親子家庭,每位孩子限1名家長陪同

2.本次活動為公益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但由於本次活動材料和人力等均會投入成本,為了保障活動資源有效利用,故在報名成功後預收取50元(伍拾元)定金,活動結束後將全部退還(如報名成功後未參加活動,定金不予退還)

3.報名時間:3月31日至4月2日12:00

4.報名截止後,公園將隨機抽取參加活動的人員名單,請報名的市民保持手機通暢,被抽中的幸運粉絲將有工作人員與您聯繫

5.中獎名單將在4月3日(周四)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園官方微信平台公布,敬請留意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招募10組親子家庭,DIY藝術風鈴  聽“風的聲音”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 天天要聞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這句民間俗語,讓不少朋友對即將到來的2025年清明節掃墓產生了顧慮。雙春閏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2025年的清明節,咱們到底能不能安心去掃墓呢?別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這個話題,給大家一個明明白白的答案。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 天天要聞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小易(化名)媽媽怎麼也沒想通:女兒只是跳了200個繩,做了30個仰卧起坐,後果竟如此嚴重。11歲的小易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運動打卡。幾天前,在即將完成“每日任務”時,小易突然感覺小腹一陣陣劇痛,得知情況的母親起初並沒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 天天要聞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觀察到幼兒的行為,卻不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經常容易根據成人思維推斷,給幼兒的行為簡單粗暴地貼上各種道德標籤:哭鬧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戀媽媽是軟弱……殊不知幼兒有獨特的大腦發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可能猶如驚濤駭浪。這一階段面對的人生挑戰遠比成人以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