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五十才知道,兄弟姐妹斷交之後,會留下4種遺憾

2025年03月23日23:20:37 育兒 5548

不管你是否合群,都要依附社交關係而存在。

你沒有辦法一輩子都獨來獨往,還活得很出彩。

在各種關係中,血脈是與生俱來的,也是相伴最久的,還很難割捨掉。

如果你五十多歲了,因為種種原因,你一狠心,就和兄弟姐妹斷交了,那麼你往後過日子,會發現好幾種遺憾。

千萬不要等自己老了,才追悔莫及,不如在當下,就及時改正。

人過五十才知道,兄弟姐妹斷交之後,會留下4種遺憾 - 天天要聞

01

傷害父母:父母健在,兄弟姐妹斷交,孝道就殘缺不齊了。

兄弟姐妹斷交,最傷心的,就是父母。

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孩子,互相爭鬥,比外人更加狠毒,父母是不知道幫助誰才好。並且父母老了,也擋不住孩子的選擇了。

如果父母正處於要照顧的年紀,而兄弟姐妹卻斷交了,那麼贍養的問題,沒有辦法談攏,甚至都沒有商議的機會。

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孝順父母,或者有人一氣之下,就根本不孝順父母。這就造成了孝道的缺失。同時,加劇了矛盾。

比方說,父母生病,在醫院住着。有人一次都沒有露面。那個來陪護的人,時間長了,難免會攀比,也懶得陪護了。最終傷害的,就是父母。

手心手背都是肉,手心手背鬧起來,兩面都如針扎一樣痛。

02

難以和解:如果父母過世,兄弟姐妹斷交,往往是一別永別。

人是愛面子的動物,一旦自己決定了,就不會輕易放棄。正所謂,自己選擇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一旦選擇和兄弟姐妹斷交,要自己放下臉面去求對方諒解,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父母已經走了的情況下,要達成和解,難於上青天。畢竟,父母這一根紐帶,已經沒有了。

從五六十歲到七八十歲,兄弟姐妹都處於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表面上風平浪靜,眼不見為凈。其實是,每個人都不好受,尤其到過年過節,會看到別人家的團圓,然後想到自己的家庭無法團圓。

也許某一天,你忽然收到晚輩的電話或者消息:你的兄弟姐妹,於昨日過世。

你的內心,五味雜陳。原來自己一直仇恨的人,過世了。你就像一個忽然失去對手的人一樣,手不知道往哪裡放。

其實你和兄弟姐妹,並沒有深仇大恨,你也無數次想要去和解。但是你沒有這樣做,面子上過不去。終於,在生死的關鍵時刻,你留下了遺憾。

原來,太多的人,一次告別,就是永別;一轉身,是一輩子。氣憤不已的轉身,也是如此。

我們總是等失去之後,才意識到自己錯過了什麼。這一種心理,會超越自己的面子,留下隱隱作痛的感覺。

人過五十才知道,兄弟姐妹斷交之後,會留下4種遺憾 - 天天要聞

03

失去人緣:自己,或者子孫在人緣方面,缺失了一部分。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你和人斷交的時候,以為自己再也不要求對方了。你是有骨氣的樣子。

但是你一旦混得不到,就會發現,自己若是得到幫助,就好多了。看看周圍,你並沒有什麼人脈資源,外人再好,也是利益交換,人情味是很少的。

而兄弟姐妹,也許會爭鬥,但是真正到了你需要的時候,還是會施以援手。

我看過村裡的兩兄弟。上午因為爭奪一塊地,大聲爭鬥。下午有一個村民,找老大的麻煩。老二毫不猶豫,和老大聯合起來,趕走了村民。

村民走了之後,兩兄弟繼續吵架。這就見證了一句古訓:“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

從長遠來看,我們的子孫,也會和堂兄弟、表姊妹聯繫,形成一定的利益圈。

畢竟,誰沒有一點困難,需要親戚幫一把呢?如果上一代的人,關係特別糟糕,那麼下一代的人,就基本上不會和親戚交往,這也是人脈資源的減退。

當你的兒女需要求助某個堂兄弟,你卻和兄弟斷交了,這就會讓你很為難,最好是厚着臉,和兄弟和好。

04

傷害心靈:斷交的原因,想起來就心有餘悸,是悲痛的。

斷交,一定是有原因的。

其一,父母偏心,把好的東西給了某一個人。你作為沒有得到好處的人,憤憤不平。

其二,你困難的時候,兄弟姐妹都沒有幫助你,讓你寒心。

其三,贍養父母的責任,大家都不願意承擔,互相推諉,你認為自己出力很大,內心不愉快。

其四,兄弟姐妹的三觀不一樣,一見面就爭吵。

其五,你遭遇過落井下石,也在孝順父母上吃虧,被大家拖累過。

不管什麼原因,你在後來回想,都會心酸心痛。斷交了,不等於把記憶都刪除了。

如果你身邊的人,有意無意提起兄弟姐妹的情況,你聽過了,就很生氣,或者很遺憾,那麼你的內心,就一次次被傷害,並還要裝作若無其事。

人心都是肉長的,總會念及骨肉情分,會知道骨肉的消息。斷交,就像一根針,扎在肉上。

人過五十才知道,兄弟姐妹斷交之後,會留下4種遺憾 - 天天要聞

05

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一個概念:出生順序效應。

因為每個人出生的順序不同,時間地點不同,成長的環境不太一樣,接受的教育不一樣,因此會產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不一樣的三觀。

兄弟姐妹的差異,帶來矛盾是不能避免的。

因此我們只能選擇尊重差異,在建立家規的基礎上,也不照本宣科地執行家規。還是一句老話,吃虧是福。

沒有必要帶着仇恨過日子,等大家都冷靜下來,好好說話,一切都還能釋懷。

很多家庭,不是有深仇大恨,而是缺少一個帶頭低頭的人。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 天天要聞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小易(化名)媽媽怎麼也沒想通:女兒只是跳了200個繩,做了30個仰卧起坐,後果竟如此嚴重。11歲的小易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運動打卡。幾天前,在即將完成“每日任務”時,小易突然感覺小腹一陣陣劇痛,得知情況的母親起初並沒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 天天要聞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觀察到幼兒的行為,卻不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經常容易根據成人思維推斷,給幼兒的行為簡單粗暴地貼上各種道德標籤:哭鬧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戀媽媽是軟弱……殊不知幼兒有獨特的大腦發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可能猶如驚濤駭浪。這一階段面對的人生挑戰遠比成人以為的多...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 天天要聞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近日,國家網信辦通報了一批有關網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典型案例,涉及惡意製作“沙雕動畫”短視頻、傳播未成年人軟色情、打造“網紅兒童”等共七大類。一起來看詳情2024年是《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實施之年。網信部門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依託“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聚焦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 天天要聞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言語猶如溫暖的陽光和滋潤的雨露,對他們的內心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想要養育一個內核強大、情緒穩定的孩子,父母需要頻繁地說出一些特定的話語,為孩子的心靈注入力量,讓他們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能夠堅定自信、從容不迫。“我相信
免費三天! - 天天要聞

免費三天!

清明時節踏青出遊掃墓祭奠自駕出遊等出行活動增多為預防和減少各類道路交通事故天水公安交警請大家收下這份出行小提示- 放假時間 -今年清明節放假時間:4月4日(星期五)至4月6日(星期日),共3天。- 天氣情況 -請廣大群眾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氣象預報信息,注意行車安全。- 高速通行情況 -清明節期間4月4日0時-4月6日24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