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韻緣|大初五接財神,怎樣做旺財運?

2025年02月17日01:40:09 育兒 9634
善韻緣|大初五接財神,怎樣做旺財運? - 天天要聞

歲月如梭,眨眼功夫,我們已迎來了農曆新年的第五天——大年初五。這一天,在民間被親切地稱為“破五”,寓意着破除舊俗,迎接新生,新一年的征程,自此刻正式揚帆起航。

在老一輩人的眼裡,大年初五不僅是歡慶新年的延續,更是一個象徵“送年”的日子,意味着年味漸淡,人們即將從節日的氛圍中抽離,回歸日常的工作與生活軌道。

那麼,在這個寓意深遠的日子裡,民間究竟有哪些獨特的習俗,又該如何行事以求得好運連連呢?

善韻緣|大初五接財神,怎樣做旺財運? - 天天要聞

破五節

“破”,在這裡寓意着打破陳規,尋求突破。正月初五,又名“破五節”,其核心精神在於“破除”。在往昔,從除夕至初五,家家戶戶都遵循着一系列嚴格的習俗與忌諱,如不得掃地、不得動針線等。

然而,一旦過了大年初五,這些忌諱便如同冰雪消融,不復存在,人們得以自由地規劃自己的生活與事業。按照傳統,過了“破五節”,各行各業才正式開啟新一年的勞作,店鋪的開張、櫃檯的調整等多在初六之後進行。

此外,“破五”還有“潑污”之說,意味着從除夕夜累積至今的污水、垃圾可於今日一併清除,象徵著辭舊迎新,萬象更新。

善韻緣|大初五接財神,怎樣做旺財運? - 天天要聞

據傳,大年初五是財神趙公明元帥及其麾下眾財神降臨人間的日子。無論是商賈巨富,還是平民百姓,都渴望在新的一年裡財源滾滾,因此,“接財神”成為了大年初五最為隆重的民俗活動。

在正月初五的凌晨時分,家家戶戶都會打開門窗,點燃香燭,燃放鞭炮,綻放煙花,同時供奉上寓意吉祥的鯉魚、羊頭等供品,祈求五路財神庇佑,帶來財富與好運。許多地方還有搶頭香的習俗,即在正月初四夜晚便備好香燭、供品,以期能最早迎接財神的到來。

善韻緣|大初五接財神,怎樣做旺財運? - 天天要聞

送五窮

大年初五,亦是送窮日,又稱“破五窮”。這裡的“五窮”,指的是“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五種不吉之神。人們相信,若是不慎遇到這五位窮神,便會招致霉運與不幸。因此,在大年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通過各種方式送走窮神。

為了徹底擺脫窮神的糾纏,人們會進行全面的大掃除,將家中的垃圾與廢舊物品一掃而空,寓意着將霉運與晦氣一併清除。

同時,還會燃放鞭炮,謂之“崩窮”,讓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將窮氣與晦氣遠遠驅散。在一些地區,還有“填窮坑”的習俗,即通過食用特定的食物(如餃子)來象徵性地填滿窮坑,遠離貧窮。

善韻緣|大初五接財神,怎樣做旺財運? - 天天要聞

少串門

過年期間,走親訪友、拜年賀歲已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傳統習俗。然而,在大年初五這一天,民間卻流行着“少串門”的說法。

一方面,經過連日的忙碌與歡聚,人們確實需要適當的休息與調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在不經意間衝撞到窮神或其他不吉之神,從而招致不必要的晦氣。這一習俗不僅體現了人們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許,也蘊含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真正的換位思考是一個移情的過程,需要你發自內心地體諒別人,並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親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媽媽們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給您一份特別的禮物?不是精美的鮮花,也不是昂貴的首飾,而是一份發自內心的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 天天要聞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當五月的康乃馨綻放出愛的氣息,母親節便悄然而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長沙各文藝場所準備了不少活動,以儀式感加固我們與母親之間的聯繫,一起來看看,母親節我們可以和媽媽去哪些地方吧~小時候,母親帶我們看世界長大了,我們帶母親重溫經典近日,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票務中心特別策劃母親節專屬票根定製,帶...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湖南衛視、芒果TV推出的代際溝通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將於5月11日上線。黃聖依和鄧傳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陳夢和逄敏、程瀟和梁愛群四對性格迥異的母女,攜手踏上一場只屬於母女的率性“出走”,她們在過程....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着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着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