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種育兒軟件裏海量的電子繪本適合幼兒閱讀嗎?幼兒園“去小學化”,幼小銜接如何科學進行?怎樣培養孩子的耐挫力?今天(11月30日),上海市科學育兒指導公益活動“育兒加油站”在青浦區徐涇鎮舉行,來自教育、心理、醫學等領域的專家一對一解答了學齡前家長的育兒困惑。
當前,電子化閱讀越來越低齡化,對於這種現象該怎麼看?靜安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陳小文認為,對低年齡幼兒來說,閱讀是他們積極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現在很多年輕家長認為網絡閱讀繪聲繪色,卻忽略了親子閱讀過程中,家長和幼兒互動過程才是最讓孩子受益其中的。“家長看重的是知識,而孩子更看重的是自己和家長的互動交流感受,電子讀物和平板的確可以提供豐富的知識,但背離了親子閱讀的初衷。”
在現場,還有不少家長關注如何培養孩子耐挫力,對此,多為專家觀點一致:耐挫力十分重要,但不應該在通過考試成績來磨練。而是可以在體育運動、勞動等方面提升能力。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科學育兒指導活動包括三場科學育兒大講堂、8個育兒工作坊、30餘場專家面對面諮詢和60餘場親子遊戲指導等活動,為千餘戶嬰幼兒家庭提供了專業的指導和支持。

活動圍繞“會照料”“會撫愛”“會陪玩”“會溝通”“會放手”“會等待”“會示範”等七項關鍵的親子陪伴技能開展,由健康運動專家帶來了專業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生活運動指導;幼兒園的營養專家向0-3歲嬰幼兒家庭分享了日常生活中“餵養”的過渡與進階;高校學前教育學系教授則結合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氣質個性,分享生活中如何支持寶寶之間的人際交往等。
特別的是,此次活動嵌入都市年輕人喜歡的“citywalk”(城市漫遊)形式,邀請適齡家庭參與一場別開生面的成長同行活動,一同漫步戶外、走進場館,接受科學育兒指導。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婦女聯合會指導,上海市教委學前教育信息部與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導服務中心聯合主辦。主辦方表示,科學育兒指導活動是上海“學齡前兒童善育”民心工程的主要舉措,是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抓手,讓孩子們在托幼園所、家庭、全社會的共同呵護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