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春節臨近,六位用戶講述順風路上的美好“順”間

2024年02月21日14:11:49 育兒 4906

龍年春節臨近,六位用戶講述順風路上的美好“順”間 - 天天要聞

圖說:嘀嗒出行活動海報 採訪對象供圖

順風車上,常常能收穫很多意外之喜。或者是理解與關照,或是志同道合的默契,或是豁然開朗的釋然。這些不期而遇的“順”有千萬種模樣,不過都一樣讓人心情明亮,感受到世間美好。

2024龍年春節前夕,嘀嗒出行發起了關於“真的順”的主題行動:其中一項便是邀請廣大網友分享在嘀嗒順風車上的美好“順”間,一起聊“順”的故事。很多用戶深度分享了自己在順風出行中遇到的驚喜和感動。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順風車這一平等互助、溫暖愉悅的出行方式,在傳遞陌生人之間的相互關照、理解與信任方面的獨特人文魅力。來聽這六位嘀嗒順風車用戶的講述。

濟南車主:“開順風車遇到大學校友,後來成為創業合作夥伴”

我上下班和返鄉都會用嘀嗒順風車,駕駛途中一般會和乘客聊聊天,和年紀大的叔叔阿姨嘮嘮家常,和同齡人聊聊工作職場規則,遇到大學生也會分享一些人生經驗。

日常上下班市內順風車接單,也會有意外的幸運和驚喜,比如順風同行中遇到了自己大學師哥師姐,聊着聊着發現竟然有共同的朋友。

記得2018年我在帶創業學院時,通過順風車認識了同校師哥 ,這些年一直保持緊密聯繫,而且平時經常聚聚,師兄弟一起合夥做了點事情。可能,順風車就是這樣,常常讓你收穫一些意外驚喜,積累一些人脈資源,遇到人生的貴人。

天津乘客:“車主用我的建議和孩子溝通,非常順暢,後來還給我免了單”

作為一名老師,我有些好為人師。我和這位車主比較熟,聊育兒、聊生活,可能因為年紀相仿,共同話題特別多。

後來有一次他和孩子溝通時,採用了我提過的引導方法,跟孩子交流非常順暢,一改以往的不歡而散。於是再次同行時,他一再感謝我,還給我免了單。這讓我倍感欣慰,覺得做了件好事兒,很快樂,於是下車後就給車主送了朵小紅花。

這九年來,使用嘀嗒順風車上下班,和同路人天南海北,家長里短,早已成為習慣,也是生活樂趣之一。

南京車主:“車電瓶突然沒電遇好心人搭電,乘客安慰我別急慢慢來”

我在機場工作,每天開車上下班來回120公里,基本都會順路接單,發現往返機場用順風車的人還是挺多的,也遇到過很多溫暖有趣的人和事。

最近一次上班接一位乘客,雖然出了些小意外,但收穫了更多不期而遇的感動。那天乘客本來約的是早上五點多的車去機場,因為冬天溫度太低,我的車電瓶突然沒電了打不着火。

我怕她趕不上飛機就跟她說,要不您重新叫輛車吧,她說沒事等我一下,讓我別著急,如果真的趕不及再取消。那時就覺得,人和人之間互相理解的感覺特別好。

幸好後來路上遇到好心人幫我搭電了,我也順利接到了這位乘客,一路上她沒有抱怨,也沒有着急,反而讓我慢點開,很有禮貌,非常暖心。行程結束後,我毫不猶豫地送了她一朵小紅花。

濟南車主:“回老家順路捎帶乘客阿姨,到達後她給我摘了一大兜自家黃瓜”

記得去年開順風車跨市回老家,接到一個阿姨,便跟她嘮起家常。阿姨的兒子也是在從老家來濟南打拚,已經結婚,她來濟南是給兒子看孩子。阿姨家裡種了5個大棚蔬菜,叔叔一個人在家辛苦勞作掙錢給孩子填補家用,這次着急回家幫着摘黃瓜賣。

其實我的父母也是農民,老兩口不捨得吃不捨得穿給孩子攢錢,一路上我有更多的感同身受,可憐天下父母心。

一路上可能交流比較多,阿姨也覺着我很實在,送到達目的地後,她非讓我跟去她家的蔬菜大棚,給我新摘了一大兜子黃瓜(當時價格7元/斤),一路上心裡感覺暖暖的。

北京車主:“鼓勵一位剛入職場的女乘客勇敢面對,她聽後情緒好多了”

一般我開車上下班接到年輕乘客,會跟他們聊些工作。記憶最深的是遇到一個剛入職場的年輕女孩,在車裡委屈抹眼淚。

我放了一些舒緩的音樂,聊天得知原因後,鼓勵她年輕人不要氣餒,或許每一次的挫折都是一次成長的蛻變,當有一天你到達了一定的職場高度,回頭看看,也許當初的挫折是你轉變的開始,也或許是你的一次人生轉折,現在的你也許要感謝當時你勇敢的面對和一路的堅持。

她聽後情緒變得好多了,雖然我們不是專業的心靈導師,但我覺着鼓勵年輕人不怕困難積極向上,這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

深圳車主:“每次開車回家,喜歡有順路老鄉的一路歡聲笑語”

我算是嘀嗒老粉了,從嘀嗒成立之初就開始使用。每次回家我都會順路捎帶一兩位同路人,如果沒有遇到同路人,甚至有時候都不願意獨自上路。

以前聽過一句話,“最痛苦的是自己一個人吃火鍋”。在幾個小時回老家的路上,有老鄉一起聊天,路上歡聲笑語,我開車也沒覺得那麼累了。

我對嘀嗒順風車的整體感受是綠色、環保、低碳、高效、溫暖。希望2024年能讓更多人更好認識順風車,共同加入這一綠色低碳出行中來,這樣我們都能有更大機會順風同行。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回家路上注意安全。

新民晚報記者 金志剛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着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絡、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着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着,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