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笛安說:“人生,最終會被我們過成一個破敗的旅店。每一個房間都會被佔滿,被清空,被用舊。”
是的,太多的人不懂得過日子,連清掃的事情都懶得做。久而久之,住在裝修豪華的房間里,抱怨不斷。
當然也有一些人,身處陋室,卻有愉快的笑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仔細觀察身邊的人,看名人的一生,就會發現,一個人的福氣,和他的房間關係太大了。

01
乾淨,福來。
遠古時期,有個喜歡阿諛奉承的小神仙,叫三屍神。
有一天,他告訴玉皇大帝,人間髒兮兮的,醜陋不堪。
玉皇大帝憤怒了,安排神仙在除夕夜下凡,對門上有蜘蛛網的家庭,進行登記。同時,告訴灶王爺、財神等,不要去這樣的家庭。
更可怕的是,窮神看到蜘蛛網和灰塵,特別開心,就走進去了。
為了拒絕窮神,迎接財神、灶王爺,讓自己家紅紅火火,人們每到過年,都會有“掃塵”過程。
掃除灰塵,也就意味着清掃了陳舊的東西,往後的日子,都是新的。
家裡的老人,也總是告誡子孫:“財不入污門。”
當然,也有一些境界特別高的人,除了掃灰塵,還會積極防止灰塵到房間里來。
詩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每時每刻都管好自己,不帶灰塵到心靈里,能夠定期清掃房間,那麼家會變得溫馨,家人在一起,也會和諧。
一家人,其樂融融的過日子,就沒有不致富的道理。就算一家人種地,分工協作,也能闖出一片天地。
事實上,和睦的氛圍,就是難得的精神財富,把家變成港灣,人生的出發點。
02
書香,福厚。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顏回,家徒四壁。
可是孔子卻對顏回,讚美不已:“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身為土豪的子貢,也感慨:“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顏回是一個窮苦的人,但是他的福氣特別多,在過世之後,還常常被孔子說起,是教育大家的範本。
後人尊稱顏回為“復聖”。
我們經常說:“寒門出貴子。”這的貴氣,就是從讀書開始的。
一家人,孩子讀書,可以考取好的大學,徹底改變命運;老人讀書,能夠跟上時代,為自己的餘生點亮一盞燈;中年人讀書,能夠找到賺錢的方法,從而真正致富。大人讀書,是言傳身教。
讀書多了,也能力透紙背,從文字的背後,洞察到社會真相,眺望遠方,也就是形成了做人的遠見。
走一步,就能謀劃十步,走下去就能抵達夢想的彼岸,幸福自然而來。

03
髒亂,福去。
很多人有這樣的習慣,當自己有幾個錢了,就把房子變得很奢華,什麼貴重的東西,都希望擺放起來,炫耀一番。
房間里的東西多了,不管如何擺放,也會顯得髒亂差。不經意,福氣就溜走了。
在《初刻拍案驚奇》里,寫了一個松江的富翁,姓潘。
他老想着,能夠錢生錢,日進斗金。
一個騙子,利用障眼法,把一塊金子丟進火里,然後變成了兩塊金子。潘富翁就信以為真了,把騙子還有其女眷,都請到家裡。
騙子在富翁家修建了爐灶,堆起了煤炭。沒日沒夜地燒火。
女眷和富翁眉來眼去,富翁的魂魄都被帶走了,把金子銀子掏出來,進行取悅。
不要多說,富翁最後是賠了銀子,還毀掉了名聲。
有句土話說得好:“你貪圖人家的利息,人家盯上了你的本錢。”
房間很臟,誰住着都不舒服,整日愁眉苦臉;若是人的心房很髒了,就更可怕了,會有惡念產生,也會失去理智,還有各種慾望。
當然,房間長期髒亂,還體現了主人很懶惰的形象,每天躺着,一動不動,肯定不是成大器的樣子。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04
冷漠,禍來。
有的房間很乾凈,也很奢華,還有圖書,但是進入房間,就覺得冷颼颼,如冰窟窿一樣。
在“濟南公安”平台上,說了一件扎心的事情。
一位母親走進派出所,說自己的孩子小石走丟了,一夜都沒有回家。
民警調取一路上的監控,發現小石在某路口,就跟隨同學王某走了。
原來,小石一直在王某家,不管怎麼說,就是不回自己家。他怕母親安排去輔導班,日夜不停地讀書。
類似的情況,總是在我們身邊發生。
作為家長,應該想一下,孩子為何不回家,不是家裡沒有吃的,大人不管教,而是大人要求太多,對孩子的安排太離譜,導致孩子覺得家人冷漠無情。
同樣,夫妻之間,若妻子太狠毒,每天衝著丈夫謾罵,丈夫也不會回家了;反過來說,丈夫有家暴,還好吃懶做,妻子會寒心離去。
房間里沒有火爐,不可怕,一家人想辦法,也會溫暖起來;人心寒冷了,日子過不到一塊了,那就毫無辦法了。

05
作家海倫·凱勒說:“生死只不過是從一個房間進入另一個房間。”
是的,人從出生到死亡,要經歷很多的房間,產房、病房、父母的房間、自己的房間、辦公室......
每一個房間,都承載着夢想、金錢、家庭、心情、愛情等,要堅持把多餘的東西清理出去,把需要的東西擺放好,也懂得人情來往,增加房間的煙火氣。
人有沒有福氣,不在乎房間有多大多貴,而是房間里的人有多好。
願你我,住吉宅,說吉祥話,過吉慶年。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