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比知識重要”這句話,在這套書里得到了驗證

2023年06月21日21:47:27 育兒 1854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並推動着進步,想象力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想象力,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它能讓孩子看到平凡中的不平凡,能讓孩子創造出無限的可能,能讓孩子擁有自信和快樂。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呢?有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閱讀繪本。

繪本,是一種以圖畫為主要表現手段的圖書,它能通過生動而有趣的畫面和文字,引導孩子進入一個充滿想象力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孩子可以自由地觀察、思考、感受、創造,從而開拓視野、豐富心靈、發展智力。繪本,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一套非常適合孩子想象力啟蒙的繪本,那就是深見春夫的《滴答滴答》系列圖畫書。這套繪本是由日本著名的繪本大師深見春夫創作的,由北京日報出版社於2023年7月出版的。它共有四冊,分別是《什麼東西都沒有哦》、《媽媽的臉》、《這是什麼呢? 》、《肉乎乎》。它是專為孩子想象力啟蒙而創作的繪本,充滿了愛和童趣。

“想象力比知識重要”這句話,在這套書里得到了驗證 - 天天要聞

簡單而生動的內容

這套繪本的內容非常簡單,每一冊都以不同的形式,生動地呈現了一種自然現象或動物的生長曆程。

在《什麼東西都沒有哦》中,作者用“嗖”“啪嗒”“啪嘰”“咕嚕咕嚕”“滴答滴答”等象聲詞和簡單的線條,讓我們看到了一朵向日葵從種子到花朵的過程。在《媽媽的臉》中,作者用“啊哈哈哈哈哈”“唉……哎呀……”“寶貝,媽媽愛你喲”等語氣詞和不同的表情符號,讓我們看到了媽媽對孩子的各種情感表達。在《這是什麼呢? 》中,作者用“咻咻”“喲嗬”“嘩啦啦”等象聲詞和圓形、三角形、方形等基本圖形,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小熊從頭到尾的拼接過程。在《肉乎乎》中,作者用“吧唧吧唧”“啪啪啪”“咕嘟咕嘟”等象聲詞和圓形、橢圓形、曲線等圖形,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青蟲從卵到蝴蝶的變化過程。

“想象力比知識重要”這句話,在這套書里得到了驗證 - 天天要聞

“想象力比知識重要”這句話,在這套書里得到了驗證 - 天天要聞

“想象力比知識重要”這句話,在這套書里得到了驗證 - 天天要聞

“想象力比知識重要”這句話,在這套書里得到了驗證 - 天天要聞

極富創意和趣味的故事

這些故事看似簡單,卻極富創意和趣味。它們不僅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還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孩子們可以跟隨作者的聲音和畫面,一步一步地發現新的事物,也可以自己發揮想象,創造出自己的故事。這樣的繪本,不僅是給孩子看的,也是給孩子玩的。它們可以讓孩子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和成就,也可以讓孩子在玩耍中培養出觀察力和創造力。

用想象力點亮孩子心靈的繪本

深見春夫的《滴答滴答》系列圖畫書,是一套用想象力點亮孩子心靈的繪本。它們以簡單而鮮明的方式,展示了自然界的奧妙和生命的美好。它們以輕鬆而幽默的語氣,傳遞了對孩子的關愛和鼓勵。它們以開放而富有趣味的結構,激發了孩子的探索和創造。這樣的繪本,不僅能給孩子帶來閱讀的樂趣,還能給孩子帶來想象力的啟蒙。

“想象力比知識重要”這句話,在這套書里得到了驗證 - 天天要聞

“想象力比知識重要”這句話,在這套書里得到了驗證 - 天天要聞

這套繪本讓我眼前一亮,它讓我和孩子一起進入了一個充滿想象力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能看到向日葵的成長、媽媽的表情、小熊的拼圖、青蟲的變化,還能感受到自然的美麗、愛的溫馨、趣味的創造。這樣的繪本,是一份讓人快樂的禮物,是一份讓人成長的財富。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10斤2兩!生個胖娃娃,體重趕上姚明出生時 - 天天要聞

10斤2兩!生個胖娃娃,體重趕上姚明出生時

1980年9月12日晚,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產下一名男嬰,體重10斤2兩,此人便是後來家喻戶曉的籃球明星姚明。今年6月,在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也誕下一名10斤2兩的“小胖墩”。“寶寶早上剛喝了80毫升奶,這幾天睡得好,精神也好,黃疸已基本消退
兩年狂飆289%!蒙牛初愛牛牛當之無愧國產奶粉「增速王」 - 天天要聞

兩年狂飆289%!蒙牛初愛牛牛當之無愧國產奶粉「增速王」

作者/芝月在嬰配粉市場存量廝殺、增量難尋的當下,蒙牛初愛牛牛以289%的現象級增速,掀起了一場引發行業側目的紅海逆襲!復盤數據可知,2025年月均銷售額較2023年同期狂飆突進,正是蒙牛初愛牛牛在產品端精進打磨、渠道端深度拓維,雙向蓄力後實
人啊,別虧待自己!(渡了無數人) - 天天要聞

人啊,別虧待自己!(渡了無數人)

你是不是經常可能得到別人的關注,你是不是經常去討好和迎合別人,你是不是總看別人的臉色生活,你是不是一直都忍氣吞聲,你是不是什麼都不敢為自己爭取等等。
中國的孩子最缺什麼? - 天天要聞

中國的孩子最缺什麼?

今天的中國孩子缺什麼,答案似乎就藏在熱得燙手的教育現實里:孩子們被知識和技能塞得滿滿當當,課表沒有縫隙,大腦沒有空隙。他們能把唐詩倒背如流,能把奧數題解得飛快,但當被問到“你想做什麼”“你的感受怎樣”時,眼中卻常浮起一片茫然。
你罵孩子,他不會停止愛你,卻會停止愛自己 - 天天要聞

你罵孩子,他不會停止愛你,卻會停止愛自己

今天咱們聊聊這事——家長罵孩子,幾乎是育兒里最扎心又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話題。場景都太熟悉了,是不是?孩子寫作業磨蹭,"慢死了!你就不能麻利點?"考試考砸了,"看看人家小紅!再看看你!你長沒長腦子?"不小心打碎杯子,"整天毛手毛腳的!凈給人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