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潑媽媽淡定玩手機,90後父母開始“撕傘”了

2022年10月09日14:53:03 育兒 1119

一哭二鬧三躺地,是孩子拿捏父母的三大“絕招”。

凡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只要祭出這三大“絕招”,父母們分分鐘妥協。雖然父母都知道這是孩子慣用的套路,但大家依舊拉不下臉來跟孩子“一般見識”。

直到90後、00後成為了父母,她們開始出手整頓“娃圈”。

90後父母開始“撕傘”

自己淋過雨,所以要把別人的傘也撕了。

具體到“娃圈”,90後、00後父母的整體思路就是:走娃的路,讓娃無路可走。

國慶假期期間,街頭一對母子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人來人往的大街上,一個孩子手裡抓着一個黃色的氣球,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跟媽媽較勁,媽媽不氣也不惱,淡定地蹲在他旁邊玩手機,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

孩子撒潑媽媽淡定玩手機,90後父母開始“撕傘”了 - 天天要聞

孩子在地上躺了20分鐘發現沒作用,便起身和媽媽一起回家了。

這場對峙,最終以孩子的妥協收場,看得網友們拍手稱快。以往這種“爽劇”,都是在電視劇中才會有的。

現實生活中,跟孩子在公共場合“鬥法”,妥協的基本上都是父母。無論是想買零食還是想買玩具,父母要是不同意,立馬躺地上撒潑打滾,想要的都能立馬到手。

這招成了不少孩子“要挾”父母的絕招,屢試不爽。

萬萬想不到的是,這個遊戲規則會在90後、00後成為父母后,慢慢被改寫。傳承了幾代孩子的絕招“一哭二鬧三躺地”,居然失靈了。

走孩子的路,讓孩子無路可走

面對生來就不走尋常路的90後、00後父母,孩子們才是被拿捏的一方。

  • 90後父母“撕傘”第一式:擺爛

從小靠“一哭二鬧三躺地”拿捏父母的90後、00後,沒人比他們更熟悉這個套路,也沒人比他們更清楚這道題的解題方法。

所以,面對孩子的“一哭二鬧三躺地”,他們開始擺爛:你哭任你哭,理你算我輸。

初級選手父母會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孩子“表演”,直到“演出”結束。

進階型父母會選擇用手機拍下這有趣的一幕,當作自己當天發朋友圈的素材。

孩子撒潑媽媽淡定玩手機,90後父母開始“撕傘”了 - 天天要聞

白銀型父母絕對不會因為孩子耽誤自己享受生活,會點一杯奶茶或是咖啡,坐在一旁看孩子表演。

王者型父母會先發制人,搶在孩子前面躺地,牢牢地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給孩子留一絲絲機會。

孩子撒潑媽媽淡定玩手機,90後父母開始“撕傘”了 - 天天要聞

沒人比90後父母更清楚,能打敗魔法的,只有魔法。

  • 90後父母“撕傘”第二式:反向育兒

90後父母深知,孩子難帶問題不在於孩子,而在於他們沒遇到一對難帶的父母。

所以,90後父母開始“反向育兒”,只要父母夠難纏,孩子就沒機會“任性”。

孩子一出門就像“脫韁的野馬”,不受控制地瘋跑?70、80後父母會在後面奮起直追,而90後媽媽只會在原地又蹦又跳地大喊:“你不拉着媽媽的手,萬一媽媽走丟了怎麼辦呢?媽媽走丟了你都找不到媽媽了。”

孩子撒潑媽媽淡定玩手機,90後父母開始“撕傘”了 - 天天要聞

不到兩秒,孩子屁顛屁顛地跑回來牢牢地牽好媽媽。

出門看見玩具就走不動路?70、80後父母會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講道理,90後父母只會在逛街前告訴孩子“你爸爸每次逛商場都要買玩具,我都不想帶他去了”,並讓孩子幫自己監督爸爸不要買玩具。

果然到了商場,孩子看到爸爸一拿玩具就趕緊上前奪走放回原位。

孩子撒潑媽媽淡定玩手機,90後父母開始“撕傘”了 - 天天要聞

早就徹底洞悉孩子心理的90後父母們,徹底將孩子們拿捏了。

“撕傘”不等於不靠譜

90後、00後出手整頓“娃圈”,表面上不靠譜,實則有着自己的育兒智慧。

崇尚獨立與自由的90後、00後父母,並沒有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也不想做無私奉獻型父母。

她們更願意與孩子一起合作,共同成長,相互成就。

這種育兒方式給了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讓孩子們能夠有更多機會去探索、去成長,而不是一味地被寵成“熊孩子”“媽寶男/女”。

孩子撒潑媽媽淡定玩手機,90後父母開始“撕傘”了 - 天天要聞

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亦師亦友,親子關係更融洽。

表面上是90後、00後父母整頓“娃圈”,其實是他們在育兒方式上的一種探索。

養娃沒有不變的規則,更沒有萬能的方法,90後、00後父母敢於打破常規,也是一種不錯的嘗試。

不過值得提醒的是,每個孩子都不同,別人見效的方式你用未必靈,我們可以適當借鑒別人好的經驗和育兒方法,但不可生搬硬套。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與媽媽展開一場關於更年期的對話 - 天天要聞

與媽媽展開一場關於更年期的對話

34種癥狀在2025年3月播出的紀錄片《看不見的更年期》中,主持人李靜首次袒露自己的絕經過程:“今年我54歲,已經絕經兩年了。”盜汗的癥狀和手足無措甚至自我厭棄的情緒瀰漫在李靜的更年期。在一次發布會上,正在主持的李靜經歷了嚴重的盜汗,“我就像進入了一個桑拿房,粉底混着汗水不斷地流進鎖骨,我的大腦一片空白,完...
《偷聽母親》丨讀者分享會新加坡母親節專場,分享了這篇文章 - 天天要聞

《偷聽母親》丨讀者分享會新加坡母親節專場,分享了這篇文章

奔流新聞訊(記者鄭重)5月11日下午,新加坡讀者分享會第4期母親節專場在中國文化中心圖書館舉行。來自新加坡各行各業熱愛閱讀的華人朋友們歡聚一堂,以共讀美文的方式慶祝母親節。除了現場的60多名觀眾,新媒體《獅城頭條》現場直播也吸引了線上5000多名的觀眾參與。此次活動由獅城讀者分享會、讀者雜誌社、新加坡善濟文化...
川渝媽媽是怎麼做到統一的? - 天天要聞

川渝媽媽是怎麼做到統一的?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愛瑾,感謝大家點點關注,找我不迷路哦!!!今天是母親節,在這裡祝天下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有一種愛,叫川渝母親對子女的愛!這種愛帶點陰陽怪氣,陪伴着我們長大,成年後,又傳承給孩子:我媽媽:一天到黑懶收拾,現在找不到怪那
因為是一個母親,所以更要懂得愛自己 - 天天要聞

因為是一個母親,所以更要懂得愛自己

今天是母親節,朋友圈裡到處都是曬母親節禮物的!是女兒,是媽媽,是兒媳,這是我的多重角色,作為女兒,我希望我的媽媽健康長壽,媽媽健康了,我們才能安心的工作,才能安心的照顧好小家!作為媽媽,我希望我的孩子永遠平安健康!作為兒媳,我也希望我的婆婆
退休後才發現:原來夫妻恩愛全是演給孩子看的 - 天天要聞

退休後才發現:原來夫妻恩愛全是演給孩子看的

搭夥半輩子,戲散場了才看清年輕時候,總覺得兩口子吵架不吉利,在孩子面前裝也得裝出和睦樣。摔了碗要憋着火笑,心裡涼透了還得並排散步。那時候想着,演戲是為了孩子好,別讓娃在提心弔膽里長大。可等到孩子成家搬走了,退休在家大眼瞪小眼,才發現——戲台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監利市白螺中心小學五(三)班鄒知夏 親愛的媽媽今天是我們相遇的第1524天,相識的1831天,多出的307天是我在你肚子里和你單獨生活的天數。都說虛歲的來源是和媽媽最親密的十個月。 從這1524天里我見到了一位正值青
李寧YOUNG母親節親子跑"陪伴有愛" - 天天要聞

李寧YOUNG母親節親子跑"陪伴有愛"

5月10日清晨,朝陽公園的綠茵場上,近20名跑團母親與孩子以一場特別的奔跑,為母親節留下難忘回憶。李寧YOUNG以“奔跑同行,伴你有YOUNG”為主題,發起母親節親子跑特別活動,通過2公里的趣味賽道、親子運動與溫情互動環節,用奔跑致敬母愛力
楊樂樂和媽媽做蛋糕過母親節,豪宅意外曝光,到處可見收藏品 - 天天要聞

楊樂樂和媽媽做蛋糕過母親節,豪宅意外曝光,到處可見收藏品

5月11日是母親節,原湖南衛視主持人楊樂樂曬出自己和媽媽一起過節的視頻。因為最近幾年楊樂樂沒有在上班賦閑在家,所以她把媽媽從老家接到長沙和自己同住。楊樂樂媽媽今年已經80多歲了,但是身體還是十分硬朗,住到女兒家之後也沒有當甩手掌柜,只會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