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叫做“不要在該立規矩的年齡跟孩子做朋友”。文章中的主要觀點正如文章的標題,是反對一味地強調與孩子做朋友,但她還是認為孩子和父母是可以做朋友的,這點我卻不以為然。這讓我想起了曾經有一種觀點風靡一時,就叫做“家長要與孩子做朋友”。我歷來反對這種觀點,因為我認為家長和孩子根本就不可能做朋友!
孩子是你的親人而不是朋友
首先從一般人的理解看,人們通常把除親屬之外彼此感情很好有交情的並能經常交往的人稱為朋友,其最高境界是知己。而你的孩子天然就是你的親人,是和你血脈相連的人,無論你喜歡還是不喜歡,甚至真的與孩子斷絕關係,你都無法真正擺脫他。而朋友則完全不同,如果你喜歡你可以與他親密無間,你如果不喜歡了可以疏遠,甚至可以徹底斷絕來往,一段時間後,你甚至都不會想起他。
地位上天然不平等
家長是長輩,孩子是晚輩,兩者在地位上天然就不是平等主體,該怎麼做朋友?有對朋友叫兒子的嗎?你的孩子可以與你的其他朋友稱兄道弟嗎?顯然這些是不可能的,因為父子地位不平等是天然的。
年齡也是一個鴻溝
按照我國現行的婚姻法,男性22歲和女性20歲才能結婚,即使結婚過後一年就生子,子女與父母相差21至23歲,該怎麼做朋友?你能做的孩子未必可以,相反,孩子可以做的事你未必可以做。比如你可以抽煙喝酒,你的孩子不行吧?再比如你孩子可以穿開襠褲,你不行。年齡是個天然鴻溝,不可逾越!
生活對兩者要求不同
父母的責任是必須要撫養和教育子女,未成年子女的責任是健康成長,一個是培養者而另一個是被培養者,該怎麼做朋友?你有責任賺錢養孩子,你有責任送孩子上學,你的孩子沒有責任賺錢養你,也沒有責任送你上學。可能有人會說,等你的孩子長大了他就有責任賺錢養你了。可是,那叫贍養!而且是有前提的。並且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贍養父母的內容與撫養子女的內容是完全不一樣的。你的父母如果有收入,不需要你給錢。如果你父母身體健康,也不需要你照顧。所以,生活的要求也是一種屏障,把你和你的孩子定義成為不同的人,這樣的不同也是不可能改變的。
所以,不要試圖和你的孩子做朋友!
正確的相處方式就是當好父母,做好父母應該做的事情,即儘力為孩子創造健康成長的條件。說的具體點就是,努力賺錢,盡量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努力提高自己,盡量為孩子樹立榜樣;努力經營好家庭,為孩子提供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