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到底誰更親?

2022年09月26日05:40:26 育兒 1537

媛媛和老公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在媛媛生下兒子之後,兩邊的老人都非常積極地想要來幫忙帶娃,這可讓小倆口為難不已。

孩子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到底誰更親? - 天天要聞

媛媛自然是希望自己的親爹親媽,也就是孩子的姥姥姥爺過來帶娃,畢竟自己和他們更加親近。

但是媛媛的公公婆婆在這件事上面也非常積極,婆婆更是早在孕期就對媛媛照顧有加,出錢又出力。

可以說雙方老人都有時間,也非常希望能夠幫忙他們照顧孩子,所以,媛媛和老公非常為難,他們不想讓任何一方的老人失望。

現如今,在很多雙職工的家庭中,老人儼然已經成為了帶娃、遛娃的“主力軍”,小區里隨處可見推着嬰兒車,帶着孩子散步的老年人。

孩子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到底誰更親? - 天天要聞

帶娃可不是一件省力的“差事”,老人們不僅要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還得為寶寶磕了、碰了、摔了負責。

因此,帶娃可以說是一項吃力又不討好的任務,但為何這項責任巨大的任務,兩邊的老人都爭着搶着想要攬下?老人們為什麼放着清閑的退休生活不過,非要帶孩子呢?

其實這並不是因為老人們不想圖安逸,而是與老人和孩子之間的“隔代親”有着密切的關係。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和自己的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有着割不斷的天然的親情的羈絆。那麼,有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到底誰和孩子是最親近的呢?

孩子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到底誰更親? - 天天要聞

關於這個問題,也許有人會覺得爺爺奶奶是當之無愧和孩子最親近的人。因為按照傳統的傳宗接代的思想觀念,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和爸爸這邊姓,和爺爺奶奶更為親近理所應當。但是科學家們對此排序可能並不認同。

早在1980年,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的研究者對那些喪子家庭調查後發現,在孩子離世之後,兩邊的老人中,最傷心的是姥姥,其次是奶奶,接着是姥爺,最後才是爺爺。基於此,加拿大的研究者認為,和孩子的天然親密關係中,親密度的排序應該是姥姥>奶奶>姥爺>爺爺。

孩子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到底誰更親? - 天天要聞

這種排序在2009年也得到了美國研究者的驗證。在一項對200名大學生的調查中,美國盧瑟學院的比紹等人發現,大學生們對姥姥的喜愛程度和姥姥的互動頻率都是最高的。其次為奶奶、姥爺,爺爺又一次地被排在了末尾。

對於這樣的排名,很多人可能覺得難以接受,甚至認為這顛覆了自己原有的認知。畢竟,在傳統觀念里,爺爺奶奶應該會比姥姥姥爺和孩子更加親密。那麼,這種排序究竟科學嗎?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嗎?

孩子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到底誰更親? - 天天要聞

姥姥為什麼和孩子最親近?科學排序的背後有理有據,別不相信

姥姥和媽媽更加親近

一般來說,媽媽在育兒方面的付出,要遠遠大於爸爸。因此,當姥姥提出想要帶娃的時候,她另一方面的考慮是想減輕自己的女兒的負擔。因此,姥姥帶娃所付出的愛,其實是雙倍的,既有對自己女兒的愛,也有對自己女兒孩子的愛。

而孩子是敏感的,當他發現姥姥和媽媽的關係比較親近之後,也會和姥姥有種更加天然的親近感。

孩子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到底誰更親? - 天天要聞

而奶奶帶娃的時候,很多時候會有婆媳矛盾的產生。儘管奶奶對孩子無微不至,但是孩子也會受到奶奶和媽媽之間的關係影響,和奶奶的親密程度也就沒有和姥姥那麼高。

生物學關係上更確信

孩子之所以會認為姥姥是最親近的,其實也受到了生物進化學的影響。孩子是由媽媽懷胎十月生下的,因此,媽媽能夠確信孩子百分百是自己親生的。

但是對於爸爸來說就不一樣了,爸爸並沒有經歷十月懷胎的辛苦,在生物學上除非做親子鑒定,不然無法百分百確信孩子是自己的。

孩子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到底誰更親? - 天天要聞

受到父子之間生物學上面的不確定的影響,爸爸和媽媽相比,在照顧孩子上面會沒有那麼盡心儘力。

同理,姥姥對於媽媽,對於孩子的照顧也是如此。姥姥能夠百分百確信女兒為自己所生,從生物學角度來看,自己女兒的孩子也是確信為自己的後代,受到生物進化學的影響,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科學排序中,姥姥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會更加親密。

姥姥對孩子付出更多

有句打油詩很好地描繪了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之後的“現狀”:“媽媽生,姥姥養,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爸爸回家就上網。”孩子之所以會將姥姥排在最喜愛排行榜的首位,和姥姥的辛苦付出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孩子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到底誰更親? - 天天要聞

在老人“遛娃大軍”中,常常可見姥姥的身影。雖然老一輩人常說“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但是真的當女兒需要自己的時候,媽媽們還是會心甘情願,義無反顧地付出。

孩子之所以和姥姥親近,是因為姥姥在帶娃的過程中付出較多。愛是相互的,姥姥對孩子付出了百分百的愛,孩子也會更愛姥姥。

孩子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到底誰更親?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孩子之所以和姥姥最親近,背後是有緣由的。雖然說有這樣一份科學排序的存在,但其實無論是姥姥、姥爺或者說是爺爺、奶奶對自己血脈相連的孩子都是真心誠意的。

“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中不管是由姥姥姥爺帶娃,還是爺爺奶奶帶娃,年輕人對於老人們的付出都要有一份感激,多一份理解。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 天天要聞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小易(化名)媽媽怎麼也沒想通:女兒只是跳了200個繩,做了30個仰卧起坐,後果竟如此嚴重。11歲的小易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運動打卡。幾天前,在即將完成“每日任務”時,小易突然感覺小腹一陣陣劇痛,得知情況的母親起初並沒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 天天要聞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觀察到幼兒的行為,卻不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經常容易根據成人思維推斷,給幼兒的行為簡單粗暴地貼上各種道德標籤:哭鬧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戀媽媽是軟弱……殊不知幼兒有獨特的大腦發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可能猶如驚濤駭浪。這一階段面對的人生挑戰遠比成人以為的多...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 天天要聞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近日,國家網信辦通報了一批有關網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典型案例,涉及惡意製作“沙雕動畫”短視頻、傳播未成年人軟色情、打造“網紅兒童”等共七大類。一起來看詳情2024年是《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實施之年。網信部門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依託“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聚焦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 天天要聞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言語猶如溫暖的陽光和滋潤的雨露,對他們的內心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想要養育一個內核強大、情緒穩定的孩子,父母需要頻繁地說出一些特定的話語,為孩子的心靈注入力量,讓他們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能夠堅定自信、從容不迫。“我相信
免費三天! - 天天要聞

免費三天!

清明時節踏青出遊掃墓祭奠自駕出遊等出行活動增多為預防和減少各類道路交通事故天水公安交警請大家收下這份出行小提示- 放假時間 -今年清明節放假時間:4月4日(星期五)至4月6日(星期日),共3天。- 天氣情況 -請廣大群眾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氣象預報信息,注意行車安全。- 高速通行情況 -清明節期間4月4日0時-4月6日24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