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給你的孩子看莫言的書嗎?

2022年07月03日14:54:02 育兒 1322


你會給你的孩子看莫言的書嗎? - 天天要聞

我看到一個視頻,作者說他的孩子十三歲,給孩子買了一本莫言的書送給孩子作禮物。他說也許有人認為莫言的書把人性描寫太惡了。但他認為早點讓孩子了解人性的真相是好事。免得孩子到他這個年齡再重塑價值觀太痛苦了。

視頻的作者應該是莫言的忠實讀者。他認可莫言,熱愛莫言的作品可以理解。我們先不討論莫言及其作品的是是非非。單從童蒙教育的角度來說。我不主張給未成年人看揭露社會陰暗面的書。

我們只給青少年兒童看陽光正面的東西,並不是否認陰暗面的存在,也不是要把孩子放在溫室里。而是為了保護青少年兒童的赤子之心。

禮記》說“童蒙養正聖功也!”青少年兒童心智未開,三觀還沒有樹立起來,很容易受環境影響。父母、老師這個時候最關鍵的就是要長養他們的浩然正氣。


你會給你的孩子看莫言的書嗎? - 天天要聞

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正?從胎教就要開始養正。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她懷孕的時候,“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不好的東西不看,不好的聲音不聽,不好的話不說。胎兒雖然沒有出世,但他與母親的身心息息相關的。母親的喜怒哀樂,都會影響胎兒的心智。

正是因為周朝的三太(太姜、太任、太姒)非常注重胎教,所以才培養了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三位聖人。


你會給你的孩子看莫言的書嗎? - 天天要聞

孟母三遷,也是說明童蒙養正的重要性。

現在很多年輕父母提倡“早點讓孩子了解社會的真相,了解社會的陰暗面”。其實都是按成年人的喜好在做,並沒有深入了解教育的真諦。

三字經》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就是說人的本性是純凈純善的,而且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但人的習性就千差萬別了。習性差別是怎麼產生的?就是環境的影響。而影響最大的就是教育。

這就是古聖先賢為什麼如此重視教育的原因。什麼是教育?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長善救失也。”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抑制習性中的惡,長養習性中的善,慢慢回歸本性的純凈純善。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媽媽到底該怎麼愛你 - 天天要聞

孩子,媽媽到底該怎麼愛你

早上孩子一醒來就跟我說不想去上學,我問其原因,是因為昨天學校活動別人插他的隊,老師沒有站在他這邊,老師說這是正常的。我說我去跟老師說,去提意見。我好言相勸一個小時,說盡好話,都沒有用。整整一個小時他都在鬧情緒,反正你說什麼他就是不願意去上學
跨越萬里經歷22天 雙城聯手成功搶救新生兒生命 - 天天要聞

跨越萬里經歷22天 雙城聯手成功搶救新生兒生命

新疆喀什的拜合提妮薩·麥麥提是一位新手媽媽,產檢時,她腹中的胎兒被診斷出患有致死率極高的先天性心臟病。作為對口援建新疆喀什15年的城市深圳,與喀什聯合行動,共同搶救這位叫馬吉德的新生兒的生命。小馬吉德的病叫“室間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動脈轉位”,也就是主動脈和肺動脈,位置發生了錯位。新疆喀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
父母如何才能培養出有韌性的孩子,這本書你一定要看 - 天天要聞

父母如何才能培養出有韌性的孩子,這本書你一定要看

孟晚舟的父親任正非說過一句話:“沒有傷痕纍纍,哪來的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30餘次出庭的孟晚舟,每次都以盛裝示人,似乎告訴人們,她不會被打敗。而滑雪冠軍谷愛凌的母親谷燕也常對她說:“人生並非一帆風順,失敗和挫折是人生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