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鄢子为
编辑|陈晓平
7月1日,北京飓芯科技对外官宣,完成3亿元b轮融资。
飓芯成立于2017年7月,核心团队由多名经验丰富的博士组成,主攻氮化镓激光芯片产业化,实现关键核心器件的自主可控。
本轮融资,飓芯获得国家基金、半导体产业方和一线投资机构的认可。
3亿融资由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特定投资载体)、中国国新所属的国风投新智基金联合领投,广发信德、盛景嘉成参与投资,老股东荷塘创投持续加注。
“这是对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埋头做事的肯定。”
飓芯创始人、董事长胡晓东表示,这轮融资金额较大,飓芯在充足资金加持下,将加快氮化镓激光芯片国产化的进程。
技术攻坚
飓芯科技在官网的显眼位置,印了这么一句话——团结奋斗,守正创新,为我国光电子科技和产业做贡献。
这句话出自中国科学院院士甘子钊。谨记甘院士教诲,飓芯团队八年磨一剑,攻克了氮化镓激光芯片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氮化镓激光芯片,即gan,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
据联合领投方“国风投”介绍,氮化镓激光芯片是显示、照明、制造加工等多领域的核心光电器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基于突出的技术壁垒和行业knowhow,多年来国内市场基本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镓生产国之一,以gan为材料的半导体优势诸多,然而,科研攻关难度大。
具体来看,这类激光芯片中,每平方厘米数百万个缺陷,使光子在谐振腔反射时如穿亚马逊丛林般,易被散射吸收,造成损耗;且每个缺陷都可能成为漏电通道,导致芯片被击穿,难以实现长寿命。
飓芯科技的核心团队,从事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研究20余年。
早在2004年底,其即在国内首次实现波长为405nm的脊型波导氮化镓基激光器的电注入激射,为中国氮化镓基激光器零的突破做出重要贡献;后又历经8年磨炼,攻克gan激光芯片的制备工艺与封测难题。
2023年,飓芯科技建成国内首条gan半导体激光芯片量产线,并投入实际生产;2024年,又率先在国内实现大功率氮化镓激光芯片批量供货。
据官方披露,飓芯已实现数千万颗芯片的稳定出货。
落地应用
飓芯科技,正逐步拓展产品矩阵。
目前,其已拥有大功率、中功率、小功率的紫、蓝、绿光多款氮化镓激光芯片成熟产品,且已成功导入下游客户的多领域场景。
“我们的产品在多个应用领域成功替代进口,验证了技术路线的成熟可靠,更彰显了团队将实验室创新转化为规模量产的核心能力。”飓芯创始人、总经理宗华称。
宗华
据介绍,飓芯产品功率涵盖范围较大,封装形式灵活,可广泛应用于激光电视、激光投影、有色金属焊接、激光手术、增强现实、激光通讯等重要领域。
此次b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柳州基地的产能扩建、中小功率产品升级、多款大功率产品市场放量、人才引进等。
“本轮融资,标志着飓芯科技产业化进程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宗华表示,依托本土化服务网络,飓芯将可提供从产品导入到量产落地的全周期快速响应,而这种贴身服务优势是国际厂商难以复制的。
面向未来,飓芯科技计划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突破更多应用领域,加速完成从技术追赶到产业引领的关键跨越。
投资机构看好该公司前景。
“飓芯科技核心团队在氮化镓领域深耕20余年,技术底蕴深厚,且率先在国内实现氮化镓激光芯片量产,有力推动了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的国产替代进程。”
领投的深创投投资团队表示,愿支持飓芯团队不断成长,持续助力氮化镓激光芯片创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