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涉及小米su7轿车的严重交通事故引发公众关注。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生碰撞后爆燃,事故导致3名年轻女性乘客死亡。遇难者家属王女士通过社交平台控诉小米公司未主动联系家属,并质疑车辆存在安全设计缺陷,导致车门锁死、电池爆燃阻碍救援。
针对该事故,小米集团多位高管相继发声。4月1日晚间,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微博发表长文回应:“三位年轻女孩的离世令我心情沉重。我代表小米向家属致以最深切哀悼,并承诺将全力配合调查。”雷军透露,事故发生后技术团队已于30日抵达现场,31日完成警方要求的车辆数据提交。由于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部分技术细节尚无法解答,但强调"小米不会回避任何责任”。
小米公司官方通报显示,事发时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车速116km/h。系统检测到前方施工路段改道后发出减速指令,驾驶员在1秒内接管操作,但车辆仍以97km/h撞击隔离带水泥桩。针对外界对电池自燃的质疑,官方澄清起火系“剧烈碰撞导致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并非电池自燃。
1日晚间,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同步表态称:“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也表示:“逝者安息,小米不会回避,请大家一起等待调查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家属提出的“车门无法打开”质疑,小米技术团队解释称,碰撞后前机舱线束短路可能导致主驾门把手无法弹出,但后车门机械内把手应保持可用状态。由于事故车尚未解封,具体原因仍需专业机构检测。
雷军在声明中特别强调:“作为车企,安全永远是最高原则。我们将以此次事故为鉴,持续优化智能驾驶系统与安全防护机制。”目前小米已成立专项组,承诺建立更完善的用户沟通机制,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调查进展。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此次小米集团高管集体发声,展现了小米对此次重大事故的危机应对策略。从技术团队快速响应到高管亲自表态,企业试图在事故责任尚未明确前,通过积极态度稳定公众信心,但家属控诉的沟通缺位、技术缺陷等核心矛盾仍需调查结论支撑。如何在智能驾驶系统安全性、用户沟通机制等方面建立更透明体系,将是小米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课题。
文、图| 记者 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