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2023年07月31日16:42:07 科技 2355

最近几天,车圈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大众找小鹏合作了,是的,你没有看错是大众找小鹏寻求合作,大众作为过去传统燃油车的霸主,如今找新势力造车品牌合作,恐怕也是头一遭,而这次双方合作的内容也非常简单,根据此前公布出来的消息,总体看下来就两点。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大众和小鹏先达成了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初期阶段,双方计划面向中国市场,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中型车。相关的外媒也爆料了,这两款车中,其中有一款就是基于小鹏G9平台开发的,为的就是弥补目前大众MEB平台产品的缺陷。同时,大众这次也不是白合作的,还向小鹏汽车增资了约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50亿元),根据何小鹏随后微博发文我们也能看出来,小鹏和大众这次的合作相当愉快。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大众在新能源时代的日子,不太好过

其实有心人都能看得出来,作为传统燃油车霸主的大众,在进入电气化时代之后销量低迷,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大众品牌在中国拥有高达11.4%的市场份额,但在新能源的市场份额仅为3.3%,这点市场份额显然和大众品牌这么大体量是不相符的,这也能看出,在新能源领域,大众品牌的号召力和燃油车时代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除了大众本身的品牌以外,旗下的高端品牌奥迪日子也不太好过,近三年时间里,奥迪不管是全球还是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下降,特别是在新能源市场如火如荼的时候,奥迪旗下的新能源产品并不能站出来扛大旗。甚至在某地的奥迪4S店里,还打出了“奥迪也有纯电新能源”的招牌,让人看了感觉滑稽可笑又可悲。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至于从具体产品上来看,大众整个id系列,在上半年一共才卖了不到5万台,平均每个月不到一万台,注意这是南北大众整个加起来的销量,如果和大众朗逸、帕萨特这种传统的燃油车型相比,那确实是不值一提。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而id系列卖不好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要啥没啥,配置一般就算了,技术还比较落后,即便id.3降价好几万,价格来到了12万出头,也实在是找不到买它的理由。大众集团虽然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但依然进度缓慢,根据相关消息大众的800V高压技术,以及新的智能化SSP架构预计推出时间要等到2030年,那个时候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大众只能寻找外援,于是找到小鹏,自然就是顺利陈章的事情了。

大众携手小鹏,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造车新势力,大众偏偏选择了小鹏呢?因为小鹏正好可以弥补大众在技术上的缺陷,国内市场中,小鹏是最早落地800V高压技术的车企,小鹏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也已经是全行业中首个量产的全场景辅助驾驶系统,在辅助驾驶技术上小鹏绝对是目前国内第一梯队水平,主打的就是一个不吹牛逼,就是强。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并且,小鹏在汽车底盘上颇有研究,甚至还找过保时捷团队的工程师参与过新车底盘调教,而保时捷和大众不就是一家人吗?所以小鹏和大众的合作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

当然,合作光讲“缘”不行,还得讲“元”,刚好小鹏现在又很缺钱,在去年里,小鹏一年就亏了90多亿,比理想多亏了70多亿,虽说根据小鹏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小鹏现在还有341亿的可用现金,但这么一直亏下去也总归不是个事儿,所以大众这次投的钱,多少也能解决一些燃眉之急。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另外除了钱以外,小鹏最需要的其实还是信心,是整个行业对它的信心,所以这次大众的入股算是稳定住了行业对它的信心,这种信心比单纯的钱要重要得多。毕竟从结果上来看,随着大众的入股,代表着小鹏的技术和价值被巨头认可,美股的股价也一路飙升,涨幅一度扩大至40%。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并且在未来还会和大众共同开发新车,这样供应商上有了大众集团的背书,小鹏的底气就更足了,毕竟不用担心未来新车的研发进度和销路。甚至在和大众合作之后,小鹏还可以找到规模更大的供应商,以此来推进自己交付产品的速度,未来像小鹏G6这种一台车等两三个月的情况,会有所缓解。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随着小鹏和大众开启合作之后,我们也可以大胆推测一下,以后说不定就能开启“反向合资”的新时代、这个说法还真不是异想天开,此前我们就看用上SEA浩瀚平台的沃尔沃EX30,和未来大概率用上智己电动平台的奥迪,所以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传统车企,向我们的自主品牌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汽车工业迈入了新篇章,让全世界的汽车工业都被拉入我们的节奏,未来的中国汽车工业,还真让人既兴奋又自豪。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