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2023年07月31日16:42:07 科技 2355

最近几天,车圈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大众找小鹏合作了,是的,你没有看错是大众找小鹏寻求合作,大众作为过去传统燃油车的霸主,如今找新势力造车品牌合作,恐怕也是头一遭,而这次双方合作的内容也非常简单,根据此前公布出来的消息,总体看下来就两点。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大众和小鹏先达成了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初期阶段,双方计划面向中国市场,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中型车。相关的外媒也爆料了,这两款车中,其中有一款就是基于小鹏G9平台开发的,为的就是弥补目前大众MEB平台产品的缺陷。同时,大众这次也不是白合作的,还向小鹏汽车增资了约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50亿元),根据何小鹏随后微博发文我们也能看出来,小鹏和大众这次的合作相当愉快。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大众在新能源时代的日子,不太好过

其实有心人都能看得出来,作为传统燃油车霸主的大众,在进入电气化时代之后销量低迷,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大众品牌在中国拥有高达11.4%的市场份额,但在新能源的市场份额仅为3.3%,这点市场份额显然和大众品牌这么大体量是不相符的,这也能看出,在新能源领域,大众品牌的号召力和燃油车时代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除了大众本身的品牌以外,旗下的高端品牌奥迪日子也不太好过,近三年时间里,奥迪不管是全球还是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下降,特别是在新能源市场如火如荼的时候,奥迪旗下的新能源产品并不能站出来扛大旗。甚至在某地的奥迪4S店里,还打出了“奥迪也有纯电新能源”的招牌,让人看了感觉滑稽可笑又可悲。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至于从具体产品上来看,大众整个id系列,在上半年一共才卖了不到5万台,平均每个月不到一万台,注意这是南北大众整个加起来的销量,如果和大众朗逸、帕萨特这种传统的燃油车型相比,那确实是不值一提。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而id系列卖不好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要啥没啥,配置一般就算了,技术还比较落后,即便id.3降价好几万,价格来到了12万出头,也实在是找不到买它的理由。大众集团虽然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但依然进度缓慢,根据相关消息大众的800V高压技术,以及新的智能化SSP架构预计推出时间要等到2030年,那个时候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大众只能寻找外援,于是找到小鹏,自然就是顺利陈章的事情了。

大众携手小鹏,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造车新势力,大众偏偏选择了小鹏呢?因为小鹏正好可以弥补大众在技术上的缺陷,国内市场中,小鹏是最早落地800V高压技术的车企,小鹏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也已经是全行业中首个量产的全场景辅助驾驶系统,在辅助驾驶技术上小鹏绝对是目前国内第一梯队水平,主打的就是一个不吹牛逼,就是强。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并且,小鹏在汽车底盘上颇有研究,甚至还找过保时捷团队的工程师参与过新车底盘调教,而保时捷和大众不就是一家人吗?所以小鹏和大众的合作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

当然,合作光讲“缘”不行,还得讲“元”,刚好小鹏现在又很缺钱,在去年里,小鹏一年就亏了90多亿,比理想多亏了70多亿,虽说根据小鹏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小鹏现在还有341亿的可用现金,但这么一直亏下去也总归不是个事儿,所以大众这次投的钱,多少也能解决一些燃眉之急。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另外除了钱以外,小鹏最需要的其实还是信心,是整个行业对它的信心,所以这次大众的入股算是稳定住了行业对它的信心,这种信心比单纯的钱要重要得多。毕竟从结果上来看,随着大众的入股,代表着小鹏的技术和价值被巨头认可,美股的股价也一路飙升,涨幅一度扩大至40%。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并且在未来还会和大众共同开发新车,这样供应商上有了大众集团的背书,小鹏的底气就更足了,毕竟不用担心未来新车的研发进度和销路。甚至在和大众合作之后,小鹏还可以找到规模更大的供应商,以此来推进自己交付产品的速度,未来像小鹏G6这种一台车等两三个月的情况,会有所缓解。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随着小鹏和大众开启合作之后,我们也可以大胆推测一下,以后说不定就能开启“反向合资”的新时代、这个说法还真不是异想天开,此前我们就看用上SEA浩瀚平台的沃尔沃EX30,和未来大概率用上智己电动平台的奥迪,所以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传统车企,向我们的自主品牌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

大众“给了”小鹏50亿,居然是为了弥补自身的技术缺陷 - 天天要闻

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汽车工业迈入了新篇章,让全世界的汽车工业都被拉入我们的节奏,未来的中国汽车工业,还真让人既兴奋又自豪。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首个独立研发在美获批的全球首创新药,来自无锡高新区! - 天天要闻

中国首个独立研发在美获批的全球首创新药,来自无锡高新区!

7月3日无锡高新区企业迪哲医药宣布舒沃哲的新药上市申请正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在美国获批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xon20ins)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国创新药同时也是中国首个独立研发在美获批的全球首创新药舒沃哲是一款口服、不可逆、针对多种EGFR突变亚型的高...
百度前副总裁璩静开医美诊所,人均消费2218元,曾因 “霸道女总裁” 言论道歉辞职 - 天天要闻

百度前副总裁璩静开医美诊所,人均消费2218元,曾因 “霸道女总裁” 言论道歉辞职

红星资本局7月2日消息,百度前副总裁璩静在华为总部坂田基地附近开了一家医美诊所。据公开资料,璩静名下新增一家存续企业——深圳大为诊所。该诊所成立于2024年12月23日,璩静持股比例为100%,认缴出资额为100万元,经营范围为诊所服务等。企查查显示,根据璩静关联的任职历史,她曾任深圳市星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
推荐数商云B2B撮合交易平台,搭建企业间合作桥梁 - 天天要闻

推荐数商云B2B撮合交易平台,搭建企业间合作桥梁

来源:数商云引言:企业数字化转型与B2B撮合交易平台的崛起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企业间的合作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协同效率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痛点。
当无人机 “飞” 入生活,数字低空如何重构我们的出行与未来? - 天天要闻

当无人机 “飞” 入生活,数字低空如何重构我们的出行与未来?

交汇点讯 近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的展厅里人头攒动,2025数字低空大会在此隆重举行。作为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与鹏城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盛会,承载着特殊的行业意义——继2024年在深圳首次提出“数字低空”概念并引发广泛共鸣后,它既是对过去一年行业探索的总结,更是...
雷军披露小米 YU7 销售数据;特斯拉 Q2 交付汽车 38.4 万辆;荣耀 Magic V5 发布|Do早报 - 天天要闻

雷军披露小米 YU7 销售数据;特斯拉 Q2 交付汽车 38.4 万辆;荣耀 Magic V5 发布|Do早报

Hello,大家早上好,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先来浏览新鲜的早报吧~【微信多端正式更新】7 月 2 日,微信 iOS / 安卓 8.0.61 正式版携手登场;而在 7 月 1 日,微信在官网也上架了 PC 的新版本,Windows / Mac 4.0.6 迎来全新发布。【多地开放往届高考成绩网上查询功能】河北、浙江、陕西、山东等地都开放了往届高考成绩的查...
长城为何不做增程?详解Hi4背后的技术和战略逻辑 - 天天要闻

长城为何不做增程?详解Hi4背后的技术和战略逻辑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智能化与电动化深水区的当下,动力技术路线的选择,不仅关乎产品体验,也在重塑车企的技术底盘与品牌认知。与越来越多自主品牌押注增程技术不同,长城汽车选择走另一条更具挑战性的路线——全场景智能四驱电混技术体系Hi4。这个选择背后,是对效率、安全与技术普适性的权衡与押注。Hi4,一种技术“...
解码“民生答卷”丨如何“唤醒”沉睡的养老资源 - 天天要闻

解码“民生答卷”丨如何“唤醒”沉睡的养老资源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李光正 张华“幸福食堂、健身房、阅览室、娱乐室、理疗室一应俱全,可没多少人来。”6月19日,在鄂东南某镇,一家开业一个多月的养老服务综合体经营者王先生望着冷清的门厅,难掩焦虑。截然不同的是,在武汉众多社区养老中心,唱歌、跳舞等活动日程排得满满当当,老人们排队“抢位”,养老床位更是“...
YU7爆火是雷军营销太强?张全蛋贴脸开大车企大佬,遮羞布都撕了 - 天天要闻

YU7爆火是雷军营销太强?张全蛋贴脸开大车企大佬,遮羞布都撕了

6月26日,小米YU7正式公布售价,很多人都预料到小米YU7会非常火,但是完全没有料到小米YU7能那么火,3分钟大定破20万辆,18小时锁单24.8万辆,可以说创造了国内汽车市场前所未有的新纪录。这也让之前那些攻击小米汽车的车企大佬和业外人士的表述显得苍白无力,小米YU7的价格不便宜,现在整个汽车行业的需求量也呈现疲软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