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石加完班回到家时,意外地没有看到妈在等他。
平时他要是晚回来,妈妈李兰青都会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等他,确定他已经吃过晚饭了,才会回屋睡觉。
林石看了看表,时间刚过九点,妈妈估计累了,先睡了?
他蹑手蹑脚地洗漱完毕,回到卧室时,却发现一向喜欢倚在床头看书等他的妻子,这会儿也头向里躺下了。
林石顿感不妙:妈反常,媳妇儿也反常,只能有一个原因,她俩之间有事了!
出什么事了呢?林石心里猜测,俩人都没给自己打电话,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心里存了侥幸,林石决定当作都没看见,偷摸地走到床边,想掀开被子躺进去。
「林石,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让你找机会跟你妈说说,让她回老家去住,你是不是还没说呢?」妻子郁文文的声音冷冷的,闷闷的,像是哭过。
林石心里一惊,下意识地想要扳过郁文文的肩膀,看个究竟。郁文文不让,使劲儿地对抗着,林石怕弄疼她,只好作罢。
「咱们不是想要二胎吗,我想着妈在这儿正好能给咱带带孩子。」林石小声解释,「这样一来,等你怀孕了,也有人照顾,以后产假休完了,你也能轻轻松松地上班去。」
「我可以请保姆。」郁文文坚持。
「保姆哪有妈尽心,再者说,即便找保姆,也得有个人监督着,网上那么多虐童的坏保姆,咱哪能放心把孩子完全交出去啊!」林石循序善诱,期望妻子能看在孩子的面上,放过他。
「那我自己带孩子,我做全职妈妈!」郁文文声音抬高,又不知道想到什么,突然哭起来,「林石,你说那么多,就是不想让你妈走是不是?那她不走,我走,这个家,我实在待不下去了。」
林石这才后知后觉,看来这次妈和媳妇之间的事,闹大了。
前段时间,她们两个就闹过一次矛盾。
林石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因病过世,妈妈李兰青又当爹又当妈地拉扯他成人,供他上了大学。孤儿寡母的日子不好过,李兰青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幸好,林石还算争气,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很快又结婚生子,什么事都没再让李兰青操心,李兰青才算是过了几年舒心日子。
独自在老家的日子,确实过得舒心,但也让李兰青感觉到了孤独,孙子睿睿的出生,正好解救了她。
事实上,让李兰青来照顾孩子这事,林石和郁文文讨论过很多次,按照郁文文的想法,她其实不太愿意让婆婆来照顾。
郁文文的性格比较文静、内向,跟婆婆李兰青的性格截然相反。还没结婚前,郁文文跟着林石回老家时,李兰青的热情就曾经吓到过她,因此,她觉得自己和婆婆可能不太适合在一个屋檐下生活。
可是想到婆婆只有林石一个孩子,不管现在要不要让她来帮忙照顾孩子,等婆婆老到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也还是要搬来跟他们一起住的。与其那时候再彼此磨合,不如现在就开始。
郁文文被林石说服了,回绝了娘家妈要帮忙照顾孩子的想法,把婆婆接了过来,这一住就是六年。
2
婆媳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总有勺子碰到锅沿的时候,好在郁文文脾气还算和缓,婆婆也并不是小心眼爱计较的人,日子也过得还算和谐。
只有一样,郁文文自始至终都无法接受婆婆那个过于勤俭节约的习惯,别的还好说,婆婆总喜欢把剩菜剩饭热了再吃的习惯,郁文文就忍受不了。
为了这事,郁文文私下里没少跟林石抱怨,想着让他去跟婆婆说一声,要么做饭的时候就少做一些,杜绝浪费;要么就把剩菜剩饭扔掉,别热了又热,一点都不卫生。
林石也无奈,妈妈多少年养成的习惯了,一时半会儿让她改掉,确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委婉地说过几次之后,郁文文发现,婆婆的习惯改善了不少,她心里略有安慰,想着以后若能这样相处,也能接受,中间有林石做协调,她们婆媳之间不用直接冲突,日子也能过得去。
如果不是因为那次一家人都因为上吐下泻进了医院,郁文文没生过让婆婆再回老家的心思。
「天气比较炎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你们这是典型因饮食引发的中毒性腹泻。」医生一边开药,一边下诊断。
睿睿和婆婆因为抵抗力弱一些,已经在急诊室输上了液,郁文文和林石拖着酸软的身体,排队拿药。
「林石,让妈回老家吧!」郁文文突然说。
林石愣了愣,问:「怎么了?为啥突然要让妈回老家?」郁文文苍白的脸上紧抿着唇,没说话。
林石瞬间反应过来,连忙替妈妈辩驳,「这食物中毒真不关妈的事,肯定是哪个菜不干净造成的,说不定是药物残留超标,我让妈以后不在小商贩那里买菜了不就行了吗?」
郁文文叹了口气,说:「原来你告诉我说从超市买来的菜都是从小商贩手里买的啊?!林石,你就帮着妈糊弄我吧!」
林石嘴一咧,完蛋,露馅了!他还想再解释,被郁文文摆手打断,「先不说这个问题,这次全家人生病,跟妈脱不开关系,她肯定又把昨天中午的剩菜拿给咱们吃了。」
「不能啊,今天饭桌上都是新菜啊,我看了,没有剩菜。」
「她把剩菜跟新菜炒在一起了,」郁文文想了想说:「肯定是这样,不信你去问她。」
林石的半信半疑在看到妈妈一副犯错的表情时落了地,「哎呀,妈,你怎么能这样呢,你不是答应我不再吃剩菜了吗?」
「我是答应了,可是那菜那么贵,扔掉多可惜啊,我听文文的话,盖了保鲜膜放在冰箱里,寻思不过就放了一天,哪能就坏了呢?我还尝了尝,没有异味的。」婆婆小声辩白。
「那你也把新菜旧菜分开做啊,干嘛把它们混在一起,家里除了大人还有孩子呢,你把它们分开,我们好歹知道不给孩子吃!这可倒好,那道菜反而睿睿吃的最多,你看把孩子都拉成什么样了?」林石也急了,「我的亲妈唉,你咋就这么不听话呢!」
「我知道错了。」老太太苦着脸说道,睿睿是她看大的,孩子吃成这样,她比儿子儿媳还要心疼,又自责,肠子都悔青了。
「行了,林石,别说了,让妈好好休息一下。」郁文文扯了扯丈夫,示意他别再埋怨老太太了。也不是不心疼的,这几年虽然婆媳俩生活习惯不同,可婆婆的一颗心确实是扑在他们这个小家上的,郁文文不能否认。
郁文文的心疼,林石看在眼里,他以为让妈回老家的事,郁文文会因为心疼婆婆而不再提了。只是没过多久,夫妻俩讨论要不要生二胎的时候,郁文文又旧事重提,再次让他把妈送回老家去。
林石怎么开得了口呢?所谓生活习惯不同,在他眼里,不过就是互相迁就一下的问题,可两边都是自己最爱的人,他该让谁迁就谁呢?
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林石用了拖字决,慢慢挨,挨到妈改了习惯,或者挨到媳妇改了决定,他就胜利了。
没想到革命还没成功,这就又出问题了。
「媳妇儿,你这是咋了?」林石小心翼翼地问出口。
郁文文慢慢地坐起身来,倚在床头上,「林石,妈在老家自由惯了,邻居们互通有无,串门聊天都很正常。可城市里的邻里关系不比老家,她在这里其实也挺孤独的。」
林石有点懵,不知道妻子咋又说到邻里关系上去了,「妈今天在小区里做了啥事惹你不高兴了?」
以前也因为这事,郁文文给他提过意见。
3
李兰青是个闲不住的脾气,喜欢交朋友。林石记得小时候,他家经常有邻居来串门,妈也热情,经常留人在家吃饭,那时候他家里确实很热闹。
李兰青说,她们孤儿寡母过日子,需要人帮忙的时候多着呢,平时多与人亲近一点,用到别人的时候,自然会更方便一些,这是她的处世之道。
与他们一起住以后,李兰青有很长一段时间不适应。小区里的人都行色匆匆,平时遇见时也大都点点头就算打了招呼,邻里关系淡漠,她的处世之道行不通了。
带睿睿的时间长了,她渐渐地跟几个总带孩子一起玩的老人熟悉起来,周末不用帮着带孩子时,大家还能约着一起逛逛公园。
有了朋友的李兰青,又恢复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她喜欢把三两个玩得好的朋友约到家里来,烧些拿手菜,边吃边聊,大家有说有笑,她感觉很快乐。
可她忘记了,这里并不是在老家,郁文文的性格又比较内敛,她并不喜欢家里人来人往,也不习惯每天回家时勉力应付那些邻居阿姨。
就像是一只被人为破坏了领地的小鹿,郁文文失去了对生活的安全感,这种感觉很不好,她一度很焦虑。
郁文文把想法告诉林石,她希望林石能够理解她,为了她和婆婆都能舒服好过,他能尽快把婆婆送回老家。
林石觉得,妈妈爱交朋友的性格并没有什么不好。一个年轻女人独自带大一个孩子,其中的艰辛不经历过的人根本不会懂,妈妈要不是这种性格,早就被生活压垮了,哪里还有他今天这样的美满日子!
可妻子的意见他又不能不听,思来想去只能去劝老妈,让她收敛一点。
事实上,林石觉得妈妈已经挺顾及他们了,自打他告诉妈妈,约朋友尽量别来家里后,妈已经很久不带朋友来了。
难不成今天妈妈又带了朋友来家里?
4
「林石,我怎么听你这话里的意思,好像是我在故意找茬儿似的呢?什么叫又惹我生气了?!」郁文文显然心情不好,林石无意识的一句话又将她的眼泪给惹了出来。
「我不是那个意思!」林石也有些焦躁。
「那你是什么意思?」郁文文压低声音喊道,「我知道,你肯定是觉得我矫情,觉得在我心里妈做什么我都不满意,可你知道妈今天带了谁来家里吗?」
「谁?」
「一个做理财的业务员!」郁文文哭着说,「她原来带邻居来家里也就算了,大家都是街坊,互相都认识,我顶多是觉得不适应,可她带一个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来家里,这算怎么回事?!」
「业务员?这不可能吧!」林石也觉得不可置信,妈什么时候做了理财,他怎么不知道?
「怎么不可能!妈还做了鱼,说上次见那个女孩子爱吃,这次专门去海鲜市场买来做给她,这肯定不是妈第一次带人家来家里了。还有,妈还问我单位里有没有适龄的小伙子,让我介绍给那个女孩子,我知道她是谁啊,我给她介绍?!」郁文文又急又气。
「林石,平时咱俩就晚上才回家吃饭,中午都是妈和睿睿在家。一老一小,都是弱势群体,妈就这样让陌生人来家里,万一出点什么事怎么办?万一这人是个坏人怎么办?」
电视上新闻里那么多恶性事件发生,一想到自己的睿睿或许也会发生那样的事,郁文文简直要疯了,「给妈说过多少遍,自己在家的时候,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遇到什么事要先给我们打电话确认一下再说,可妈听过一句吗?现在是没出事,万一要是出了事,谁负得了这责任!」
「文文!」林石沉下脸打断为了郁文文的控诉,「你别这样想我妈,她肯定不是故意要带陌生人来家里的,对于睿睿,她对他的爱不比咱们少。」
郁文文闻言幽怨地看了一眼林石,「你什么意思?你是不是觉得我在无理取闹?」
「不是,你看你!」林石皱眉,「妈让陌生人进家是不妥当,我只是觉得妈这样做,应该是有她的原因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也不能让陌生人堂而皇之地进家里来啊!」郁文文喊道,「还有,妈去做理财这事,你知不知道?」
林石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
「现在忽悠老年人理财的几乎都是骗局,妈都已经要跟那个业务员亲如母女了,显然是掉进陷阱里了,这事我们之前也跟妈说过对不对?就差耳提面命了,现在也还是出问题。」
郁文文坐直身体,看着林石,「现在还不知道妈到底投进去多少,在她完全掉进骗局里之前,我觉得送她回老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见林石只低着头不说话,郁文文急了:「林石,你倒是说句话啊!我知道你不忍心把妈送回老家,可妈在这里确实不适应啊。她在老家的时候,就没见她上过当受过骗,对不对?城里人套路多,咱们又不能总盯着她,说不定啥时候她就被人骗了,钱没了还是其次,可这给妈心里造成的阴影,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除的啊!」
沉默了半晌,林石抬起头对郁文文说:「明天我去跟妈说。」
5
第二天,林石看着满桌热气腾腾的早餐,心里开始发愁。郁文文捏了两个包子出了门,临走之前,还不忘示意林石去跟厨房里的婆婆好好谈谈。
见郁文文上班走了,李兰青才从厨房里出来,她看了眼儿子,小心翼翼地说:「儿子,昨晚上文文没跟你吵架吧?」
林石一愣,随即摇头:「没,没有。」
「那就好。」李兰青拍拍心口,「吓死我了,你没见昨晚上文文的脸色有多难看,她怪我把小李带回家来,怕出事。能出啥事啊?小李我了解的,那是个很善良、很热心肠的姑娘,不是坏人!」
「妈!」林石打断妈妈的话,「你先坐下,我问问你有关这个小李的事。」
见儿子神情突然严肃起来,李兰青有些不知所措,她坐下来,眼睛怯怯地看着林石。
林石心里一疼,从小到大,妈都是他心目中的山,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像小学生犯错时的表情?他有些痛恨自己,自己这个做儿子的到底在做什么?!
「妈,我听文文说了,那个小李是帮你做理财的顾问,是不是?」林石放柔了语气问。
「对,」李兰青点头,「这姑娘心眼儿可好了,她帮我选的理财产品,不仅利息高,还给钱给的快,三个月给一次。而且,她跟我特别投缘,她说她把她的佣金都拿出来返给我,别人投三万,三个月给三千,只有我,三个月可以拿五千。」
林石心里一咯噔,妈这是铁定是被套进去了,「那你投了多少?」
「三万。」李兰青高兴地说,「妈寻思着先少投一点试试,人家是三万元起步。」
「妈,你这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太高了,」林石耐着性子,给妈解释:「昨天文文着急,不为别的,是怕你上当受骗,超过一定收益率的理财产品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万一对方跑路不认账了,你这些钱可就都打水漂了。」
「哪能呢,」李兰青不信,「利息我都拿到手了,怎么可能是骗子?」儿媳妇不信,李兰青还觉得没什么,现在连儿子也不信她,她就有些生气。
「林石,你别听文文吓唬你,她就是不喜欢我带那姑娘来家里吃饭,才这样说的。可是,人家姑娘连提成都不要了,全给了我,我总得感谢人家一下吧,请人吃顿饭才花多少钱啊,可这人情咱还了,心里也就不老惦记着了。」
林石有些无奈地说:「妈,谁去钓鱼不得撒点鱼饵啊,人家这是套路,你懂不懂?就跟超市促销一样,完全是为了吸引你去再消费的。她是不是有劝你再投点?」
李兰青点点头,说:「这么好的理财产品,她不劝我,我也考虑多投点了。」
「哎呀,我的亲妈,你可千万别投了,等鱼上了钩,他们一收网,你想撤都来不及了。」林石顿时哭笑不得,妻子虽然说得有些极端,可有些话说的没错,城市里套路多,一不小心就把老太太给套进去了。
李兰青半信半疑地问儿子:「不会吧,我看他们公司做的项目还挺大的,小李说,等我投资到一定额度,就会替我去申请入股,成为合伙人。我们这是做实体项目的,不是骗人的。」
林石心想完了,妈妈这是被洗脑了。
本来是要跟李兰青说让她回老家一段时间的,结果却用了一上午的时间,给她讲解这些理财公司的套路和骗局,甚至他还找了很多新闻和真人真事的视频给李兰青看,好打消她想「大干一场」的念头。
看到最后,李兰青面目凝重,林石问她:「妈,还想投吗?」
李兰青摇了摇头,「不投了。」
林石这才放下心来,看了看表,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为了缓解妈妈紧张的心情,他打算带妈去下馆子。
一向勤俭的李兰青这次竟意外地配合,只是吃饭的时候,却又异常地沉默。
「妈,你别紧张,咱不是只投了三万吗,下午你就去找小李,就说咱不打算继续投了,让她把那三万还给你。她不是也说了,不想继续投本金是可以退的吗?」林石劝慰李兰青,「下午我继续请假,陪你去要钱。」
「不用。」李兰青连忙摆手,「这事我自己去就行,你别管。」
见妈妈的态度很坚决,林石也放下心来,只是埋在心头的另一个问题又该怎么说出口,这可难住了他。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开不了口,林石始终过了不了自己心里那关。哪有这样做儿子的?用到妈的时候,把妈接过来,用不到妈了,就要把妈送回老家去,这不是混蛋干的事吗?
可妻子那儿怎么交代?
其实妻子对妈还是挺好的,平时自己工作忙,也都是妻子在照顾妈,给妈买吃买穿,惦记妈的身体,陪妈去做体检,要说做儿媳的,做到这个程度,也是个百里挑一的了。
可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导致妻子总是压抑、不开心,他也是看在眼里的。作为丈夫,他也不能总是要求妻子去忍、去迁就。一边是水,一边是火,注定是交融不到一块去的。
这可为难死林石了。
6
终究还是没说出口,为此郁文文跟林石生了好几天的闷气。
就在林石鼓足勇气想要跟妈摊牌时,却被一个意外的电话击傻了。
「请问你是李兰青的家人吗?」来人的语气严肃。
「是,请问你是哪里?」林石问道。
「这里是金竹街派出所,我姓李,李兰青女士目前在我们所里,请你们尽快来领人。」李警官说。
去派出所里领人?林石惊愣地望着郁文文,好长时间没反应过来是咋回事。郁文文也吓住了,婆婆怎么进了派出所了?
俩人急匆匆地赶往派出所,被办案民警带到办公室,直到看到李兰青正坐在办公室里的长椅上喝水时,俩人才放下心来。
来的路上,他们脑补了很多妈妈被抓的画面,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妈,你没事吧?」郁文文先赶过去,查看婆婆有没有受伤。
李兰青有些不好意思,她看了看儿媳,又看了看儿子,最后看了看警察,只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你们是李兰青女士的家人?」一个中年警察问。
「是,我是她儿子,我姓林。」林石走上前答道,「我妈咋了?」他问。
「你别紧张,刚才是我给你们打的电话。」李警官笑了,「作为儿子,你知不知道李兰青女士这些日子都做了什么事?」
林石一愣,看了眼妻子,郁文文摇了摇头,表示不知,他们又齐齐地看向李兰青,李兰青却没抬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自顾自地喝着水。
「别看了,我来告诉你们吧。」李警官说,「李兰青女士已经连续一周,带队在市政府门前拉横幅静坐了。」
林石和郁文文闻言,顿时惊掉了嘴巴,静坐?还带队?
「你妈妈以前是做什么的?很有领导才能啊,在她的组织下,一帮老头老太太很有纪律地围住市政府门口,请求政府出面,解决他们的困难。」李警官继续说。
「我以前在工会工作。」李兰青突然插话道。
「哦,怪不得呢。」李警官又笑了。
「叫你们来呢,是想跟你们说,平时不要总忙工作,也得陪陪老人,关注一下老人的生活。」李警官继续说,并把具体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做了解释。
林石这才知道,上次妈妈并没有跟他说实话。
7
李兰青其实早在收到第一笔利息的时候,就已经听从了理财顾问的话,往那个理财公司又投了六万块钱,连带着她还介绍了好几个老人跟她一起去做了那个理财项目。
结果,等李兰青听从儿子的意见,去找小李把钱要回来时,公司却不认账了。只说钱已经投进项目里了,这会儿拿不出来。
李兰青心里顿时起了疑心,她有些相信儿子说的话了,人家理财公司要收网了。可是,光网住她自己不打紧,谁让她贪心呢,但还有好几个邻居完全是因为信任她,才投了钱,要是把人家也网住了,那她不就成了骗子了吗?这可不行。
思来想去,李兰青决定不管怎样,她也得把钱要回来。
小李渐渐地被她追得烦了,开始躲着她,不见她,也不接她电话,她就去公司里要,后来公司竟也不开门了,一群老人堵在门口一直见不到人,才知道上当受骗了。
李兰青找到那几个老朋友,把实情告诉大家,并且承诺,要带大家把钱要回来,如果要不回来,她自己掏腰包赔给人家。
老人们发觉上当后,心里正七上八下呢,李兰青的出现像是给了他们主心骨一样,他们自发地聚在李兰青周围,一致表态,要听从她的安排。
这就有了后来市政府门前的静坐。
由于上当的老人众多,市里很关注这次事件,特别交代要各部门配合,务必要把事情彻查清楚,该抓的抓,该赔的赔。
「我们已经锁定了相关负责人。」李警官说,「那个理财公司的老板和几个业务员已经被抓了,但你们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很多钱已经被他们挥霍了,能要回来一部分就算不错了。」
说话间,几个民警带着三四个年轻人走了过来,李兰青一见,猛地站起来,冲了过去,拉住其中一个女孩说:「小李,亏我把你当闺女一样对待,你怎么能做这样伤天害理的事呢?」
女孩儿低着头,躲闪着李兰青的拉扯,民警见状,忙将她们分开,郁文文将婆婆揽在怀里,劝慰着:「妈,你别急,有警察在呢,咱们不怕。」
李警官走过来说:「老太太,她就是骗你钱的那个业务员?」
李兰青点点头。
李警官接着说:「算您老运气好,这个业务员收到钱后还没来得及往公司账户上打呢,公司就犯事了,所以你们的钱,很有希望能追得回来。」
一句话解救了众人被提起来的心,郁文文明显感觉到怀里婆婆的身体从紧绷慢慢地放松下来。
几个业务员因为并不是公司的管理层和负责人,他们只需要将收到手里的钱退回给老人,剩下的便是协助警察办案了。
「我一共投了九万,怎么才还给我八万三?」李兰青看着手里的账单问道。
李警官看了眼小李,问:「为什么?」
小李身子一抖,说:「之前公司给过她五千利息了,而且,」她看了看李兰青,「阿姨,您不是也吃过我们公司给您的保健品吗,那两千是保健品的钱。」
李兰青气急了,说:「保健品?你不说我还忘了呢,我没有吃保健品之前,腰啊腿啊都不疼,身体好着呢,可现在却总时不时疼一下,我怀疑是吃你们的保健品吃的,要不咱们去医院检查一下吧,要真是因为吃保健品造成的,你还得赔我医药费!」
小李一听,眼圈立马红了,她看了看李警官,眼神里都是求助。
李警官没好气地说:「忽悠老太太往里投钱的时候,你们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现在倒来算什么保健品的钱了。该给人家的就得给人家,说别的没用。」
「我卡里真的没钱了。」小李哭出声来,「我也不是故意要骗人的。真的,我真不是故意的。」
兴许是之前确实对她投注过感情,她这一哭,倒把李兰青给哭心软了,「算了,算了,那两千我不要了,就当是买个教训。」
其他几个老人的钱,都如数还回来了,这才是一大块心病落了地,李兰青也不在乎那两千块钱了。
8
晚上,一家三口坐在饭桌旁,白日里的那场虚惊的余韵还没消,林石还在埋怨妈妈没听他的话。
「儿子,文文,我想回老家了。」李兰青突然说,神情虽然平静,但语气却很落寞。
林石顿时被噎住了,和郁文文无语对视。
「我这个人一辈子好强,今天出了这样的事,人家虽然嘴上不说啥,但心里肯定还是对我有意见的,都在一个小区住着,这往后我还有什么脸面跟人家相处啊?」李兰青继续说。
「妈,你怎么能这样想?这事又不全怪你!」林石说。
李兰青摇头,叹了口气说:「不光是这件事,我因为带睿睿也在这里生活了六年了,可到现在我也没有习惯,融入不进去,总觉得差点什么。」
她又看着郁文文说:「文文,妈得跟你说对不起,妈这个人吧,一个人生活惯了,很多事一直都是自己说了算,难免就有些听不进去别人的话,现在想想,你之前跟妈说的话,基本都是对的。以前妈还曾私底下埋怨过你,现在才知道,是妈太固执了,你别怪妈。」
「妈......」郁文文被一股情绪堵住喉咙说不出话来,她本来是坚决想让婆婆搬走的,可现下婆婆自己提出要走,她心里却难受起来。
「现下,睿睿可以由外婆管着接送,我天天待在家也没事干,不如回老家,我还能伺候伺候院子里那些花花草草,比在这里舒服,而且,老家的街坊们都熟悉,大家聚在一起也快活。」
李兰青越说情绪越放松起来,她长舒一口气,拿起筷子,说:「好了,就这么定了,赶紧吃饭吧。嗯,还是文文做的菜好吃,比我做的好吃。」
一顿饭,吃得五味杂陈。
夜里,林石和郁文文背靠背躺在床上,谁也睡不着。
林石在生闷气,他也不知道在跟谁生气,只是觉得心里堵得慌,吃饭时,妈妈的语气和神情都让他觉得自己很无能。
郁文文是内疚,平心而论,婆婆在家里住的这六年,她和林石的日子过得蛮轻松的,不用打扫卫生,不用着急做饭,都是现成的。可如今,孩子大了,她却开始嫌弃跟婆婆生活习惯不能融洽了,到底还是有些过河拆桥的嫌疑的。
只是,正如一山不能容二虎一样,一个家也同样不能有两个女主人。跟内疚比起来,郁文文还是觉得日常那些难融合的生活习惯会让她更痛苦。
与其在这个小家里,跟婆婆去争对生活的话语权,最后搞得大家都不舒服,还不如都分开,让距离产生美,她们的婆媳关系才能更放松。
一夜无眠,郁文文始终没能说出那句「妈,别走了」的话,就算她知道林石好几次用殷切的眼神瞄她,她也没妥协。
婆婆很快回了老家,郁文文和林石亲自送回去的。
回来的路上,林石一言不发,郁文文没有理他,有些事越解释越糟糕,让他慢慢地吸收消化吧,反正她想要的生活又回来了,林石不过晚几天接受罢了。
10
郁文文以为自己不过是再把六年前的生活捡起来罢了,能有多难,可是她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当生活的琐碎和工作的压力如海浪一样一起扑面砸下来时,她蒙了。
手忙脚乱地应付生活给与她的各种状况,她突然有些恍惚,难道六年前自己过的生活都是梦?为啥她现在会觉得精疲力尽、简直要被掏干了才能勉强应付,明明并没有什么不同啊?
郁文文忍不住回想婆婆在的时候,自己那些轻松的时光。
没有让郁文文想更久,她就又见到了婆婆,不过这次却是在病床上。
郁文文工作时没注意,从楼梯上跌了下来,把小腿骨给摔裂了,除了小腿骨,尾骨也有裂痕,医生让她在床上要待够四个月,让骨头都长好才能下床。
外婆要照顾睿睿,林石一个人忙不过来,一个电话打回家,当天晚上,李兰青就提着大包小包,赶最后一趟高铁过来了。
距离把婆婆送回老家才刚刚过了半年,郁文文竟觉得已经有好几年那么长,见到婆婆的那一瞬间,她眼圈红了,一声「妈」刚叫出口,眼泪就掉下来了。
吓得李兰青以为她疼得厉害,忙跑出去叫医生。
郁文文也不知道自己为啥会哭,可心里就是委屈得不行。
没有婆婆的日子让她终究意识到了婆婆对于她生活的重要性,现在看到婆婆守在身边,心里顿时有了踏实感,就像是一场春雨落下来,种子抽了芽,眨眼便伸出长长短短的藤蔓将整颗心都撑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四个月后。
郁文文的身体已经基本恢复了,她跟林石商量,在小区里给婆婆租了一个两居室的房子,这样一来,她们一家人既能天天见面,又互相有了自己的空间。
本以为李兰青会介意,结果她却高兴得直拍手,原来她也一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苦于不知道该怎么跟儿子儿媳说。
六年的「同居」生活,让婆媳俩都意识到,两代人最好还是要有各自独立的空间,才能保护大家亲密的关系不被那些琐碎的习惯所破坏。
「这个小区不错,你们看着有合适的房子就给妈买下来,不用你们花钱,妈决定把老家的房子卖掉,以后就在你们身边生活了。」
李兰青说,「妈老了,越来越盼望着孩子们能都在身边,我可以好好享受天伦之乐。等我百年之后,这房子还能给睿睿留个念想。」
这又与林石和郁文文的想法不谋而合,林石自然想要妈妈在身边的,而郁文文则希望自己能多点时间和机会去了解婆婆,去理解她,去试着认同她。
说不定生活习惯无法融合的问题也是一种偏见呢,她想去试一试,这种偏见会不会有被打破的那一天。
(全文完)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