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北纬31度,看千年红豆树!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一株古树,就是一方故土、一段历史、一缕乡愁。江阴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全市列入古树名木名录百年以上的有126株,分属于15科21属21种。

即日起,“江阴发布”推出“树说江阴”系列策划,展现古树名木苍虬蓊郁之美,讲述古树名木背后的江阴故事

今天是5月20日

(谐音“我爱你”)

一个浪漫的日子

我们一起去顾山

看看象征爱情的红豆树



古树传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早在唐代,诗人王维就写下了《相思》这首千古名篇。诗中提到的红豆树,即为顾山红豆树。红豆树,常绿乔木,小叶长椭圆形,花白色,荚果扁平,种子鲜红,盛产两广,滇缅。江南一带,华夏近北极其少见。


顾山红豆树被誉为江阴“奇人奇树奇碑”的三奇之一,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最新的江苏省“古树名木名录”中排行第七,该树树高11米,树干胸围约2米。因其地处红豆生长的适宜地带的北缘,是唯一的一株具有半落叶特性的红豆树,因而将其单列为蝶形花科红豆树属中的专门一种,名曰:“戴氏红豆”,被誉为“海内孤木”。


当地人把红豆作为吉祥之物,更作为爱情的信物和友谊的象征。相传南梁武帝在顾山建了一座香山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太子萧统就在寺中代父出家。他留驻顾山期间,在集市偶遇一名美貌女子,两情相悦,奈何因门户、声誉等原因,终难成眷属,只好怨鸟纷飞。女子相思成疾,不久而逝,太子闻之,哀痛不已,遂在女子生前所居之处手植了这一株红豆。


古树印象


古老:相传,南梁昭明太子代父在顾山香山寺出家,编写《文选》。在顾山期间,昭明太子亲手种了两棵树,一株是在顾山上的山茶花,史称十里红,另一株犹是这棵红豆树。据考证,南梁萧统的生活时期是公元501-531年,与植物学专家测出的红豆树1500年左右的树龄相符。


稀有:红豆树一般生长在热带地区,而顾山红豆树生长在苏南亚热带,而且是纬度最北的,又千年不衰,这在世界上极其罕见。一般红豆树为常绿乔木,而顾山红豆树是冬季落叶树种,春天发芽,秋冬落叶,与“春来发几枝”一句完美贴合。因此,在《世界植物学大字典》中,这棵树单独成科,命名:江阴顾山戴氏红豆树。

珍奇:一是生命力特强,它在元代曾枯槁,到清乾隆年间又复苏。二是不管种子还是扦插,都难以培育成活,只有等待树根自然长出小树。上世纪80年代,古树旁先后萌出小红豆树,形同老树,犹如清干年间:“古根旁茁出四干。”


古树新姿


1982年8月,江阴为了保护珍稀的千年古树,在红豆树四周筑起了围墙,建成了红豆院,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红豆树的保护,定期聘专家为红豆树进行养护修复,如今红豆树虽历尽沧桑,但仍生机盎然,枝繁叶茂。

今年四月中旬,红豆树除西北角外其它方位都出现了花蕾,含苞待放,甚是可爱。

“五一”前后,红豆花大批盛开,一团团洁白的花朵宛如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在初夏时节带来了几分清凉的气息,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让人沉醉!

部分来源:江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金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