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不涝,就看立夏”,今日立夏,2025年,夏天降雨会很多吗?

2025年05月05日06:12:07 科学 1221

立夏无雨,碓头无米”,这句流传千年的农谚道出了立夏节气与夏季降水之间的微妙联系。2025年5月5日15时09分,太阳到达黄经45度,我国正式迎来立夏节气。此刻,从江南连绵的梅雨到华北干热的风,整个中国的气候格局正在经历季节性转折。那么,这个夏天究竟会“涝”还是“旱”?让我们从气象科学、历史规律和农业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涝不涝,就看立夏”,今日立夏,2025年,夏天降雨会很多吗? - 天天要闻

### 一、解码立夏气象密码

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立夏节气期间(5月5日-5月20日)全国平均降水量较谷雨增加42%,但存在显著地域差异。华南前汛期进入盛期,珠江流域平均降雨量可达200毫米以上;而华北平原此时降水仅占全年总量的5%左右,农谚“立夏不下,旱到麦罢”正是这种气候特征的生动写照。

2025年立夏当天的天气图谱显示: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强,其西北侧边缘正好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形成一条从贵州江苏的强降雨带。气象专家指出,这种环流形势与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相似,当年夏季我国出现“南涝北旱”格局,长江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偏多40%。

### 二、厄尔尼诺拉尼娜的“跷跷板”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24-2025年冬季形成的厄尔尼诺事件正在衰减,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较常年偏高0.8℃。历史统计表明,此类背景下我国夏季降水往往呈现“三明治”结构:长江流域多雨,华北和华南降水偏少。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印度洋偶极子呈现正相位,这可能削弱厄尔尼诺的影响,为预测增添变数。

“涝不涝,就看立夏”,今日立夏,2025年,夏天降雨会很多吗? - 天天要闻

气象站记录显示,在相似气候条件的2005年,立夏后江淮地区出现持续阴雨,导致小麦赤霉病大面积爆发;而华北平原直到6月中旬才迎来有效降雨,春玉米出苗率不足70%。这提醒我们,厄尔尼诺年的气候影响具有复杂性和滞后性。

### 三、从物候看天机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附近,老农们正在观察“立夏三候”:蚯蚓出、王瓜生、蝼蝈鸣。今年立夏前三天,当地已记录到12种蛙类集中鸣叫,较往年提前一周。“蛙鼓早鸣必有涝”的民间经验,与现代气象学中“暖湿气流活跃导致两栖动物提前繁殖”的研究不谋而合。

更值得关注的是物候的“空间密码”。当前秦岭-淮河线南北呈现截然不同的景象:南方早稻区普遍反映“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稻田蓄水深度较常年增加15厘米;而河北平原的农民则担忧“立夏麦咧嘴,难喝白面水”,部分麦田已出现旱象。

“涝不涝,就看立夏”,今日立夏,2025年,夏天降雨会很多吗? - 天天要闻

## 四、2025年夏季降水预测

综合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夏季(6-8月)降水可能呈现以下特征:

1. **长江流域**:降水偏多20%-40%,梅雨期可能延长至40天左右,需防范1998年级别流域性洪水;

2. **华北地区**:前期降水偏少,但7月下旬后受台风外围影响可能出现局地强降雨;

3. **华南地区**:前汛期降水正常,但后汛期受台风影响概率增大;

4. **西南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尤其云南北部需防范农业干旱。

水利部信息显示,当前长江干支流主要控制站水位较常年偏高1.2-3.5米,三峡水库已提前消落至汛限水位以下5米,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留出库容

### 五、应对建议与农事安排

针对特殊气候背景,农业专家提出分级应对策略:

- **长江中下游**:早稻产区应疏通沟渠,每亩备足30公斤速效氮肥应对可能渍害;棉花种植区建议采用高垄栽培。

“涝不涝,就看立夏”,今日立夏,2025年,夏天降雨会很多吗? - 天天要闻


-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需实施“一喷三防”,春播作物推广膜下滴灌技术,节水效率可达50%。

- **东北地区**:警惕夏季可能出现的低温阴雨,玉米种植应选用早熟品种,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

城市防灾方面,国家防总已启动汛前检查,重点排查137个易涝城市的地下空间、下凹式立交桥等关键部位。建议市民家庭储备应急物资时,增加防水密封袋、小型抽水泵等针对性装备。

### 结语

“立夏看夏”的古老智慧,在现代气象科学中找到了新的注脚。2025年这个特殊的立夏节气,既延续着季风气候的固有规律,又叠加了厄尔尼诺等异常信号。当我们把卫星云图与农谚歌谣并置观察时,会发现气候预测永远是概率的艺术。或许正如气象学家竺可桢所言:“天有不测风云,但必有可测之理。”这个夏天,我们需要做好的不仅是雨具的准备,更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科学认知的更新。

(注:文中气象数据截至2025年5月4日国家气候中心公报,历史对比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局《中国气候公报》)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从治疗神经疾病到增强人类智能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 天天要闻

从治疗神经疾病到增强人类智能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Neuralink脑机接口的目标是实现全脑接口,打造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之间的“高带宽连接”,甚至让人类与AI集成。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官网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在最新一次发布会上展示了其脑机接口(BCI)研究成果和发展愿景。此次令人瞩目的不仅是他们的现阶段成就,还包括其未来3年的科幻式蓝图。人们惊呼BCI...
超千岁荔枝树再结硕果!迄今有1024岁,是广州目前树龄最老的荔枝树 - 天天要闻

超千岁荔枝树再结硕果!迄今有1024岁,是广州目前树龄最老的荔枝树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卢佳圳 通讯员 冯冬枚在广州黄埔玉岩书院,有一棵千年古荔,是广州目前有记载的树龄最老的荔枝树,为一级古树,据估测迄今有1024岁。7月2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时惊奇发现,虽已经历千年沧桑,这棵荔枝树依旧枝繁叶茂,时隔4年再度结满硕果。据史料记载,这是一棵“宋荔”,从北宋即已存在。明代时,荔树...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 液体锂盐“商业秘密连环案”揭秘 - 天天要闻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 液体锂盐“商业秘密连环案”揭秘

财联社7月2日讯(记者 曾楚楚 王平安)【引子】今日盘后,天赐材料(002709.SZ)公告,就“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民事起诉永太科技(002326.SZ)等。这是自今年2月初,天赐材料首次公告披露,对浙江研一、永太科技“将另案处理”后,天赐方面就液体锂盐“商业秘密”系列案件的再次公开曝光。在两家百亿级上市公司,以及作为锂业“...
晶圆键合工艺及键合设备市场情况 - 天天要闻

晶圆键合工艺及键合设备市场情况

一、晶圆键合发展背景在摩尔定律的引导下,集成电路行业一直高速发展,晶体管特征尺寸己经从90nm向7nm迈进。然而,由于随着晶体管特征尺寸已日益接近物理极限,量子效应和短沟道效应越来越严重,内部电子自发地通过源极和漏极,导致漏电流增加,进而限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 天天要闻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点板块宣介会上,“真如翠谷”与“真如之心”两大优质地块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块即铜川路水产市场原址,被誉为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目前已完成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随着这一核心地块即将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车行通道(以下简称“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贯通也将提上...
多面性的双氧水 - 天天要闻

多面性的双氧水

‌‎‎‌‎‎‌‎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H₂O₂),是一种常见且独特的化学物质。它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正如许多化学物质一样,双氧水具有着复杂的性质和多面的特性,这些特性既可能带来巨大的益处,也可能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 天天要闻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迈威生物为爆发中的创新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两项BD合作,与齐鲁制药就长效G-CSF产品8MW0511达成的合作(3.8亿元首付款+1.2亿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业化的经典双赢;而与谷歌系抗衰老巨头Calico围绕IL-11单抗9MW3811的联手(2500万美元首付款+5.71亿美元里程碑款),则彰显全球视野下的价值挖掘能力。两项...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 天天要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紧扣全年任务目标,以“大干100天 决胜上半年”劳动竞赛为载体,全面掀起夺油上产热潮。广大干部员工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用汗水书写担当,用实绩回应挑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环保平稳受控,经营业绩稳健向好,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