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宇 |《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书评

《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包括《宏观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和《微观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两册,是一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国基本经济运行机制的经济学教材。

本套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伟大成就为素材,借助经济学基本分析工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展现当代经济学原理,力求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底色。

不同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本套书力求在中国经济实践的框架下诠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突破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中政府作为“守夜人”的居民—企业“两位一体”框架,构建企业生产者、居民消费者与政府“三位一体”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运行模式,建立“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结合、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并存、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合作竞争互动”的发展驱动模式。

作者简介

于鸿君,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级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主持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担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部主任,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六、第七届副主席。主要从事微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国际金融与管理、区域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组织管理中制度和情感的“双轮驱动理论”。近年来以二十世纪主要国家经济史为背景,深入研究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余淼杰现任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全球经济管理类前1%高引论文经济学家;《国际贸易》《长安大学学报》执行主编,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和中国经济发展,曾在Economic Journal、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研究》等国内外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出版中英文专著等22部。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曾获英国皇家经济学奖、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等。

书评

陈卓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21级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地理大发现之后,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跨国贸易和全球金融活动出现,世界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产生了重商主义等早期国际经济理论。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经济活动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开放宏观经济学方兴未艾,成为了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第十四章在之前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介绍汇率的定义、影响因素、汇率制度和国际金融体系等内容,结合近期热点事件,梳理了中国的汇率制度和我国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探索历程。

第一节介绍外汇市场、长期汇率和短期汇率中的基本概念,用美元指数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间的表现佐证了资产相对预期收益率对短期汇率的影响机制。第二节介绍汇率的四大决定因素,即国内外利率、贸易壁垒、进出口需求和生产能力,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加以分析。第三节介绍了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以及中央银行如何合理干预外汇市场,详细梳理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并展望了数字货币未来的发展前景。整章内容行云流水,理论性与现实性并重,在给我介绍汇率相关定义、影响因素和制度的同时,增进了我对于本国汇率制度、本国汇率演变历程的了解。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本章关于国际金融体系变迁和在现有体系下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本章内容让我对现有经济数据和经济事实有了更深的认识。二战之后,欧洲和日本因战争走向衰落,美国成为了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当之无愧的经济霸主,建立起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但由于美国黄金储量下降和“特里芬”难题的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6年瓦解,牙买加体系建立。尽管这一体系承认了浮动汇率制度,取消了黄金的官方定价并允许成员间进行特别提款权的交易,但其仍然是以美国为主导,日欧为核心,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位置的“中心—外围”全球金融治理格局,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不断提升的现状不相适应。因而,现有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存在新兴经济体投票权不足、治理理念不适应发展中国家国情的问题,需要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声,增强本国货币国际影响力。中国结合自身历史和资源禀赋,对这一时代要求给出了中国方案,即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积极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截止2020年末,中国与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22个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在中国的不断努力下,沿线很多经济贸易合作、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园区建设都采用人民币来计价和结算,沿线国家亦纷纷持有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用作投资。

综合来说,我认为这是一本极佳的宏观经济学教材,结合我国具体案例,传授经济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结论,读后往往能带给我无尽的思考。


延伸阅读

余淼杰教授和鄢萍教授团队在《经济科学》发表论文

余淼杰和刘丹、盛柳刚教授在国际核心英文期刊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发表论文

余淼杰教授和硕士生季煜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发表论文

余淼杰教授论文入列经济学顶级期刊The Economic Journal“自创刊以来最具影响力文章”和“近十年最具影响力文章”

余淼杰 | China's notable economic growth over the past decade

余淼杰教授主持的国家杰青基金项目结题验收获评优秀


新书速递

|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



余淼杰 田巍 著

Springer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