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nm!中国量子芯片再突破,美国院士:中国科学家是超人吗?

2021年01月24日07:36:02 科学 1062

13nm!中国量子芯片再突破,美国院士:中国科学家是超人吗? - 天天要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图文原创,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芯片禁令”引爆危机

2020年5月,美方颁布“芯片禁令”,禁止全球使用美国半导体技术、设备的企业,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向华为出售芯片。

“芯片禁令”落地之后,所有使用美国半导体技术、设备的企业纷纷停止与华为的合作,让华为陷入前所未有的“芯片危机”。

任正非曾说过,我国拥有世界顶级的芯片制造、设计能力,却无法制造出华为所需的高尖端芯片,主要是光刻机和化学材料等被卡脖子了。

13nm!中国量子芯片再突破,美国院士:中国科学家是超人吗? - 天天要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目前,我国芯片整体水平是落后的,这一点不得不承认,但是,我国所被“卡脖子”的芯片还是传统的硅基芯片。

所谓的硅基芯片,就是一粒粒沙子被提纯后,制造成单晶硅,然后经过多层复杂工艺的加工,如光刻、蚀刻、离子注入、封测等,制造成智能设备中所需的硅基芯片。

现在的硅基芯片技术主要被美日欧等国垄断着,如日本的芯片设计架构技术、光刻胶,美国的芯片设计软件,欧洲的光刻机等。

13nm!中国量子芯片再突破,美国院士:中国科学家是超人吗? - 天天要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这些掌握硅基芯片技术的国家,在几十年前成立了一个联盟,并且签订了《瓦森纳协定》,该协定明确指出,禁止向我国出售硅基芯片核心技术,这也是我国芯片在经过高速发展后,依然落后的根本原因。

在华为被打压之前,我们还可以多花一些钱,买到自己所需的芯片,但是,芯片禁令的落地,彻底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必须要拥有自己的芯片核心技术。

华为被制裁后,我国加大了在硅基芯片发展的投入,如中科院强势入局、芯片大学成立、打造东方芯港等。除此之外,我国也加大了在未来芯片的投入,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中国量子芯片再获突破

13nm!中国量子芯片再突破,美国院士:中国科学家是超人吗? - 天天要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前不久,我国量子计算机“九章”强势出世,性能完败美国的“Sycamore”量子计算式,建立了我们的量子霸权

相比传统的超级计算机,“九章”具有非常强大的计算能力。“200秒只是短短一瞬,6亿年早已是沧海桑田”,这句话很好地表述了九章的计算能力。据业内人士透露,“九章”可以模拟宇宙的爆炸!

然而现在的量子计算机也仅仅是原型机,用途非常有限,之所以会这样,主要还是受限于量子芯片。

为了尽快将量子计算机商用,为人类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各国科学家正在加速量子芯片的研发。

13nm!中国量子芯片再突破,美国院士:中国科学家是超人吗? - 天天要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据悉,美国、欧洲和日韩的科学家在量子芯片的研发上,均已取得突破,但是距离制造出量子芯片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并且研发已遇瓶颈。

在这些科学家为研制量子芯片抓耳挠腮的时候,我国量子芯片传出好消息!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贺煜团队正式宣布,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可以将单原子级别的精度,将两个原子构成的量子点放置在13nm间距上。据悉,该技术可以用现成的光刻机、蚀刻机制造量子芯片,无需专门研究一套芯片制造技术。

简单点说,我国已经掌握了13nm量子芯片的技术,并且不久即可商用。

中国科学家是超人

13nm!中国量子芯片再突破,美国院士:中国科学家是超人吗? - 天天要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或许大家对贺煜不太了解,今天笔者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

贺煜, 南方科技大学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师从陆朝阳教授、潘建伟院士和Michelle Y. Simmons 教授。他的这三位老师想必关注量子技术的朋友都知道,世界量子技术的泰斗!

目前,“九章”以为我国建立了绝对的量子霸权,也已经利用量子技术建设了一个非常庞大的量子通讯网络,并且已经掌握了13nm量子芯片制造技术等等,都证明了我国在量子技术方面,已经领先了其他国家一大步。

13nm!中国量子芯片再突破,美国院士:中国科学家是超人吗? - 天天要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不得不说的是,我国在量子技术领域的发展,才有十几年的时间。

美国科学家Marlan Scully教授在访问中科大时,对我国在量子领域取得的成绩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并打趣道:中国科学家都是超人吗?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做完了我们几十年的工作,并且还领先了我们一大截!

PS:Marlan Scully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量子专家。

写在最后

13nm!中国量子芯片再突破,美国院士:中国科学家是超人吗? - 天天要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前不久,我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了这么一个视频,我国军人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上巡防,大雪、严寒、缺氧等问题,让他们行走起来非常的吃力。看到这个视频后,我又想起了我们所处的环境,脑海里只有一句话: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其实,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科学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所以,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快乐、无忧的生活,我国的科学家也是功不可没!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地质队日记:塔克拉玛干腹地,沙丘下出现巨大的圆形结构 - 天天要闻

地质队日记:塔克拉玛干腹地,沙丘下出现巨大的圆形结构

记录人:刘哲,西部油气地质勘查第六分队 / 塔里木盆地沙地浅层剖面组成员时间:2023年5月10日地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库车–民丰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过的地震波剖面测线任务,我们团队负责在塔克拉玛干腹地沿一条南北走向布点,配合卫星图像
电机基础标准:GB/T 14711 标准状态及修订情况 - 天天要闻

电机基础标准:GB/T 14711 标准状态及修订情况

在电气设备领域,中小型旋转电机作为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场景的重要动力设备,其安全性能至关重要。随着电机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应用于电机生产;同时,电机的应用场景也日益多样化,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
月球内部“异常贫瘠”?嫦娥六号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谜底 - 天天要闻

月球内部“异常贫瘠”?嫦娥六号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谜底

月球正反面为何大不同?月球演化都有哪些关键谜题?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日前正式发表了中国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任务的又一重大科学成果。该成果为全面了解月球早期的壳-幔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信息。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科研团队对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带...
嫦娥七号明年前后将发射,还会带这个仪器上月球 - 天天要闻

嫦娥七号明年前后将发射,还会带这个仪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样品返回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围绕这些样品已经取得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彰显了我国行星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也为下一阶段开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研究取得了多个首创性的关键进展,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连获突破 - 天天要闻

光子器件,接连获突破

新型光子设备已可以兼顾灵敏与耐用。长期以来,先进光子器件因制造困难而发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学在光学设备制造领域取得了关键突破,解决了包括设备的可扩展制造、灵敏与耐久度兼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