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带回稀有物质,100吨够全球用一年,多国要去月球开采

2020年12月29日08:10:04 科学 1118

嫦娥五号自从11月24日搭乘“胖五”开始探月旅程以来,进行了20多天,于12月17日顺利完成了多项艰巨的任务并成功从月球“挖土”返回了地球。

而让人兴奋不已的是,嫦娥5号这次任务中居然带回了一种稀有物质,100吨就够地球使用一年,消息一出,有多个国家都想要去月球开采。

嫦娥五号带回稀有物质,100吨够全球用一年,多国要去月球开采 - 天天要闻


嫦娥5号带回的土很不一般。

我们中国的嫦娥5号此次带回来的是极为珍贵的月球土壤,这是我们人类时隔44年再一次取得月球土壤。

当初美苏开采的月球样本大多都是来自于月球正面中低纬度的月海区域,形成年龄在32-46亿年,也是通过对美苏样本的分析,才建立起月球46亿年左右的演化历史。

嫦娥五号带回稀有物质,100吨够全球用一年,多国要去月球开采 - 天天要闻


而与美苏不同的是,此次嫦娥五号选择的着陆点是月球的吕姆克山北部地区,位于风暴洋北部地区的一个1300米高的火山群,在这里分布的火山口大约有20个,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区域,年龄大概在12-15亿之间。

这也决定了采集的土壤相比于美苏的样本都比较“年轻”,可以填补对月球历史研究的空白,因此这次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球样本让多个国家都表示希望将这些土壤进行分享,由此可见此次带回的月球样本吸引力非常大。

嫦娥五号带回稀有物质,100吨够全球用一年,多国要去月球开采 - 天天要闻


月壤可以干什么?

经过初步测量,嫦娥五号任务采集月球样品共有1731克,对于如此珍贵的月壤,有人却脑洞大开的询问是否用来种菜?

首先月球土壤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通过研究发现,在月壤中存在着天然的银、铁、铅、锌、锡、铜、锰、硅、铝、钙、镁、铼等矿物颗粒,虽然成分很少,但是种类却很多,高达二十多种,而且其中还含有大量的稀有气体。

嫦娥五号带回稀有物质,100吨够全球用一年,多国要去月球开采 - 天天要闻


反观地球上的土壤成分,都是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等所组成的,所以月球上的土壤肯定是不能用来种菜的,如果直接用来种菜的话,肯定是长不出的什么的,毕竟月球土壤非常干燥,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有机养分等必要条件。

嫦娥五号带回稀有物质,100吨够全球用一年,多国要去月球开采 - 天天要闻


但是月壤对于采样地区的成分分析,即岩石、矿物和化学成分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会为人类进一步全面的了解月球提供非常宝贵的数据支持,因为由目前的研究成果知道这块区域所形成的时间较短,比较“年轻”,在研究月球火山活动和演化历史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月球的形成过程。

嫦娥五号带回稀有物质,100吨够全球用一年,多国要去月球开采 - 天天要闻


更为关键的是,月壤中发现的氦-3资源十分丰富。

据了解,从月球带回的月壤中发现含有一种稀有能源——氦-3,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氦气同位素气体,是世界公认的核聚变反应最理想的一种原材料,具有高效、清洁、安全、便宜等特点。

嫦娥五号带回稀有物质,100吨够全球用一年,多国要去月球开采 - 天天要闻


根据科学统计,10吨氦-3可以满足我国全国一年所有的能源需求,而100吨氦-3就能为全世界提供一年的能源总量。但是氦-3这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储藏量很少,而对月球的研究中发现,在月球地壳的浅层内含有丰富的氦-3资源,尤其是风暴洋地区,可能含有上百万吨氦-3,足够人类使用上万年,是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

氦-3是一种核聚变燃料。

众所周知,现如今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对于能源的消耗非常大,寻找新能源问题也迫在眉睫。而核能一直是人类认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能源,受限于科技水平,现在的核聚变总是会伴随着中子辐射的,因为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又很强,不仅会将核聚变产生的大量能量带走,而且还会产生各种放射性物质,所以现在的核聚变反应很难控制且非常危险。

嫦娥五号带回稀有物质,100吨够全球用一年,多国要去月球开采 - 天天要闻


因此人类把目光放在了可控核聚变上,利用氦的同位素氦-3,因为氦-3的原子核只包含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比较稳定,把氦-3作为可控核聚变的燃料,既会产生巨大能量又不会产生中子辐射,因此可以说氦-3是一种接近完美的能源物质,成为了未来可控核聚变最理想的一种燃料。

总之,如果能够将月球上的资源成功开发的话,那么地球上所面临着的资源危机将会迎刃而解,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有不少国家都将月球作为一个探索目标。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颜宁辟谣:网传简历不实,已投诉! - 天天要闻

颜宁辟谣:网传简历不实,已投诉!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颜宁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她呼吁尽快清理相关信息。
西安突然狂风暴雨闪电,网民说他拍到了龙!专家回应: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闻

西安突然狂风暴雨闪电,网民说他拍到了龙!专家回应: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风雷暴突袭古城,多名网友称“天上游龙飞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经历了一场猝不及防的强雷雨突袭。随着夜色降临,原本平静的天空突然响起一连串震耳欲聋的雷鸣,电闪如昼、狂风呼啸,有人形容那场景仿佛酒吧蹦迪现场,天空中不时炸出白光,让整座城市在一瞬间被照亮。然而,就在这场雷暴中,多个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万物皆大 - 天天要闻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万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夏 —— 属于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已经来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 天天要闻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五一劳动节,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总是能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对于我而言,劳动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脑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领域中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过程。回顾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汗水与收获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里的这种——看起来特别像“塑料袋”的水母!千万别碰!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域发现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触碰!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 天天要闻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通过其微博账号@nyouyou发布声明,打假网传简历。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请微博辟谣尽快清理相关信息。据了解,此类虚假简历最早于2023年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涉及对...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 天天要闻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李鑫 摄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众对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比如,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不穿航天服进入...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 天天要闻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个头虽小却气势满满,身着酷炫银蓝拼色套装,“E人”属性拉满频频转头挥手……最近,一场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起跑。在一群形态画风各异的“钢铁选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涌现着“萌萌哒”“太可爱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