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党和人民肝胆相照!今天,科学家(吴孟超)精神教育基地落成

2025年06月12日20:20:21 科学 3207

与党和人民肝胆相照!今天,科学家(吴孟超)精神教育基地落成 - 天天要闻

与党和人民肝胆相照!今天,科学家(吴孟超)精神教育基地落成 - 天天要闻

2021年5月22日,吴孟超走了,享年99岁。他一生做过1.6万余例肝脏外科手术,这匹不知疲倦的老马,硬是把2万多名患者一个一个驮过了河。

今天(6月12日),是吴孟超入伍69周年纪念日,在他一手创建的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嘉定院区,科学家(吴孟超)精神教育基地正式落成。

基地位于医院门诊一楼共享大厅,建筑面积 830 平方米,历经近3年的筹备,收集了吴孟超76年从医历程中的手稿、证书、手术器械等实物资料400余件,呈现了他“一生披肝沥胆、一心报国为民”的生命轨迹。

与党和人民肝胆相照!今天,科学家(吴孟超)精神教育基地落成 - 天天要闻

与党和人民肝胆相照!今天,科学家(吴孟超)精神教育基地落成 - 天天要闻

“今天天气很热,在天安门观礼时汗流浃背,但大家激情满怀,我的心情和全国人民一样,终于看到了国富民强的幸福场景……”这是2015年9月3日,93岁的吴孟超在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时写下的日记。

这篇日记,和吴孟超的其他121篇日记手稿一起,被陈列在一面9.9米高的日记墙上,是从他99年人生历程中摘取出来的点滴。

在现场,“吴孟超星”的装置高悬在大厅中央,也非常引人注目,这是国际第17606号小行星的造型,直径7.6米,象征着吴孟超76年的医学生涯。作为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首位获得小行星命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这颗“吴孟超星”,是对他毕生奉献肝胆外科事业、拯救无数生命、推动医学进步的认可与铭记。

与党和人民肝胆相照!今天,科学家(吴孟超)精神教育基地落成 - 天天要闻

与党和人民肝胆相照!今天,科学家(吴孟超)精神教育基地落成 - 天天要闻

展览中央的led屏上,循环播放着“三人攻关小组”勇攀科学高峰的纪实电影《向肝脏外科禁区进军》。从上世纪50年代起,吴孟超带领的三人小组持续攻关,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展陈中的世界首例中肝叶肿瘤切除手术记录,还有至今保持着世界最大肝脏肿瘤切除纪录的18公斤特大肝血管瘤瘤体标本实物等,都是他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见证。

现场还还原了吴孟超生前工作的一角,桌上的陈列肝脏解剖教学相册集、肝叶切除术教学相册集、肝癌教学相册集、肝海绵状血管瘤教学相册集……每本相册集都有100多张医学照片或手绘解剖图。

从医以来,吴孟超坚持整理患者病例,每个典型病例,他都会张贴病灶照片、手写标注患者信息和病理情况,再用密封条小心保存。厚厚的病例相册本,记载着一位国之大医的成长历程。

吴孟超总教育学生,“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我们要治的不是人的病,而是病的人”……那些发生在他与患者之间的温暖故事,也在展览中有所呈现。

冬天出诊,他会先把手搓热、把听诊器焐热,再去接触病人的身体;查房时,他总是习惯上前拉着病人的手拍一拍,摸摸头,还用自己额头贴着病人额头试体温。吴孟超的手一搭上去,很多病人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肝病病人,身边人怕被传染,都避之不及。

他坐诊时,尽量给病人开便宜的药,不做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如果b超能解决问题,绝不让病人去做花费更高的ct或核磁共振。他告诉学生:“千万不能把医院开成药店,把病人当摇钱树。”谁收了红包被他看到,马上就要开除,“哪怕一块糖也不能收。”

“用最好的技术、最科学的方法、最便宜的药械、最简单有效的手段,治好病人的病。”这是吴孟超心目中“有本事医生”的标准:“病人是一本书,治好一个病人就积累了一分财富。”

展览中的师徒故事墙、优秀学生代表展区被设计成蒲公英造型,一直延伸到吴孟超的第五代弟子。有人统计,中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80%是吴孟超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

但他的学生不好当。有时看过几份病历,吴孟超大为光火:“疾病在不同人身上的反应不一样,为什么你们都用同一句话来描述?为什么你们写上去的数据和检验单上的数据不一样?”

上了手术台,他更是从不讲情面。要是被他抓住问题,就会毫不客气地骂上几句:“早饭吃多了?”“怎么用这个?”他指出的每个错误,都在点子上,除此之外,便不再多说。

“几乎每个学生都挨过吴老的训斥,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一种敦促。”同学间总说,老师骂谁最多就是对谁最好,骂得最多说明期待最多。“现在同学里最出色的几个,正是当年被吴老骂得最多的几个。”

与党和人民肝胆相照!今天,科学家(吴孟超)精神教育基地落成 - 天天要闻

与党和人民肝胆相照!今天,科学家(吴孟超)精神教育基地落成 - 天天要闻

展览中还特别设置了一个“手印互动区”,参观者将手掌按压在吴孟超院士手印模型上时,电子屏就会弹出提示“您是第xxx位精神传承者”,记录下这个隔空握手的时刻。除此之外,还设置有吴孟超ai大师,参观者可以与吴孟超进行“超时空对话”。

“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还没有扔进太平洋,我们还要继续同肝癌斗争!”——他的话言犹在耳,激励着学生们接续奋斗。

人们也一直记得他的话——“医药有时是会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 天天要闻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 天天要闻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地幔的垂直运动是导致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地质变化的驱动力之一。这些地幔上升流,有时被称为地幔柱,被认为在一些重大的地质转变(例如大陆漂移)中发挥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陆地下发现了一种类似、微妙却意义重大的现象。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闻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在主要水下断层带释放构造应力过程中发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渐进式地震事件在穿过日本海岸附近易引发海啸的断层段时被追踪,该断层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缓冲作用,吸收了压力。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比作一条断层线沿着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 天天要闻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