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超300只!云南昌宁连续5年记录到黑颈长尾雉活动影像

2025年06月06日14:02:10 科学 1890

今年以来,云南昌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多次捕捉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长尾雉,以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豹猫亚洲黑熊环颈山鹧鸪的活动影像,生动展现了当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昌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的阿干山梁子,红外相机记录下这样一幕:一只羽色绚丽的壮年黑颈长尾雉,翘着标志性的长尾巴,高昂着头颅,在悬崖下的陡坡上奋力攀爬,身姿矫健。无独有偶,利东山片区的红外相机也捕捉到一只雄性黑颈长尾雉,正悠然自得地在镜头前优雅觅食。

数量超300只!云南昌宁连续5年记录到黑颈长尾雉活动影像 - 天天要闻

黑颈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在国内,仅分布于云南、贵州西南部和广西西南部;在国外,其踪迹见于印度、缅甸和泰国。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昌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首次监测拍摄到黑颈长尾雉活动后,每年都能捕捉到它们的身影,且涵盖成年、幼年等不同个体,这充分表明当地存在一定规模的黑颈长尾雉种群。据专家分析,目前保护区内黑颈长尾雉种群接近20个,数量超300只。“3月至7月是黑颈长尾雉的繁殖期,孵化任务由雌鸟独自承担。正因如此,这次我们仅拍摄到雄性黑颈长尾雉活动画面,由此推测,现阶段成年雌鸟正在家孵蛋,野外活动相应减少。”昌宁县江边国有林场副场长鲁健城说。

数量超300只!云南昌宁连续5年记录到黑颈长尾雉活动影像 - 天天要闻

数量超300只!云南昌宁连续5年记录到黑颈长尾雉活动影像 - 天天要闻

白鹇

除了黑颈长尾雉,红外相机还记录下大量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群体觅食的珍贵画面。在自然保护区利东山片区的一处山洼,红外相机多次拍摄到白鹇集体觅食的场景,最多时,2只雄鸟与6只雌鸟共8只白鹇同框,场面颇为壮观。在保护区阿干山的一处山梁,同样连续捕捉到多只白鹇同框觅食的画面。“这段时间,我们共收集到2个多小时、400多段白鹇活动影像。这些白鹇大多成群活动,与往年相比,它们活动的频次和数量都显著增加,这直观反映出保护区内白鹇种群数量明显增长,保护工作成效斐然。”鲁健城介绍。

数量超300只!云南昌宁连续5年记录到黑颈长尾雉活动影像 - 天天要闻

豹猫

数量超300只!云南昌宁连续5年记录到黑颈长尾雉活动影像 - 天天要闻

亚洲黑熊

数量超300只!云南昌宁连续5年记录到黑颈长尾雉活动影像 - 天天要闻

环颈山鹧鸪

此外,保护区还监测拍摄到豹猫、亚洲黑熊、环颈山鹧鸪、黄喉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活动的珍贵影像,进一步彰显了昌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勃勃生机与丰富内涵。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周应彪 杨晓华 李静 摄影报道

视频由昌宁融媒提供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春城晚报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闻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盖房子,要从地球上运建材吗?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要地球“发货”、飞船“快递”吗?“不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测实验室时,记者从科研人员口中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统设备。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